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州获胜 |
2月6日,麦凯恩初步奠定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基础 |
奥巴马的“亲民”是他颇得草根力量依赖和支持的关键所在 |
美国大选“看门道”:希拉里和奥巴马党内PK
2008美国总统初选甫一启幕,便引来看客无数。如果将大选比作一场大戏,戏中人有黑人,有女性,有“异教徒”,还有高龄“演员”,算是开了美国选举史的先河。各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捉对厮杀,场面精彩纷呈,悬念不断。
其中最最精彩的,莫过于明星参议员希拉里和最嫩对手奥巴马的党内超级PK。一个是黑人男,一个是白人女;两人旗鼓相当,互不买账,势将悬念进行到底。
专家说了,希拉里的最大资本,是她和丈夫克林顿20余年的政治经营,但这也正是她的最大劣势。美国政治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的反“王朝”、反“家族政治”,是她问鼎白宫的最大障碍。
而奥巴马的成功,除英俊外表和如簧巧舌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美国政治文化与传统鼓励并支持新人。二战以来,美国每隔十余年就产生“圈子外”的总统,从杜鲁门、肯尼迪、卡特到里根、克林顿,不一而足。
在共和党高效率推出麦凯恩之后,民主党内仍然硝烟弥漫。究竟谁能最终问鼎总统宝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上帝知道。(苏庆先)
张国庆:希拉里还有什么牌
在3月4日连续赢得俄亥俄州、得克萨斯州和罗得岛初选之后,希拉里成功避免提前出局,也为随后的候选争夺战再添悬念。
撰稿·张国庆
希拉里的三副面孔
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希拉里的优势在于为人所熟悉,不仅带来追捧和大量捐款,也有助于赢得超级代表的支持。不过,在另一方面,这种熟悉也引发了很大的分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希拉里在美国人眼中,有着三副不同的面孔。
前第一夫人的面孔是最容易被人想到的,而有意思的是,这也正是希拉里所希望淡化的。虽然在白宫的8年里希拉里也曾有过难忘的岁月,但克林顿的太多故事却给了她很大的伤害。不仅如此,希拉里所扮演的第一夫人形象也不受公众欢迎。
曾几何时,在华盛顿的政治圈里,克林顿夫人是一个美颜冷面,不愿与人结交,却利用第一夫人的身份越权干政的女主人。在一个支持希拉里的网站举行的调查中,发起者很尴尬地看到,有近七成的人对希拉里的白宫女主人形象不认可,普遍的评价是“很糟糕”。尽管如今希拉里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路打拼,从纽约州参议员到今日的总统宝座争夺者,但这还是难以彻底改变希拉里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形象。直到今日,仍有一些美国女性对希拉里在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性丑闻事件中所表现出的过分冷静并不完全认同。
希拉里在白宫期间表现出的强势作风,也成为了日后竞选的“负担”。在美国媒体看来,希拉里并不缺乏才智和坚毅,缺少的只是亲和力和人情味。而在一些选民眼里,希拉里也显得过于坚强,甚至有些冷酷,以至于许多保守派人士诅咒她没有人性。耐人寻味的是,在2008年1月7日新罕布什尔州初选中,也恰恰正是希拉里的示弱,赢得了许多人的支持。在她潸然泪下之时,人们看到了希拉里作为女性温柔和脆弱的一面。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些选民就表示,他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人性化的希拉里,对她信心大增,并最终决定把自己的选票投给她。那伤感的一幕微妙地弥补了她亲和力不够的缺陷,为她赢得了许多犹豫不决的支持者。
也正是意识到了这点,希拉里在离开白宫后的几年里极力重塑形象。她在90%的时间里,都在扮演着“克林顿参议员”的角色,而只有10%的时间是“希拉里”,对于克林顿夫人的角色,她是能淡化就淡化,只是在借力的时候才会表现出夫妻关系的和谐景象。
