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通过在全球近百个国家的问卷调查统计,全球老牌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在京正式公布“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结果,青岛啤酒、联想等十家企业荣膺“品牌影响力TOP10”桂冠,青岛啤酒也成为第二次当选“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的中国品牌。
《金融时报》在全球有650万读者群,此次评选是完全按照读者本身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完成的,《金融时报》“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活动已经连续两届,素来以调查过程的科学、中立和调查结果的权威性、代表性而备受各界关注。据悉,此次评选旨在为中国企业领袖和品牌管理者提供客观、公正的参考坐标,为促进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提供重要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奥运会赞助商青岛啤酒连续两次入选“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本次的排名较上次有所提升,从第一届的第四名上升到前三甲。另外,青岛啤酒还囊括了品牌价值、优质品牌、产品与服务、品牌价值海外榜四项榜单之冠。用组委会的话说,“在单项排名中,联想和青岛啤酒无疑是此次调查评选的最大赢家”。
与会专家分析了当前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困难,指出中国制造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定位在加工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中国品牌外流的现象仍很严峻;另外,在品牌建设方面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建设和推广才刚刚起步,尚需系统的设计和思考。
值得众多中国品牌借鉴的是,青岛啤酒在国际市场上建立的高端的品牌形象。在大多数中国制造作为大路货和低档产品代名词的现阶段,拥有百年历史的青岛啤酒,一直以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全世界消费者的口碑着实不容易。据青岛啤酒总裁金志国介绍,“在如今的美国市场,买半打本地啤酒只要4美元,而买半打青岛啤酒则需要7美元,但这并不影响美国人对青岛啤酒的喜爱。”对中国品牌的现状而言,占据高端定位的“青岛啤酒现象”的确让所有中国品牌惊喜和震撼。
让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自然还有青岛啤酒折服世界的金质品质。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大批量出口海外市场,被誉为“国货精品”。在上世纪80年代更是在美国三次评酒大会上摘得桂冠。
曾经一位前香港政要说过,很多外国朋友认识中国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2000年前的孔子,另一种途径是通过青岛啤酒。的确,在很多外国消费者眼中,青岛啤酒就是中国的形象代表。目前青岛啤酒已经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中国啤酒出口总量的50%以上,形成了欧洲、北美、东南亚三足鼎立的“金三角”全球市场布局。
但是,现实就是现实。引用本次调查组委会的开首语所言:有很少企业能像青岛啤酒一样较早的走出国门,出现在纽约、伦敦、悉尼,乃至世界各地的餐桌上,但是在近些年,中国开始在全世界制造中国品牌响亮地声音。但中国制造一度以来在全球都是最人们和具争议性的话题。
的确,作为青岛啤酒这样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品牌,在世界啤酒消费市场所占的份额仍然较低,2008年奥运会可以说为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和平台,成就世界名牌的梦想,中国品牌的国际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