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息时间里,用私家车免费送等公交车的老年人到目的地,然而,一个多月王晓辉只送了两位老人。面对一次次被拒绝和诸多异样的目光,这位“爱心司机”毅然决定坚持下去——— 3月5日下午,省会2路公交车一个站台前,在王晓辉和周围等车群众的百般劝说下,两位老人终于坐进了王晓辉那辆贴有“老年人公交车”字样的红色QQ汽车。
而这两位老人,却是王晓辉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才等来的。
王晓辉有工作,在一个小区当保安,月工资500元。为老年人做点事情的想法,在他心中早已酝酿了许久。“平时坐公交车,经常看到一些老人被挤来挤去,有时甚至司机提醒了也没人给让座。”这种现象让王晓辉心里很不是滋味。去年夏天,他向家人提出买车,从社会上寻找“爱心司机”免费接送老年人的想法,遭到家人反对,加之寻找“爱心司机”一事一直没有结果,王晓辉的计划就此搁浅。
王晓辉不甘心。既然找不到“爱心司机”,何不自己来当这个“爱心司机”?想法一定,他立刻着手买车、学车。去年11月底,王晓辉把一辆红色QQ开回了家。“我特意选了红色的车。因为红色蕴涵热情与爱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应是红色的,这能代表我所要做的事情的含义。”他这样解释。
车买回来后,王晓辉找人制作了几条标语贴在了车门和后车窗上,如“流动爱心服务站”、“希望我们为献爱心走到一起,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免费接送最可敬的人”、“老年人公交车(70岁)”。对于行车路线,他也事先做了一番设计,那就是各繁华路段或偏僻地段的公交车站。他认为,繁华路段等公交车的人多,老人不一定能挤上去,即便上去了也可能没座位;偏僻地段公交车少,等车时间长,这里的老人也需要关注。
春节过后,王晓辉开着这辆经过精心“装扮”的QQ,热情满怀地上路了。
“一连转了一个多月,居然一个老人也没拉上。”对于这种情况,王晓辉显然始料未及。“有的老人以"家住得远"为由推辞,有的老人则以有免费公交卡为由拒绝,有的老人甚至直接躲开,反正就是宁可挤公交车也不坐这免费的车。旁边等车的人也拿那种眼光看我。”王晓辉说。在小区里,居民们都知道王晓辉在用自己家的车做好事。于是,“今天有没有人坐你的车?”几乎成了大家每次见面时的招呼语,有善意,也有嘲讽。
多次的碰壁,周围人异样的眼光,让王晓辉内心压力骤增。“有时连续被拒绝后,到了下一个公交车站,看到等车的老人我也不好意思停车去招呼了。”王晓辉坦言,“这时候心里充满了矛盾。”
要不要打退堂鼓?这个念头曾不止一次出现在王晓辉的脑海里。“坚持下去吧,人们刚开始不理解也正常,终究有一天大家会接受这种献爱心的方式的。”王晓辉说,“每到快挺不住的时候,我就这样安慰和鼓励自己。”
3月5日下午,王晓辉休息,他照常开车出来沿各公交车站前行。在2路公交线路的一个公交车站,王晓辉请一对等车的老夫妻上他的车。起初老太太很有顾虑,说什么也不上。王晓辉有些急红了脸,说在“学雷锋日”无论如何请老人帮他完成这个学雷锋做好事的愿望。周围人这时也开始劝说老人。最后,老两口儿上了王晓辉的车。“这份信任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王晓辉坚持下去的信念坚定了许多。
献爱心也需要能量补给,每月500元的工资能否担得起这个任务?“城中村拆迁改造后,父母分到了几套房,沾老人的光,我的经济状况也算不错。”自称“啃老族”的王晓辉说。即便如此,对于他在业余时间专门用私家车免费接送老年人的做法,家人和亲朋好友还是认为他“有病”。“我不这么认为。”王晓辉说,每月花500元钱养车献爱心,远比把同样多的钱花在抽烟、喝酒、打麻将上更有意义,而且这更能让他找到快乐。
说起今后的打算,王晓辉心里早有了谱,他准备带着10岁的孩子一起上路,并到相关部门注册为志愿者。“让孩子一同去体验帮助老人的快乐,同时争取让更多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让更多的爱心汇聚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王晓辉说。
本报记者 杨倩 本报实习生 刘佳瑞
精品栏目推介
· 杨柳青
· 燕赵论坛
· 纵横谈
· 一线写真
· 世说新语
· 明星传真
· 名家
· 直笔春秋
· 心灵独白
多媒体数字报纸
快速阅读 全屏阅读 下载阅读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服务条款 广告业务 实习申请 网上投稿 新闻热线 友情链接
河北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center 2000-2007河北新闻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得正律师事务所李海峰 郝斌 虚假报道 有偿新闻 低俗之风 不良广告等问题 举报电话:88631166冀ICP证030017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