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迎迎照顾瘫痪的父亲 |
贫困女生照顾瘫痪父亲8年(图)
靠奶奶在餐馆洗碗和母亲在工地做苦力维持学业
余迎迎,15岁,是南昌县广福镇第二中学的一名初一学生。在余迎迎刚上学前班时,父亲就瘫痪在床。放学后,余迎迎会接替爷爷照顾瘫痪的父亲。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计,余迎迎的奶奶坚持在省城餐馆洗盘子,母亲则在工地上做苦力活,两位女人用柔弱的肩膀支撑着这个家。
家务活小女孩包了
3月11日中午,记者走进了位于广福镇潭岗村的 余迎迎的家,房子是平房,由3间房并列组成。
在广福二中李校长的眼里,余迎迎是一名品学兼优且异常懂事的孩子。李校长说,她家里虽然离学校不远,但她每天都是6点钟起床,把家务活干完之后再赶到学校上课。邻居说,余迎迎的爷爷不在家的时候,都是她一个人照顾瘫痪的父亲,每次都是吃力而又小心地搬动她父亲的身体侧向一边,然后换上干尿布。为了照料父亲的日常生活,余迎迎学会了烧菜、做饭,俨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在余迎迎的父亲瘫痪后的8年时间里,她每天都在家和学校之间奔波。
父亲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余迎迎的父亲余德亮,今年37岁。在他13岁那年,脑部因一场车祸受过伤。然而谁也未曾想到,那次的车祸早已给他埋下了祸根,2000年,余德亮因脑淤血突然倒下,在医院花了3万多元治疗,仍未把病给医好。而对已拿不出治疗费的王雪英来说,只好把丈夫接回了家。因无钱医治,丈夫这一躺就是8年。
当日中午,记者正好碰到刚放学的余迎迎,她在给满头白发的父亲洗脸。在余德亮的房间,一张木板床、一床破旧的被褥、一张木凳和一个用于方便的塑料桶,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房间发出难闻的异味。记者注意到,在余迎迎帮父亲洗脸时,父亲眼角流出眼泪,看了令人心酸。余迎迎说,父亲自从生活不能自理后,一直不会讲话,由于妈妈和奶奶在外打工,弟弟年龄还小,照顾父亲的重担就落在了她和爷爷的身上。父亲从来不吃米饭,一天吃一餐,每天靠喝两包麦片维持,偶尔会吃点青菜和汤面。
余德亮在女儿说话时,不停地摇头。余迎迎只是用他们才懂的方式,在一旁轻轻的安慰着父亲。命运的坎坷,给这个家带来的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困难。
奶奶和妈妈在外打工
余迎迎的奶奶,是一位六旬的老人,从儿子瘫痪在床起,她就一直在省城的餐馆洗碗,店里包了老人的吃住,一个月有450元。老人从来都未在自己身上花过一分钱,把钱存着,用于两个小孩上学的生活费。
说起还在外打工的婆婆,迎迎的母亲王雪英就忍不住流泪。她劝过很多次,叫婆婆不要出去打工,可她老人家硬是不听劝说坚持在南昌的餐馆洗碗赚些钱。六旬的老人,本该在家安享晚年。但是迎迎的奶奶,却还在为了这个家而奔波着。
记者当天采访时,正好碰到王雪英在家洗丈夫的被子。王雪英说,一个女人要撑起这个家,真的很不容易。以前带着孩子在省城打工,后因小孩要上小学,只得回家。她每天都和大哥(丈夫的哥哥)去工地上卖苦力,一天能赚20元钱。工地上没有事情做时,便回家照料丈夫。不过幸好女儿很懂事,帮她分担一些,让她也觉得轻松些。虽然家里欠了两万多元的外债,但在王雪英的心目中,乖巧的儿女是她生活的支柱。曾经很多人问她为何没有改嫁?但这个朴素的农村妇女心里很清楚,这个家没有了她将意味着什么。
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余迎迎很珍惜念书的机会,从小学到中学,每年她的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余迎迎带回家的奖状一直是亲人最大的荣耀。爷爷、奶奶、母亲的辛苦,余迎迎看在眼里。家里贫困,但余迎迎并没有觉得自卑。她说,虽然比那些富裕的孩子们贫穷,但自己和弟弟比他们得到的关爱并不少。在记者采访结束后,余迎迎和其母亲送了记者好长一段路,余迎迎说:“母亲和奶奶、爷爷都是自己的榜样,她们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我觉得没有过不去的坎。我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的道理,也一定会朝这个目标奋斗,将来要撑起这个家,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给家人一个幸福美好的家。” □文/图记者 邹文彪 实习生 高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