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家认为:乳腺癌发病年龄大幅提前, “自检”可发现早期乳腺癌说法不可信
据信息时报报道 一项进行2年多,针对8000多名政府、事业单位与普通乡镇妇女的乳腺普查活动,专家统计后于昨日向记者首次透露: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女性,即所谓“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患乳腺病高达83%,压力小的女性患病仅占40%左右。
并且,乳腺疾病发病年龄由以前的45岁,提前到30岁左右,至少提前了10至15岁。
2005年启动的“中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为一百万名35至70岁的女性每人做四次乳腺检查,以帮助她们预防乳腺癌,提高生活质量。活动已经进行了3年,广州普查定点医院是中山二院和省中医院。三八节前夕,记者走访两家医院的普查情况。
广东省中医院项目负责人刘晓雁博士介绍,经济和事业的影响,加上平时工作压力大、紧张、常伏案面对电脑,胸部血液循环不畅,血气淤积,客观上造成都市白领乳腺问题高发。“营养过剩也是一大原因。”刘晓雁认为,食用过多含激素的保健品也是不健康的。
“中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广东省首席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苏逢锡认为“整个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前移了10—15岁。”据苏逢锡教授介绍,国外乳腺癌高峰期在60岁左右,中国是45岁,而现在,竟然还在前移。“越早患病,术后康复越低。”他解释,因为年轻女性体内激素还处于旺盛期,刺激病变的乳腺,使得病变速度加快,患者康复差、死亡快。
“正常的普查,查出患癌人在千分之二左右是正常范围,但是,截至目前,我们普查到的乳腺癌却是千分之五点六。这些数字值得深思。”苏逢锡教授担忧地说。
女性冠心病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
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冠心病是老年的、男性的疾病,忽略了对女性冠心病群体的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陈韵岱7日在“关注女性健康”义诊现场说,最新研究表明,女性冠心病死亡率已显著高于男性。
据陈韵岱介绍,女性冠心病症状不典型,一般表现为胸闷、紧张或胸部压榨感,容易被忽视而贻误病情。女性冠心病治疗率低,在心脏病发作后的1年内,42%女患者会病逝,比男性患者高1倍。女性在第一次心脏病发作后,比男性更易再发作。
三大 误区
误区1 自检可发现早期乳腺癌
事实:“自检”到的乳腺癌已是中期
常常在时尚杂志上看到介绍女性自检乳腺疾病的方法,据称,这样可以发现早期乳腺癌。“等你摸到有肿块时,那肿块至少已经是1厘米以上,长了3年半,如果是乳腺癌也已经是中期或更严重了。”苏逢锡教授强烈批判这种“自检”方法。
误区2 单位体检没事就可放心
事实:红外线体检不能查早期乳腺癌
苏逢锡教授遇到很多在单位体检没查出问题的患者,他解释,体检时用的是红外线,它可能发现中晚期乳腺癌,而早期的就不会发现。苏教授建议,35岁以下每年做一次B超,隔一年半作次木靶检查;35岁以上则需要每年做一次B超和木靶检查。
误区3 乳腺增生最后会致乳癌
事实:80%女性有乳腺增生无需治 苏逢锡教授同时提出要重视但不要过于紧张。“80%的女性有乳腺增生,无需治疗。”苏逢锡教授解释,经期前、或经期中摸乳房如果疼痛是一度,走路疼是二度,睡觉、休息时疼,是三度,相对严重,应该考虑去看医生,“如果医生说没事,就不要老是疑心。”
(责任编辑: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