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廉政瞭望 > 廉政瞭望消息

解密中国女性高官:刚柔并济闪耀政坛

  刚柔并济的时代气质

  女性领导的形象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照出一个时代的特征。

  一首“中华女儿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诗,反映出一个特定时代的审美取向。在曾经的年代,存在通过忽视抹杀性别差异来达到性别平等的荒谬。一切体现女性特质的东西都被斥为资产阶级低级趣味被大加批判,比如王光美那件著名的旗袍。齐耳短发、蓝黑制服、一脸肃穆一度成为女干部的标准形象。

  直到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样的形象依然统治着人们的头脑。1984年,纺织工业部女部长吴文英一次到淄博出差,身穿金黄色紧身花褂和线条流畅的裙子,竟成为一条轰动性的新闻。以爱美著称的吴仪,1988年在电视台作为北京市副市长候选人亮相时,穿着男式的夹克,带着方型的黑框眼镜,也十分中性。

  随着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开放,从政女性的爱美天性才被释放出来,公开场所的装束开始展示女性化的特质。1991年,100位正副女市长聚集杭州,成立中国女市长联谊会,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仪在晚宴中穿了一袭旗袍,一下子好几个市长马上回房换上旗袍出场。

  媒体这样描述吴仪的仪表衣着:“她出现在任何公众场合,总是衣着典雅,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而吴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国内我不是很讲究,但有外事活动和出国,就得参加一个活动换一套衣服。这代表中国女性的形象,不单是个人的问题。”

  无独有偶,2004年5月,刘延东以全国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的身份赴港访问。香港媒体注意到,她曾根据不同场合,一日更换四套服饰。香港的形象专家专门分析评论,认为刘此举三层意义:一是体现出对香港人的尊重;二是反映出她开放、亲民的形象;三是表现出新一代中国领导人与国际社交惯例接轨。

  2004年7月,全国妇联特别邀请艺术形象顾问于西蔓为国务院和中直机关的80余位女部长作指导——如何将自己打扮得美丽得体。如今,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女性领导人,多是烫花发式、服饰考究、笑容亲和的形象。

  的确,与男性领导人终年的一领深色西装相比,女性领导人丰富多彩的打扮衣着不仅让人眼前一亮,还可以传递出更多的讯息。有媒体报道,在非典期间,作为“抗非”总指挥的吴仪到北大视察时,身着一套白底黑色条纹套装,领子、袖口有一抹红色,是“想让大家多一些战胜疫情的信心”。

  新时期的女性领导在风格取向上也不像从前那样一味刚强,时不时表现出女性的温柔特质。据世卫总干事陈冯富珍透露,竞选前吴仪向她“面授机宜”:“不要经常摆出‘铁娘子’形象,要有比较温柔的一面。”

  吴仪在参加十七大福建团讨论时,倾听基层代表发言时两度潸然泪下;而宋秀岩表示最欣赏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的类型,“她既有一位政治领袖的魄力,又特别有女人味,特别重情”。

  一西方政治家曾经说:“女性,使政治世界人性化了。”而今,品格独立、细腻平和、刚柔相济、仪表端庄的现代女性领导,正好契合和谐社会的时代气质,必将在现实政治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女性代表占代表总数的20.2%;而在今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女性代表的比例将会提高到22%以上。这是在去年3月,全国人大就女性代表名额比例作出的明确规定。

  从过去的指导性语调,到首次提出硬性的比例指标,既体现了我国对女性参政的重视和扶持,也是因为认识到了这方面我国与世界总体趋势存在的差距。1995年,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倡议,“妇女在立法机构中至少要占到30%的席位”。

  显然,我国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从政女性路多艰

  ◎本刊记者 周丽萍

  审视当代中国女性从政之路,前方虽然光明,却还萦绕着混沌不清的迷雾;脚下虽然有路,但其间还多牵绊坎坷。

  正如当今这个多元复杂的大时代一样,社会对女性从政的态度,明朗中有疑虑,肯定中有偏见;而从政女性的自身角色定位,也在传统与现代间摇摆不定。

  傲慢与偏见

  男女平等作为政治正确的一部分,在公开场面,大概无人敢冒大不韪说不是的话。但笔者发现,在私下,也有人对女性参政持不信任态度。

  现实中,女性的专业表现与工作能力往往不如外貌、婚姻状况引起外界的兴趣。一被提拔,有人马上热议其关系、背景,有什么样的后台靠山,甚至由此展开一些暧昧的联想;还有些酸溜溜的话语:“看,女的就是提得快!”

