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2004年9月,某杂志又刊登了“老兵乞讨”一文;同年10月,又一杂志全文转载,并使得此文在网络上再次广泛流传。有关部门不得不再次组织人员针对谣言回帖澄清,此事才渐渐平息下去。
然而前不久,又一国内比较知名的报纸再次将“老兵乞丐”一文从故纸堆中翻捡出来刊载,并引起众多读者、网友的广泛关注、评论。为此,记者深入“将军县”安徽金寨实地调查,一点点地揭开了所谓的“老兵乞丐”真相,并借此机会近距离探访了共和国老兵们的幸福晚年。
“老兵乞丐”,确有其人还是纯属虚构? 在这篇主人公是位“老兵乞丐”的短文中,作者用动人的笔触描写了一位共和国老兵的形象:安徽金寨人,曾是抗美援朝志愿军,1946年在家乡入伍,左腿木头假肢,因为村里无力供养而手持一张村委会开出的乞讨介绍信流落东北,沿街要饭。然而,苦难的生活和辛酸的经历并没有磨灭掉这位“老兵乞丐”的尊严,他坚持只要饭、不要钱,始终努力地让自己的行为对得起共产党员和军人的身份。
“这就是2003年流传于网络上的一篇看似像纪实性质的短文。”金寨县民政局副局长奚立新一边从文件柜中拿出一摞厚厚的相关调查资料,一边详细地向记者解释道,“这个文章最早出现在境外的博讯网上,后被国内的网站转载,直到惊动民政部,时任民政部部长的李学举专门就这个帖子做了批示,要求彻底查清。民政部、安徽省民政厅、金寨民政局、黑龙江省民政厅等都参与了调查,最终证实查无此人。没有想到啊!一个4年前就已经查清的问题,竟然又被不负责任地报道出来了。”
奚立新告诉记者,金寨县1946年参军入伍的一共有6人,在抗美援朝中受伤致残的有14人,但是两个条件都符合的人则一个也没有。“任何一个参军入伍、复员转业的军人都有详细的登记造册,不可能有漏掉的。而且,文章中提到村委会开证明让老兵出去乞讨,村委会没有这个权力,也从来没有过这种做法。”他说。
但是,金寨县、乃至整个安徽省还是开始了“地毯式”的调查、寻找,结果却一无所获。随后,金寨县委、县政府将情况以文件形式上报给了安徽省民政厅。民政厅优抚处慎重地再次对金寨县重点对象逐一登户、再次调查,得出结果仍然是“查无此人”。至此,省民政厅才将有关情况上报给国家民政部。
民政部优抚安置局又对此事进行了核查,并委托文章所述的“老兵乞丐”乞讨所在地黑龙江省民政厅优抚处调查,也没有查到任何情况。直到2004年2月26日,民政部才在网站上以公告形式刊登了对整个事件的调查经过和结果,并明确指出此文所反映的事件和人物都是不可信的。
是什么让“老兵乞丐”真假难辨? 一篇主要事实和细节均站不住脚的短文,何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掀起舆论的热议?记者不禁产生了疑问。
奚立新副局长分析说,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混淆视听,首先在于它把真实的历史细节和虚假的故事情节揉合在了一起,着实让人难辨真假。比如,文章里提到抗美援朝志愿军、华野六纵、王必成等事件和人物,都是确有真人真事,可信度极高,让人初次看过后很容易自然而然地相信整篇文章的真实性。
“但是,只要涉及到这位来自安徽金寨的复员老兵本身,文章却都巧妙地做了模糊处理。比如,始终没有指出老兵的姓名,没有直接点出给老兵开乞讨证明的村子名称,作者也没有继续表示自己如何对老兵乞讨问题继续关注,或是给予帮助,而仅仅限于传播其境况的可怜。总之疑点重重,我们根本无法依靠这篇文章找到这位老兵本人,更别说解决什么问题了。”
“事实上,就这篇文章本身而言,民政工作者一看就知道与事实不符、甚至是荒唐。”奚副局长补充道,“比如文中说那个老军人安装了木制假肢,其实金寨所有伤残军人的假肢根本没有木头制成的,就连整个安徽省伤残军人需要安装的假肢都是由省假肢厂统一配制并免费安装的,而且所有假肢都是由铝或树脂制成。”
至于“村委会乞讨证明”,金寨县民政部门则认为更加荒谬。理由是1946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的生活全部都是由人民政府负责解决的,老红军、老志愿军这些优抚对象的优抚金则大部分由国家拨款、少部分由县里解决,根本不需要村里出一分钱,自然也不存在村里无法供养而介绍其外出乞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