应该说,作为参议员的角色,希拉里扮演得还是很成功的。在当选纽约州参议员后,希拉里展现了出色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9.11”期间也有令人难忘的表现。而在一些纽约人看来,希拉里在纽约竞选参议员不过是练兵,最终还是要夺回被小布什占据的白宫。言下之意,就是觉得希拉里仅仅做个参议员有些屈才了。
而真正受人欢迎的,则是希拉里的第三张脸,也即作为一个女性的形象,毕竟像她那样集美丽、智慧、才干于一身的女性并不多见。希拉里追求理想的执著,为公共事业献身的热忱,外表的时尚和优雅,都深得女性的欢心,而在许多女性看来,希拉里的身上也正负载着她们的个人理想。
疲惫的列车
应该说,希拉里为了这场选举已经准备了许久,有人甚至说,早在少女时代,希拉里就在憧憬着扮演重要政治角色。而在避开2004年大选之后,希拉里便早早地启动了驶向白宫的竞选列车。
在过去14个月中,希拉里和她的助手更是夜以继日地工作,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日子。这种长期的紧张生活,也确实产生了诸多负面效果。体能的透支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希拉里始终努力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但岁月不饶人,年近61岁的她已经在多个场合表现出疲惫的神情,这一方面引起了一些选民的同情,但在另一方面,却招致了媒体和部分选民的质疑,担心她能否精力充沛地接受更重要职位的挑战。
神经的高度紧张则是“马拉松竞选”的另一代价。一般来说,如果选情比较顺利的话,精神上的压力往往会得到及时的舒缓,但问题是,在奥巴马的穷追猛打之下,尤其是在连续丢掉12个州之后,希拉里阵营的士气开始溃散,一些人开始请假,而团队成员间的讨论有时则会沦为骂战,这种火药味对于处在关键时刻的希拉里阵营是非常不利的。
不仅如此,由于长期的领跑,希拉里阵营一度产生了轻敌情绪,而毕其功于一役的思路则为今日的尴尬埋下伏笔。这其中,最值得商榷的是希拉里的大州战略。
在奥巴马宣布参选后,希拉里尽管承认这将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对手,但在心理上还是有些重视不够,以为只要在纽约州等大州获胜,其他州就很可能随风倒。于是乎,去年筹得1亿美元巨额竞选捐款的希拉里在大州随风洒钱,无论是广告还是竞选运作都是挥金如土,结果很快便感到经费吃紧,而随着筹款势头呈现疲态,资金面的压力也越发大了起来。这直接导致在接下来的选战中难以深度投入,很可能会在一些中小州的较量中吃亏。
大州战略也导致了“超级星期二”之后的连连失利。在批评希拉里此前的竞选经理杜尔等人时,无论是媒体还是希拉里团队中人,都认为杜尔所定的方针有误,根本没有为“超级星期二”后的选情定下策略,被奥巴马打得措手不及。换句话说,就是希拉里等人将目光大多投向大州,而对中小州缺乏必要的注意和投入,致使奥巴马旋风般席卷12个州,并在气势上压倒了希拉里。
这种对困难估计不足还表现在针对奥巴马的策略上。由于没有深入研究对手,希拉里阵营只是想当然地以希拉里的“经验”来压制奥巴马的“变化”,但很明显的是,在艾奥瓦的第一场对抗中,希拉里的“经验”便输给了奥巴马的“变化”。
在这期间的多次电视辩论中,希拉里反复强调的,都是那句老话:“别忘了我在过去35年时间里所制造的变化。”以至于美国媒体抱怨说:“她这句话说得太多了。”甚至于,一些媒体还将“经验”视为希拉里乘坐专机四处奔波携带的超重行李,过于沉重、引人厌烦。而奥巴马阵营更是不忘提醒人们回忆一下48年前肯尼迪竞选时说过的那段经典:如果仅以年龄作为检验成熟与否的标准,美国将把所有年龄在44岁以下的人都排除在受信任和负责指挥的岗位之外。那就是说,杰斐逊不该写《独立宣言》,华盛顿不该指挥大陆军,麦迪逊不该制订美国宪法,而哥伦布甚至不应该发现美洲大陆。
同样可视为“超重行李”的,还有伊战和伊核问题。对希拉里来说,她最希望看到的,是布什政府能够在伊拉克重建方面有所作为,以便转移人们对伊战的过度注意力。而就希拉里的伊战投票而言,真正的问题不是投票本身,而是在对待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希拉里所表现出的前后不一。最初,希拉里高调支持出兵伊拉克,但后来却用最强烈的言辞攻击布什总统的伊拉克政策,并一再敦促当时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引咎辞职。
事实上,在选战中,希拉里在一些问题上的前后不一致,也确实引发了民众和媒体的认知“歧义”。比如在伊朗核问题上,希拉里先是强硬表态,尔后则大踏步后退,说还是要靠外交途径解决,给人以“为选举而选举”的印象。希拉里的对手则更是不依不饶,批评她在伊朗、伊拉克以及其他主要议题上立场含混不清,左右摇摆,是个“机会主义者”。