  有一位女市纪委书记说,当初她从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被提任现职,坊间颇多议论,认为她是沾了政策的光,“要不,书记都没提,为何轮到她?”当她凭能力很快在新岗位打开局面后,人们才开始承认她。

  对女性领导工作表现的评价,也有许多矛盾之处。女领导如果性格温和,便被认为软弱,缺少魄力,镇不住堂子;但如果像男同志一样表现强势,又会被指责为缺少柔情、不像女人。以往常常用作风“泼辣”来形容一个能干的女干部,然而这泼辣二字,实在是令人望而生畏。

  在社会上,女性领导往往要承担比男性更重的压力,经受双重标准的检验。工作上,用的是男性标准,家庭中,用的是女人标准。男性领导如果忙不顾家,就是“做大事的”;女性领导如果忙而不顾家,就“不是女人”。于是,几乎每位女性高官就任后,都会极力对自己的政治身份与家庭身份之间的关系进行诠释,表白自己不仅是好领导,还是好女人、好媳妇。

  尤其不公平的是,男性领导在领导岗位上干的好坏,人们只会评价他个人的优劣;而对女性领导,则往往是一评价就涉及女性整体。哪个女领导出了差错,有些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看,女的就是不行!

  一些传统文化的糟粕也对女性从政造成负面困扰,特别在相对落后封闭的地区。前些年,有个城市一段时间连续发生了几起交通事故,当地便流传一种说法,因为新上任的交通局长是女的;甚至连笔者的大学同学对这种荒谬的说法也表示出某种程度的认同。

  在此套一句俗透了的话:做女人难,做女领导更难。

  传统的歧视

  千年以来的历史,都处在男权政治的浸淫下,而女性从政的时间不过短短百年,政治更多被赋予了男性的色彩。

  在传统的定义中,勇气、魄力、效率和理性等词汇都被留给男性;而分配给女性的,则是温柔与顺从,软弱和依赖,由此带来的社会分工便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对于政治,似乎拥有了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一旦被女性领导,便会产生种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曾有个男干部对笔者说,他宁可女同志没有能力,也绝不愿忍受一个咄咄逼人的女领导。

  另有一些人认为,政治充斥着争权夺利和相互倾轧,不适合温柔感性的女性参与;而女性一旦参与政治,在这个大染缸内,便会失去这些美好的特质。因此有这样一句话,“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当官就变味”,说如果一个女人作官的时间太久了,就不再有女人味了!

  这种以“爱护”女性为出发点的论调,颇具迷惑性,但本质上却是一种陈腐之见。性别是天生的,而文化气质更多是后天环境中、特别是传统意识中塑造成的,谁能确定女性特质就天然与政治相冲相克?

  何况,这一观点的前提是政治肮脏丑恶,从政要靠权术和手段。在专制集权的社会中或许如此,但在一个民主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人民需要的政治更多是服务,而非管制。女性细致、灵活、富有同情心、亲和力、沟通协调能力强的特点,似乎还更加符合时代潮流。

  弗兰西斯·福山是美国的一位公共政策方面的教授,他在一篇题为《女性和世界政治的发展》的著述中指出:因为女性与生俱来不那么好斗,所以如果更多的女性参与到世界政治中来,特别是能成为领导人的话,这个世界将更加和平。

  这当然只是一家之言,不足为信。但他至少说明了一点:在当今时代,女性特有的性格气质,并不是天生与政治格格不入、水火不容。而当今世界范围内一些杰出女性政治家的表现,也说明女性在效率和理性方面绝不比男性逊色,这更加驳斥了政治领域中的“大男子主义”的荒谬和可笑。

  为公平而制造的新不公

  另有一些对女性从政的质疑,倒不是基于偏执的男性沙文主义,其矛头所指,是现实的弊病。对于这样的批评,倒真的应该理性分析,努力加以解决。

  由于女性在从政起跑线上就落在下风(如在公务员招录中,用人单位虽不明言,但往往还是倾向男性),国家为了扶持和保障女性参政,便从政策上进行适当的照顾倾斜,比如“定名额”、“女性优先”等。但这一政策在具体操作中,却带来一些有违初衷的负面效果。

  一些地方和部门把女性干部配备仅仅当作完成任务,换届时仓促对应,而缺乏长期的、有计划的培养任用;女性退休时间早于男性,“年轻化”的压力相对更大;而为了能尽量少地占用领导干部职数,又往往尽可能选拔女性、少数民族、无党派、知识分子“四项全能”型选手。这样便造成了女干部容易被越级提拔的假像,又人为缩小了女性干部的选拔范围,导致被提拔的女干部素质参差不一,个别的甚至“先天不足”。

