集装箱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由此开启了运输业的一场伟大革命。这一突破性的技术进步,数十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颠覆了港口原有作业方式,运输船只、装卸机械一改旧貌。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初,港口大型集装箱装卸机械全被国际制造业巨头把持,中国港口集装箱装卸用的全是“洋设备”,关键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当时,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刚刚成立,是一个只有100万美元、几十名员工的小公司。
转瞬15年,“麻雀”已一步步蜕变为“凤凰”。如今,振华港机已发展成为拥有3万名员工,年产值达15亿美元的世界知名的起重机和大型钢结构制造商,率领中国港口大型集装箱装卸机械制造业颠覆了全球产业格局。由此,中国在这一领域由进口大国演化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强国。
“振华港机在外国人的眼中不仅是一家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个形象代言人。在振华港机的身上,外国看到的是中国的不断强大。”3月1日上午,提起旗下的振华港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总裁孟凤朝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
一个企业的成功绝非是偶然造就的。“走出去创新和创新中学习。”孟凤朝向记者这样总结振华港机的成长历程。
1992年成立之初,振华港机生产的第一台港机就出口到加拿大温哥华港,起点是世界发达国家。此后的十多年里,振华港机对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生产组织、经营方式、管理体制等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改革范围涉及关系企业发展的所有重大事项,建立起一整套有别于传统国有企业的运行新体系。改革和创新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回顾15年的创业史,振华港机的创始人管彤贤感慨颇多。“那时外国人牛啊!我们花巨额外汇买来的洋设备一趴窝,人家的工程师迟迟不来,急得你干瞪眼。花很多钱还受他们的气,逼得我们自己干。”
“我有生之年的最大心愿,就是让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作业的港口,都用上振华港机的产品。”孟凤朝告诉记者,这句话是管彤贤的励志名言。15年来,振华港机逐步击败了日本的三菱重工、三井、石川岛,德国的克虏伯、诺尔,韩国的三星、现代等国际制造业巨头,成为雄踞国际市场的“大鳄”。
技术创新是振华港机的成功密码。管彤贤说:“企业就像厨师,得不断创新才能烧出好菜。开路靠价格,洗牌靠技术,技术越高,市场越大。很多年以前,日立是我们的老师,现在日立已经不再生产集装箱起重机了,三菱重工等都被我们远远甩在后面。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依赖心理,善于把外国最好的东西拿来,先模仿,然后消化、吸收、再到创新,成为我们自己特有的品牌。全球港机市场强手如林,我们处在竞争的漩涡中,对创新从来不敢怠慢,而且技术在不断进步,自主创新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的产品必须始终保持高科技含量,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可以说,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振华港机的今天!”
据孟凤朝介绍,振华港机技术创新的路径非常清晰。从开始的稳步创新,到现在的跑步创新,他们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提出新课题,不断挑战自我。近年来,振华港机根据全球港机市场的发展趋势,确定瞄准一流产品,以研发高效自动化、节能环保型新一代集装箱装卸起重机关键技术为目标,走自主创新之路。他们研制的双40英尺集装箱起重机,一次可吊运两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比常规起重机装卸效率提高60%以上;GPS全球卫星定位集装箱起重机,定位精确度达到15毫米,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超级电容集装箱起重机,不仅消除传统机型的环境污染,而且节能30%,为国际首创。
高端产品使振华港机在世界同行业中始终处在领先水平。目前,振华港机已占有世界同行业77%的市场份额,按订单排列连续7年居国际同行榜首,年销量连续4年以50%速度增长。如今,国外港口使用的大型集装箱装卸起重机,每3台里就有2台是中国上海振华港机公司制造的,ZPMC品牌已成为国际港机市场的知名品牌。
孟凤朝说:“企业走出国门可以看到更大的市场空间,所谓站得高,望得远,但是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未来,振华港机现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空间已经不大。为了保证振华港机持久的竞争力,我们已经从调整产品结构上下手,开发新的领域。”据透露,振华港机已经掌握了海上重型机械、石油钻井平台等产品的核心技术,很快这些产品将进行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