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本月3日表示,该局组织有关专家对陕西镇坪地区开展的华南虎等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目前未发现华南虎实体及活动痕迹的确凿证据。
“我不知道国家林业局为前两次调查花了多少钱,但从调查的时间选择上看,显然是错误的。
”昨天,江苏绿保生态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长军向早报记者表示,不管老虎是否存在,当前才是调查华南虎的最佳时机。
“浪费国家科研资金” 据了解,“华南虎事件”发生后,国家林业局曾两次派专家组前往实地野外调查。
第一次调查的10位专家于2007年11月10日赶至陕西镇坪地区,于11月28日左右结束,取得的成就是“初步确定了20万平方公里的调查的范围,划定了重点调查的区域,注明调查的方案”。
第二次调查是在2008年1月7日左右,持续百日,完成102条样线调查,雪地徒步行走730公里搜寻野生动物踪迹;选点架设红外线拍摄设备26台。发现该区域生存云豹、黑熊、野猪等17种兽类和红腹角雉等4种雉类的证据,但“未现华南虎踪迹”。
“华南虎之所以叫华南虎,也就是因为历史上广泛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而这属南方性气候,比较偏暖。“王长军表示,华南虎的生活习性是喜温、怕寒,与东北虎则相反,“所以雪地上当然不会有虎脚印了”。
王长军进一步认为,事件发生后,国家林业局派专家组对这一地区的野生动物资源甚至生态状况作进一步了解,体现出其责任与义务,但选择调查的时间段,恰巧是华南虎不活跃的时期,显然是不科学的,是错误的时间,也显示出前去调查的专家不严谨的工作态度,“明知山无虎,偏向虎山行。”
“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浪费了国家的科研资金。”王长军表示,如果国家林业局去年表态在“华南虎活跃期”再去调查,“我们也不会认为它(国家林业局)行动缓慢,反而会认为务实。”
遥感技术恐难奏效 王长军认为,当前尚不能确定是否真的有野生华南虎,但即使有也属“生态灭绝”,也就是野生数量极其稀少,种群过小,遗传变异性丧失,不仅对其他群落和成员的影响微不足道,而且连自身的存活都成问题。
此外,就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调查华南虎时所用的“遥感”技术,王长军也提出质疑:天气冷的时候,喜暖的生物都会钻进山洞等隐秘地点躲起来,这一技术恐怕难以发现虎踪。
据了解,2000年4月,在扬州召开的一次全国性的生态学术会议上,国家林业部门的遥感技术曾“失灵”:错把江苏苏州、南通地区的棉花种植区当成了森林覆盖区。而会上指出这一错误的,正是王长军。(作者:王海平) (来源:文新传媒-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