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昨天接受司法援助与律师见面,并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
姐妹俩美好的时光已经成为过去。 |
“善待父母才是最好的赎罪”
“‘判三缓五’遭抗诉”追踪
备受关注的彭州姐姐捂死妹妹案,因检察院的抗诉而波澜迭起。昨天,婷婷在父亲陪同下,来到为她免费提供法律援助的四川兴华中律师事务所与律师见面,四川省司法厅批准了律师对婷婷的援助。
而关于该案的争论,似乎早已超越了“是否应该判三缓五”以及“是否应该抗诉”的层面。网络上的交锋愈演愈烈,不仅折射出情与法的博弈,还上升到道德层面上,关注的中心则是生命权。
A 两种声音的交锋
“还要不要再签些名?”
穿着蓝色外套,刚睡醒的婷婷眼睛红肿、表情木讷。她跟在父亲廖某后面,一声不吭。昨日上午8时,廖某一起床就带着婷婷去见律师,他拎着一个塑料口袋,“这里有576位居民联合签名的‘请愿书’,你看还要不要再签些?”在等车的空隙,廖某很突然地问记者。
上车后,廖某拿起报纸,很熟练地翻到了有关婷婷的报道,当看到一篇题为《捂死妹妹案有可能判轻了》的文章时,他顿时紧锁眉头,逐字逐句地阅读,“这对婷婷不利。”他轻声说。翻阅了几家报纸后,廖某问:“刑事和解行得通吗?我们已原谅了婷婷。”这期间,婷婷一直闭目养神。
见到律师后,婷婷的话稍微多了些,从案发后至今,她第一次说了这么多话。
两次寻求舆论声援
1月31日,彭州法院对该案一审开庭。“不能同时失去两个女儿”的廖某在小区门口的菜市场找邻居签名“帮助”,被患者打闹骚扰过的200多名邻居踊跃签名。3月7日,彭州市检察院提起抗诉,廖某再次紧急寻求签名,一天之内有576位市民在“请愿书”上签名。
廖某苦口婆心的举动和婷婷的眼泪赢得了不少人的同情。法院一审判决当天,某网进行了一次网络调查,有60%的网民支持法院判决。检察院抗诉后,也有众多网民力挺婷婷。网络出现对婷婷的声援浪潮,不少网友呼吁应该站在一个精神病患者家属的角度去为他们考虑。一位网友说,“忍受了多年折磨,你能受得了吗?别站着说话不腰痛了!”
谁为“永远缺席的人”着想?
然而,在一片“保姐派”呼声中,也出现了冷峻的声音。一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帖,对网民的普遍同情提出质疑:当我们在讨论和一边倒地支持婷婷时,遗忘了一个永远缺席的人——被婷婷捂死的妹妹娟娟。
该网友尖锐地指出,一个精神病人的生命权,若干精神病人家属的快乐生活权,究竟谁更应该得到保障?冲突之时,我们是否就该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杀了一个人,幸福全家人”的做法,引来了广泛的民众同情,这和人性中天生的自私性是分不开的。
B 生命权和社会危害的博弈
法院:并非减免刑事处罚
彭州法院副院长代正伟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判决是经合议庭多次合议后作出的。婷婷的行为虽然构成了故意杀人罪,但与其他暴力杀人有本质区别。法院在判决上不仅要考虑到对社会的危害性,还要考虑到尽量降低社会危害成本。根据故意杀人罪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三个量刑幅度,婷婷首先有自首情节,认罪态度好,以及作案时患有精神抑郁症,尚不具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法院综合案情后,对婷婷选择了最低量刑档次,“判三缓五”并非等于减免刑事处罚。
检察院:同情是对法律自私的理解
昨日上午,“这体现了情与法之间的冲突!”省检察院一位负责人称,没有什么犯罪结果比剥夺他人生命的危害性更大。如果是因为能让婷婷一家人能更好地活下来而剥夺娟娟生命,那不仅违背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持的美德,也超越了法律底线。
这位负责人认为,他们也认为一审法院对娟娟的判决较轻,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成都市检察院此前也表示,社会不能因为娟娟是精神病患者,就漠视其生命权。彭州检察院副检察长牟胜昨日表示,一些学者和网民支持维持原判,忽略了同样是19岁的花季少女娟娟,对于死者话语权的缺位,让部分网民和少数学者把同情心建立在牺牲娟娟生命权基础上,这是对法律自私的理解。
C 婷婷内心的挣扎
当网络纷争四起,诉讼再起波澜时,处于事件漩涡中的婷婷又经历着怎么样的内心博弈和挣扎?昨日,婷婷首次向本报吐露了心路历程。
“当时心理底线是5年”
记者:你认为一审判决“判三缓五”是否能够足以对你所犯下的罪行进行惩罚?
婷婷:在一审没判决前,律师就要我做好心理准备。当时我心理承受底线是五年(实刑)。听到“判三缓五”我也很意外。
记者:在你内心中,你认为最好的赎罪方式是什么?
婷婷:在妹妹清醒时,妹妹一直说以后要善待父母,现在妹妹不在了,这个任务只能由我来完成。入狱服刑对我来说不能算赎罪,善待父母才是我最好的赎罪方式。
“我不怕‘进去’”
记者:在你的空间里,有很多你写的内心独白,你写到 “怕远离亲人的痛苦,怕有苦不能诉的无奈,千万个‘怕’向我示着威……”你到底怕什么,是怕受到惩罚吗?
婷婷:我怕再次离开父母,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如果再失去我,他们会更加伤心。其实我不是怕“进去”,坐牢对我来说无所谓。
“我最牵挂正上高三的妹妹”
记者:3月9日是你和妹妹的生日,回忆这一年多来,你还会想着捂死妹妹吗?
婷婷:我一直认为这是让妹妹得到了解脱。
记者:你认为你手段残忍吗?
婷婷:我当时脑袋一片空白。如果有“安乐死”,那我就肯定不会选择这种方式。
记者:你内心现在最挂念什么?
婷婷:最牵挂的是还在上高三的妹妹。还有三个月就高考了,我不希望案子对妹妹的学习产生不好影响。妹妹成绩一直很好,每天学习都到深夜一两点,我希望她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记者 李寰 郑钰飞 王仁刚 摄影 刘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