  检讨制定女性领导硬指标的政策,既是一种保护,同时也是一种局限。实话实说,如果没有这一政策,女性从政的路将会更加艰难、更加漫长。但在实际操作中,政策下限也同时被当作了上限,既可能出现拔苗助长的尴尬,也造成许多优秀人才被排斥在升迁之外的无奈。相当部分女性正是在这种现实中消磨了锐气,浇灭了激情,得过且过。

  旨在促进公平的举措,却又制造出新的不公平,女性从政形成了一种相当吊诡的局面:一方面,女性干部上升的空间狭窄,基层大量有能力的女性干部很难被提拔;而另一方面,由于存在个别拔苗助长的现象,也导致社会对女性从政群体评价的降低。

  但反过来说,即使这样相对客观的指责,也仍然沾染着性别的底色。在我国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下,由上面指定的难道只有女性?男领导们个个都名实相符?

  当然,要提升女性干部的整体形象,还是要从女性自身入手,当前应该花更大力气做好培养锻炼女干部的基础性工作。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刘伯红研究员认为,“女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应该有一个从不断培养年轻人开始的、不断锻炼、不断培训、大胆使用,然后再提拔的系统的制度”。

  个别女领导为何“难侍候”?

  当前,多数女性在政坛的杰出表现,赢得了普遍认可;其亲和力与人情味也正是受人称道的地方。但是,笔者也听到另一种说法,认为女领导比男领导难侍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高墙内的原黑龙江政协主席韩桂芝。

  据媒体报道,韩桂芝要求司机每天要为她开车门,跑步为她摁电梯,然后,再赶在她的前面把办公室门打开。如果动作稍微慢了一点,她就尖声尖气地训斥司机。训斥完后,司机必须当场向她道歉。否则,她就与司机没完没了地争吵。行车途中,车开得慢了不行,快了也不行;早点火不行,晚熄火还不行。她的司机后来对人感慨:韩书记这个人太难伺候了!谁给她开车,谁可就是倒了大霉了!

  敏感、乖戾、支配欲极强,像韩桂芝这样把性格缺陷发挥到极端的女性领导肯定是极个别;但是,现实中却也有少数女性领导显得“不近人情”。为什么呢?

  客观的说,在传统偏见和现实压力的夹逼中,一些从政女性的确在自身心理调适中出现了问题。当性格弱点与心理误区交织在一起,原本女性内心的谦和、体恤、与宽宥性灵之光就会逃遁,多了些局促,少了些从容;多了些计较,少了些豁达。

  在男性主宰的政治世界里,作为少数派的女性,心灵深处时常潜伏着一种孤独感。本来,竞争激烈的官场天然就缺乏安全感,连强势的男性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何况是作为性别弱势的一方,更加容易产生一种被压抑、不自信的心态,本来细腻的神经因此就更加敏感,习惯以细节的蛛丝马迹来判断、验证身边人和下属对自己态度,对一些风吹草动往往反映过度。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以男性为标准的政坛中,女性努力证明自己。但一些女领导缺乏足够的眼光修养,没有柔性施政的自信和底气,只知一味学习男性的强势,有时甚至显得比男性更霸道、更盛气凌人,似乎这样更能显示手腕与威慑力。其实这是一种误区,现代政治并不排斥女性的温柔一面。女强人希拉里的几滴眼泪,不就四两拔千斤,为她赢得了新州的选票吗?

  一些女性的性格偏差可能还与其生理有关。女性担任较高的职务之时,往往都已年届中年,这正经历女性的更年期。在女人身体呈下降趋势阶段,又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人的情绪极不稳定,如果不能有效进行心理调节,很容易导致性格乖戾。

  还有一种极其个别的现象,女性官员因种种机缘巧合被提拔后,自身学识能力积淀不足,只有以发号施令来树立自己的“威望”,以颐指气使来满足自己的虚妄,以讨好上司来保住自己的权位,这样的女人,是最令人避之不及的。

  从根子上看,女性从政中表现出的一些不和谐音符,是社会历史长期累积产生的性别自卑在作祟。因此,当女性卸下传统的包袱、真正获得内心世界的解放后,用一种乐观明朗、自逸奋进的心态涉足政界,就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那才是女性从政的最高阶段。

  那个时候,女性们就能像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那样,骄傲地宣称,“在我的一生中,起作用的不是性别,而是成就和是否合格”。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