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记者钱晓虎杨祖荣 话题:创新型国家 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卢锡城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济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
2003年,神舟飞船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2007年,“嫦娥”奔月书自主创新辉煌篇章!五年来,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正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涌现出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
”
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在步入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时期,如何让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更加宽广?今天,本报记者邀请3名来自军队科技界的院士委员,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科技创新呼唤以人为本 话题背景目前,我国拥有科技人力资源总量3500万人,高校学生2500万人,总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我们的科技人才资源竞争力却排在世界第35位。
主持人:如何把我国人力资源优势转变成创新和竞争的优势?
卢锡城:科研工作的以人为本,首先要改变单纯上项目的做法,在科技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把培养、集聚和用好人才作为第一要务,在科技资源配置中要改变见物不见人的落后观念,把针对人的投入作为第一重点。
邱爱慈:在科技产出中,既要重视技术成果的直接产出,更要重视人才的产出和长远创新能力的积累。从长远来看,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靠政策、靠环境,要着力解决制约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问题,下决心消除学术管理行政化趋向,给科学家以充分的学术自由。
培养领军人才迫在眉睫 话题背景目前,我国在大部分学科和技术领域都缺乏世界一流的科学大师和领军人物,而这一指标能反映一个国家在该学科和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发展水平。
主持人:中国当然需要杰出科学家,但如何造就这些科学大师?
邱爱慈:的确,我们现在缺少像钱学森这样的大家。现在,我们的情况比当年要好得多,更便于以国际化、全球化的眼光开展人才工作。在重点领域,要制定更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全球科技精英,引进一流的人才与团队,鼓励创业创新,形成创新人才群星璀璨的大好局面。
李济生:应该看到,我国自身的条件也比当年有了质的飞跃,我们急需一些领域的领军人才,但是领军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成长过程。要特别注意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不能拔苗助长;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创新本质是实现市场价值 话题背景2005年,我国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不到20%,最终形成产业的只有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也低于印度50%的水平。
主持人:据统计,我国2.8万多家大型企业中,仅25%有研究机构。如何看这种差距?
李济生:可以说,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科技与经济互动创造和实现市场价值的过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突破口。
邱爱慈:自主创新要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我注意到,2008年初,我国受理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总量突破400万件。在2007年国内专利申请中,来自企业的占48.3%,这表明,企业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让基础研究成为创新之源 话题背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重大技术革命,都强烈地依赖于科学理论、基础研究的突破。从生物基因到新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开始引领我国当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主持人:有人说基础研究是寂寞的长跑,如何让更多的人才静下心、愿意从事基础研究?
李济生:基础研究者是长跑中最寂寞的群体。但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一批长期甘于探索科学前沿的队伍。建议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可以设立试点,由优秀人才自己选择项目和发现项目,而不是完全束缚于已定的项目。
卢锡城:国家和社会要鼓励基于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活动,要营造允许失败的文化氛围。只有加大创新链条的上游储备,才能提高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力。我们不要被当前的浮躁、急功近利遮住双眼。很多基础研究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目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重大的发现。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