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5日,17位来自全国的试管婴儿齐聚北京参加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二十周年庆典。 李木易 摄 |
三个试管婴儿的人生选择
记者 木易
1988年3月10日,郑萌珠在北京呱呱坠地,她一出生就被打上了中国试管婴儿第一例的符号。同一年的6月5日和6月7日,第3例和第4例试管婴儿章皿星和罗优群,在湖南长沙出生。两人之前,北医三院还在5月27日诞生了第2例试管婴儿,因不愿意暴露身份,多年来已经和医生失去了联系。
郑萌珠、章皿星、罗优群三人,因此成为目前大陆已知最早的公开了身份的三个试管婴儿。如今,他们20岁了。20年后的今天,3人同时进入了大学读书。郑萌珠在西安西京大学英语专业,章皿星在湖南师范大学金融专业,罗优群在湘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郑萌珠:我不过是在试管里呆了几天,有点高科技含量罢了
2月24日,郑萌珠应邀来北京参加大陆生殖辅助技术应用20年研讨会。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的刘平说:
“郑萌珠10岁的时候曾经来北京参加了庆祝活动,但是15岁的时候请她来,她就拒绝了。这次为了让她来,我反复给她打电话做动员,才说服她。这孩子也挺困惑,认为出生的事情已经很遥远了,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还要‘折腾’自己。我给她说,你应该把心态放平,有些事情是躲不过的,既然命运让你成为大陆首例试管婴儿,你就有责任成为试管技术的一个宣传员。后来她想通了,告诉我说,是的,我应该平静地面对这种幸运。”
甘肃省陇南地区的一个安静的小乡镇,郑萌珠的老家,她的母亲郑桂珍和父亲左长林生活在这里。郑桂珍的大名不为镇上的人们熟悉,但是提起她的小名“郑米哥”,几乎人人知道她家的位置,往往还善意地补充:“她家那个女孩儿,在西安上大学。”
说起20年前女儿的出生,郑桂珍很爽快,她说自己从没因为女儿是试管婴儿而感到不舒服:
“怎么会呢?孩子是自己的,看到她健康成长,学业有成,我们都挺高兴。做父母的,不都希望这样吗?很多人说我们家是‘铁树开花’,可是你想想那些没孩子的,想要孩子得不到的,比咱们可痛苦多了!我们也认识好多无法生育的人,他们才感觉真正的痛苦。试管技术让我有了做母亲的权利,而且是自己的孩子,多好啊!”
38岁得女,夫妻俩对孩子十分疼爱。郑桂珍一直带郑萌珠到4岁才去上班,后来郑萌珠也一直在妈妈任教的小学读书,上了初中高中,左长林又一直早接晚送,直到郑萌珠考上大学。目前最让做妈妈担心的,是女儿一个人在西安,媒体的打搅无法让女儿安心读书。
而另一头,在西安,半年多的大学生活,郑萌珠看起来和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同龄人已经没什么区别,她说话幽默,喜欢和人“呛”,有点男孩子气。问她有什么爱好,她答:“吹口哨算吗?”试管婴儿的头衔并没有让她有特别的感觉,她现在最关心的是毕业后去哪里发展。“我现在担子很重,将来父母老了,需要有人照顾。”
记者:据说你的名字也很有来历。
郑萌珠:是医院帮我取的。萌的意思是萌芽,是大陆试管技术成功的开始,珠,是为了感谢张丽珠奶奶。我就是她“创作”出来的。我管北医三院生殖中心的刘平主任叫“娘”。乔杰主任“二娘”。她们是我妈之外的妈。
记者:会和父母谈论出生的事情吗?
郑萌珠:很多人可能以为我们多么怕人知道我出生的秘密似的。其实,我们从来不避讳什么。关键是我妈不容易,为了生我挨了两刀。一刀是修复卵巢,一刀是剖腹产。后来,她还给我展示过伤口。不管怎么说,我的出生很不容易。所以,要好好爱妈妈。所有的人都应该尊敬身边的女人!不管她们曾经做过什么事情,单单生个孩子就受多大的罪啊。
记者:你最早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试管婴儿,是什么时候?有没有因此产生压力?
