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有6万人口的中型城市
我是美国南加州Diamond bar市市长张文彬,共和党人。
Diamondbar市有6万人口,在美国两万多座城市中是典型的中型城市(按照美国的城市划分2万到10万人口的城市属于中型城市)。远远看去,整座城市藏在南加州四季长青的山坡丘陵之中,风光优美、适宜居住。也因此,Diamondbar市是一座住宅型城市,除了房地产和发达的服务业外,没有任何工业。
我出生在台湾,1981年到美国读书,在加州大学读管理学专业。
1997年在市议员竞选中,我最终以3000票的高票数当选Diamondbar市议员。之后在1999、2002、2005三个年度担任Diamondbar市市长。
也许是老天的特殊眷顾!作为上世纪80年代移居美国的第一代移民,我在美国的从政经历是相当成功的。这并不是自夸,因为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由于生存的压力、对美国政治系统不熟悉等很多原因,第一代移民群体往往是最不喜欢过问政治的。现在回想起来,我参政的经历与当年参与服务大众一类工作的热情有很大关系。
“钻石吧华人协会”没有钻石只有朋友 1987年,我和太太连同草创未久的企业一起搬到这个叫做Diamondbar的地方,那时距离州政府决定在这里设市还有两年时间。
Diamondbar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有人居住。虽然名叫Diamondbar,但这里其实既不出产钻石(Diamond),也没有人挖到过金块(Goldbar),更和酒吧(bar)没关系。它的名字来源于当地农场养牛人在牛背上打下的一种烙印图案——一个菱形下边加一个正方形,很像一块钻石加一个金块的样子。大概认为这名字是个好彩头,1989年州政府决定在这里设立城市的时候,将它定名为Diamondbar。
搬到Diamond bar不久,我和住在这里的一些热心的华人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名叫“钻石吧华人协会”的非盈利机构。
那时我们的设想是,将它做成一个帮助华人新移民快速融入美国社会的管道。为此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比如我们开办语言学校和华人学校,让新移民的小孩有机会接受“东西合璧的教育”;我们设立华人社区活动场所和华人互助组织,搭建移民与美国主流社会之间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我结交了很多美国主流社会的朋友。
不过,当时我的个人事业还在成长,没有更多的心思搞政治,再说那时对美国政治体系了解很少,并没有从政的打算。
“当年我的竞选口号和奥巴马的很像” 契机出现在1997年。当时Diamondbar市政府的营运不是很理想,市政建设搁浅,市民希望“改朝换代”,找到能代表大众利益的新市长人选。那时的另一个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华人移民在Diamondbar市的人数越来越多,亚裔和华裔人士都希望有人代表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那段时间,有很多朋友找到我,希望我能出面参加选举市议员代表,经过一个多礼拜的考虑,我决定参选并且开始组建自己的竞选班子。
在美国,像Diamondbar这样的小城市大多采取地方自治,这里的选举与联邦政府选举不大一样。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强烈的党派之分,而不对选民进行党派登记,也没有初选和党代会的程序。但从另一方面看,这增加了我的参选难度。
现在,Diamondbar市的华人人口增长最快,占总人口的25%左右,第二大亚裔族群是韩裔,占了12%。而在1997年,亚裔整体都没有超过25%,基础选民华裔就更少了。失去党派之争下的选民保证,为此,我成立了一个70-80人的竞选团队。如果加上很多附近出来帮忙的华裔朋友,整个团队有几百人。
我把这些人划分不同的事务组:文宣,广告,收集资料人员(负责调查城市里的活跃选民),资料分析统计人员,打电话拜访的人员,登门拜访的人员……
1997年8月大选开始的那一天,我的团队在全市展开了猛烈的竞选攻势,一座6万人的城市里,这样规模的竞选团队造成的影响和声势可以想象……
我承诺把Diamondbar市建成美国最安全、教育水平最好、生活品质最高的“友善祥和的城市”。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竞选口号:新愿景新声音,核心理念是“尊重市民渴求改变的愿望和意见”。说起来这个口号和今年奥巴马提出的那个“改变”的口号很像,大概因为都是在人心思变背景下提出来的吧。
1997年11月我顺利当选Diamondbar市的市议员。1998年在5名议员班子的间接选举中当选副市长,1999年当选市长。
“不努力工作,市民摘掉乌纱帽” 说到在美国当市长的感受,我觉得政治只是兴趣而并不是安身立命的职业,企业家才是职业。这么说不光因为除了市长的头衔,我还经营一家汽车配件的生产企业和一家房地产公司,更因为美国自治城市市长的角色里更多的是“义工”色彩。换句话说,只当市长是养不活自己的。
1999年我当选市长的时候,“公家”每个月发给我的补助金是250美元。身为一市之长,应酬交际是经常的,这样算来“公家”给的补助还远远抵不过日常办公的花销。所以我们5位议员都是自己倒贴电话费和汽油费的。
究其原因,在美国像Diamondbar这样的自治市要像公司一样要自负盈亏。城市地方财政组成的85%来自法定三大税源:房地产税,销售税,汽车牌照税。除此之外,每花一分钱都要经过全民投票决定。
虽然钱少,但市长如果不努力工作,市民照样摘掉你的乌纱帽。在Diamondbar市,政府5位议员班子的任期是4年,不过在任期内的两年中还要进行一次“中期选举”,市民要选举产生两名或者三名新议员,末位淘汰掉不合格的政府官员。
承蒙全体市民的信任,十年间我还没有被选下去。不过,这十年里,Diamondbar市确实发生了良性的变化:市内的十几所中小学是加州蓝带级(美国学校最高等级标志);良好的教育环境令犯罪率每年都在下降;有序的规划和市政建设让这里的城市生活有如田园般的舒适和都市便利……
顺便说一下,作为Diamondbar市市长,我的“工资”情况2003年就已经好转了,现在市民同意发给我每个月500美元的补助,再加上各种福利已经达到700美元了。
这大概也可以看作是Diamond bar市市民对我工作的另一种肯定吧。
本报记者/王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