对环境的审度不够是希拉里阵营的一大败笔。就美国国内气氛而言,伊战的伤痛足够深切,以至于人们对可能的另一场战争都充满了警惕和不安。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支持对伊朗采取激进做法乃至动武,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而从选民心理来看,求变并不等于求激进,在布什之后,人们希望出现一位慎谈动武的领导人,希望新的白宫主人能够在国内事务中有所作为,而不是在对外事务中咄咄逼人。
希拉里性格中的过度强势,是她在未来一段时间需要收敛的方面,因为这很可能像双刃剑一样伤害到希拉里。应该说,希拉里的明快、坦率、进取风格颇具吸引力,她在参议员任内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其明星效应不仅使她赢得了广泛注意,也筹集了大量竞选资金,但由于“曝光过度”,希拉里的“热情演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部分选民的“审美疲劳”,在对手及媒体的放大下,她的一些弱点和过激言论,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和注意,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人们对她作为女性领导人的良好印象。
加剧审美疲劳的,还有“克林顿牌”。克林顿的频繁出现,不仅使人联想到美国的上世纪90年代,联想起希拉里在白宫的岁月,而且对于同样提倡“改变”的希拉里来说并无好处。在谈论“布什父子+克林顿夫妇”可能的长达28年的白宫垄断之余,《时代》周刊还不忘讽刺说,“她有名,有钱,但是还有战争和那个丈夫。”
希拉里还有什么牌?
公允地说,希拉里的能力和经验,对于处在变动时期的美国很有价值,这也是许多人看好她的方面。如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希拉里能够充分表现出她对时局的敏感,及对困难情势的控制力,人气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而不用她过多强调,人们就会注意到奥巴马相对于她的不足。
女性牌也仍然是一副好牌。应该说,希拉里的白宫之路之所以引人注目,在相当程度上是源于她背后的民意期待。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一项旨在“培养妇女进入领导层,包括成为美国总统”的“白宫计划”(WHP)就开始启动了。而在此前,则是美国妇女争取政治权利的漫长而艰辛的努力,其中以1920年宪法第19 条修正案(美国妇女由此获得了投票权)的通过最为引人注目。
无独有偶,希拉里获得“迷你超级星期二”之战,是在美国的“妇女历史月”里。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纪念全国妇女历史周的决议。1987年,国会将妇女历史周延长为妇女历史月,自此每年通过决议纪念这个历史月。在这样一个颇具纪念性的日子里,希拉里的女总统之梦,也便承载了更多的历史意义和女同胞们的期待。
而更重要的助力,则来自于日益不被看好的美国经济形势。由于次贷危机持续深化,金融形势动荡不定,布什政府的刺激政策及美联储的降息也未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包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世界首富巴菲特等人都对美国经济不予看好,这使得美国选民越发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自己的经济状况。
在这种情势下,希拉里的经济能力便成为了一大亮点。一系列调查显示,当被问及经济议题时,很多美国人都认为希拉里是最佳候选人,而布什时期的恶劣经济状况,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忆起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克林顿总统夫人的希拉里,也因此被认为在经济上会有突出表现而得到了诸多选民的青睐。
由于超级代表很可能会起到关键作用,对许多超级代表有影响力的希拉里也许有更多底气在与奥巴马势均力敌时反超对手。而从民主党的竞选策略看,也不排除为了战胜老辣的麦凯恩而倾向于希拉里出马,这种意愿在形势微妙的时候,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张国庆:奥巴马“改变”制胜?