郑萌珠:从小我就朦朦胧胧知道,身边的人,不管熟悉不熟悉的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我。那时我就知道了。我能感受到那种异样的眼光。呵呵,因为他们实在看不出,我到底有些什么不同。不过我没有什么感觉,甚至觉得很正常。因为试管技术,当时是连当事人都不是很清楚的一个问题,别人遇到了就更加纳闷。当然,现在我完全清楚试管婴儿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和其他孩子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产生的方法不同。他们是自然受精,我是体外受精,然后植入,最后都通过10月怀胎生出来,就这么简单,我不过是在试管里呆了几天,有点高科技含量罢了。
罗优群:让我这个试管婴儿再“制造”出另外一个试管婴儿
和郑萌珠相比,20岁的常德小伙子罗优群对自己的身世更加不设防。
15岁那年,罗优群和父亲及湘雅医院的卢光琇大夫一起,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会客厅》,公开了自己的身份。他说:“我的一切都是透明的。从我上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每一次去学校报道,都有记者找到学校采访,我的同学和老师,没有一个不知道我是试管婴儿,于是我更没有什么可避讳的了。也没有觉得不方便。我就生活在公众的关注下,从来没有忐忑不安。”
罗优群的父母住在常德一个普通的小区。父亲罗志元说:“罗优群这孩子挺让大人省心的。学习功课都不错,基本都在80多分,这次寒假回来告诉我还拿到了奖学金。也不乱花钱,以前我们给他每个月500元生活费,他自己都知道节约,最近物价涨了,才给加了些路费。我们都下岗了,说实话供孩子上学还是有些压力。我们高兴的是,孩子挺上进。
罗优群和卢光琇一直保持着联系。“三八节我还给卢奶奶发短信祝贺她节日快乐。”在成长过程中,卢光琇对他们也格外关注,曾经屡次资助他们。“我的名字就是卢奶奶他们取的,希望我这个试管婴儿能成为人群中的优秀分子。”
今年6月,罗优群将进入大学实习阶段。这个在湘南医学院学习的孩子作出了一个选择。“我即将进入卢奶奶的生殖研究所实习,又重新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我自己的愿望,就是将来能从事试管婴儿研究。那个时候,一个试管婴儿再‘制造’出另外一个试管婴儿,这一定是一件蛮有趣的事情。”
章皿星:我希望尽量过一种低调和安静的生活
3个人中,只有20岁的长沙姑娘章皿星坚决地拒绝了采访,这个目前在湖南师范大学金融专业读书的女孩子在短信中说:“很抱歉,我不打算接受采访,我希望尽量过一种低调和安静的生活。”
和章皿星有过接触的人说,章皿星从小开朗活泼,是一个充满文学细胞的阳光女孩。
20年前,是卢光琇赋予了章皿星生命,也让章如龙、虞静文这对多年求子不得的长沙夫妇喜得千金。“我们夫妻当时年近40岁,结婚9年一直都没动静。”1987年10月14日,卢光琇取虞静文的卵子和章如龙的精子经体外受精培育出的3个幼胎,植入虞静文的子宫。1988年6月5日,虞静文在湘雅医院顺利产出一个2250克的女婴。这名在玻璃皿中培育出的试管婴儿,取名章皿星。
长大后的章皿星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对卢光琇特别有感情。每年大年三十,她会买上一束鲜花,给卢光琇拜年。同样,每年母亲节,她也都会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上一束鲜花送给自己的母亲。卢光琇很喜欢这个孩子,曾经表示希望她能从事生命科学研究。但是,章皿星的爱好是文科。章皿星初中时的班主任介绍,章皿星勤奋、朴实、上进,特别是语言接受能力很强,尤其是英语和语文成绩相当好。开始任课老师并不知道她是一个试管婴儿,不过细心的老师对皿星的名字满怀好奇,慢慢才知道,她之所以取名章皿星,也是取从试管里成长起来的希望之星的意思。
而章皿星本人,是在1998年10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那年她去参加湘雅医学院生殖工程研究室的纪念活动,才似懂非懂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妈妈虞静文说,章皿星很懂事,热心公益活动。她曾经是长沙市一中的环保大使,2003年4月21日,章皿星加入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当时是团队中年纪最小的志愿者。如今,她参与志愿工作已近5年,即便是考入了大学,选择了金融专业,仍然对公益活动十分热衷。
成长的烦恼——试管婴儿的伦理、健康之惑
记者 木易 石磊
1977年底,伦敦剑桥大学一间不起眼的实验室里,罗伯特·爱德华教授在他的显微镜下看到,培养液里漂动着一些微小的细胞团。这个人类早期胚胎,其中有一个后来变成1978年出生的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当时,不明真相的公众还以为,小布朗是从小盛在一个大玻璃杯里长大的。
30年来,打破了人类自然受精程序的试管技术,一直伴随着伦理和健康上的喋喋不休的争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