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政协委员谈打工文学
打工文学自上世纪80年代发端至今已获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作品,也建立了一支生机勃勃的打工作家队伍,郑小琼、王十月、谢斌等新锐作家的许多作品不断登上《人民文学》、《收获》等主要文学期刊。
打工文学也得到了政府和文学界的首肯和支持。在今年1月12日于北京举办的“全国打工文学论坛”上,曾楚桥、王十月、戴斌等打工作家还将记载他们“心灵的呼喊”的作品赠送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打工文学一路走来,虽得到了几许荣耀,可离它真正走上坦途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面临着融入主流文学的挑战,如果说它的出现曾使我们的心灵一颤,那它的归宿更值得关注。
值此两会之际,我们就打工文学的存在和发展问题采访了政协委员聂震宁和张抗抗。
张抗抗从游子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说起,指出“打工文学”是近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说法,但它是在社会和文学发展中自然出现的。没有人为捏合的痕迹,也并不是在某种口号的倡导下的人为的产物。打工者写作来源于他们对于故乡的怀念和对于生活艰难产生了新的生活体验,这是打工者写作的前提。
聂震宁感叹打工文学的兴起实在是我国当代文学的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可惜文学界对此热情不够。在谈及热情不够的原因时,聂震宁认为,一方面是认识不够,文学界对打工文学还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他认为是文学界一些自恋自负的贵族作派在作祟,主流文学还看不起打工文学。
张抗抗对打工文学创作的艰难感同身受,她把打工文学和知青文学加以比对,认为打工文学的写作状态和知青写作阶段相似。知青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少有功利的追求,当初知青点着蜡烛写作,同样也是出于精神的苦闷,希望通过文学倾诉和排遣孤独。而打工文学的创作对于个人来说可能也是比较艰难的,打工者个人可能没有自己的写作工具,没有电脑,也许需要到网吧中进行写作,作品可能多采用邮寄的方式和手写的方式,甚至可能没有专门用来写作的桌子,但他们还要写作,目的也是为了体现自我价值,从文学中得到心灵的满足与提升。
针对现在大家最关注的打工文学如何融入主流文学的问题,聂震宁认为,打工文学是否进入主流文学不重要,文学就其题材内容而言不好说主流与非主流,重要的是打工文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打工族和关心打工族的很多人,有读者、有共鸣,还有源源不断的新作。张抗抗主张主流文学和打工文学之间应该是平等的,而非一种居高临下的关系,为打工文学提供更多的创作园地,提供更好的写作平台是当务之急。
“当年我们这些知青其实是从打工文学开始起步的,现在的城市居住者应该给予打工者足够的同情和帮助,而不仅仅是感情的共鸣。”张抗抗语重心长地说。聂震宁更认为,打工文学是很有力度和硬度的,并相信它一定能强有力地发展下去。
本报记者张宪 实习生刘晶晶 王成军联合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