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生问题的“晴雨表”,物价在今年两会上备受关注,不出人们的预料。
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一阐述引起了很多代表委员的赞同。
来自四川省的刘沧龙代表说:“从去年10月到现在,一袋牛奶涨了3毛钱,一斤肉涨了4块钱,物价涨幅太明显,不调控肯定不行。”
刘沧龙的话道出了百姓的心声。本轮的物价上涨呈现出涨幅高、时间长等特点,尤其是部分生活资料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令百姓的“菜篮子”骤然沉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控制,进而演化为全面的通货膨胀,势必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
由“一防”到“两防”,体现了中央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经济运行中也潜藏着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增长过大等问题,但物价水平一直比较平稳,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特点。但从去年年中开始,以猪肉涨价为诱因,CPI逐渐走高,全年CPI涨幅达4.8%。鼠年来临,这一趋势似乎仍未得到改变,今年1月份,CPI同比增长达7.1%。据央行最新发布的2007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由于国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仍有可能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既要防止经济过热,也要防止明显通货膨胀,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一防”变“两防”,不仅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思路的必然要求,更是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执政理念的鲜明体现。物价涨落关系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物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家近年来大力改善民生的实际效果。
今年年初,社科院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物价上涨已经成为头号社会热点,人们对物价的关注首次超过了对收入差距的关注。这“第一关注”背后,传递出一种民生焦虑。粮油肉蛋等基本生活资料,关系到老百姓最切身的生活感受,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采取九项措施控制物价是对民生期待的一种亲切回应,让人增强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信心。
物价是百姓关注的第一民生问题。两会传递的信息表明,稳定物价,也是政府关注民生的第一视点。相信随着以“两防”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继续实施和加强,物价将会渐行渐稳。(崔鹏)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