奥巴马把改变华盛顿的政治面貌,作为竞选的主要“卖点”,而他的希望也正在于人们的求变心态。?/P>
撰稿·张国庆
不论结果如何,奥巴马的参选,对于民主党夺回白宫,都将是巨大的贡献。也正是因为他与希拉里的精彩对决,才使得2008年的美国大选从一开始就吸引着公众眼球,而奥巴马与希拉里联袂出场,也让志在“卫冕”的共和党人压力不轻。
民主党的“注意力经济”
从艾奥瓦州初选开始,奥巴马与希拉里的雌雄对决就引起了媒体及公众的极大兴趣,也映衬出共和党初选的落寞而缺乏悬念。就眼下的情势看,希拉里和奥巴马很有可能会僵持一段时间,这也引起了民主党内的忧虑,担心这样会缩短“决赛”的准备时间,同时可能会造成党内分裂。
这种考虑不无道理,但却忽略了注意力经济的问题。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言,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在信息社会里,注意力是一种财富——谁吸引的眼球越多,谁就越有价值。表现在选举中,就是人气和财力的凝聚。
让奥巴马感到开心的是,仅仅一年以前,还没有多少人将他与未来的美国总统联系起来,也很少有人相信他会战胜强大的希拉里。但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奥巴马却实现了一个飞跃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他,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流入他的阵营,而媒体更是越发看好他。这也使得奥巴马看淡3月4日在俄亥俄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失利,并相信他的团队已经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相信自己最终会为美国民主史写下全新的一章。
从某种意义上说,奥巴马已经取得“胜利”,而在这个过程中,民主党也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收获。令民主党人快慰的是,无论奥巴马和希拉里谁杀入“决赛”,都具有足够的竞争力,而这是4年前的民主党人所不敢奢望的。单从造势角度看,希拉里与奥巴马的碰撞,不仅使媒体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闻快感,也使选民有了久违的投票和议论政治的冲动,而民主党人则看到了继中期选举获胜之后再接再厉的机遇。
这种赢得眼球的效果,令共和党人羡慕不已。如今,由于希拉里与奥巴马棋逢对手,就连奥斯卡都相形见绌。日前,《纽约时报》在为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做预热报道时就发出疑问:“在编剧罢工和半个世纪以来最为有趣的总统大选面前,奥斯卡算什么?谁会关心最佳剧情电影花落谁家?”言下之意,希拉里与奥巴马的对决,难道不就是最好的剧情电影吗?
事实上,无论是奥巴马还是民主党,都已从这番精彩和充满悬念的对决中获益匪浅。奥巴马的人气飙升,以及筹款的异乎寻常的顺利,都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眼球效应”。而民主党赢得今年总统选举的底气,部分源于布什政府尴尬的执政经历,以及这种对决在公众及媒体中所引起的注意和兴趣。
不仅如此,奥巴马还在无意中验证了一条重要的商业定律:有一种办法可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那就是先注意顾客。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奥巴马的异军突起,有助于理解希拉里在3月4日的收获——你对选民的关心和理解,总会以某种方式反馈回来,而区别只是,奥巴马用心“倾听”的州多一些,希拉里投入精力的大州多一些。
奥巴马=改变?
奥巴马的“贡献”不止于此。在厌倦了布什政府的生硬政治及四处惹火的外交政策之际,奥巴马的到来给人一种应运而生的感觉。
应该说,奥巴马的受人关注,不仅在于他的非洲裔背景,更在于他代表了一种试图变革的新生力量。就像奥巴马自己所说的那样,“华盛顿的领袖们似乎不能以实际的、合乎情理的方式携手工作。政治变成如此痛苦的党派纷争、如此受金钱和势力的影响,以至于我们无法解决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是我们首先要改变的事情”。很显然,奥巴马把改变华盛顿的政治面貌,作为竞选的主要“卖点”,而他的希望也正在于人们的求变心态。
与16年前老布什的对手克林顿相似的是,奥巴马的主要机会来自人们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在小布什任内,无论是陷入困境的伊战,还是共和党人频频搅入的丑闻,都使得很多选民对共和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感到失望,也萌生了改变的愿望。在2006年的中期选举中,尽管民主党人并未提出多么有吸引力的主张,但却获得了大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选民厌倦了共和党政府及一些共和党人的所作所为,而选择了民主党人。就像共和党选举专家承认的那样,共和党不是输给了民主党人,而是输给了自己。
共和党的这种颓势,以及美国社会的求变心态,坚定了奥巴马的竞选思路。他自己也承认,自己受到了人们改变政治的愿望的鼓舞。而年轻的奥巴马也敏锐地将“市场定位”划定为吸引那些渴望改变现实政治的人们。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奥巴马各种场合频繁地提到“改变”。
奥巴马的形象设计也非常巧妙。在一些人提到他从政经验尚浅时,奥巴马会提醒人们,自己的同乡林肯也只做了一届国会众议员,而作为黑人政治家的他,更是特别感念林肯解放黑奴的壮举。同样相似的是,林肯做总统时遇到的是南北战争的巨大考验,而奥巴马一旦入主白宫,则将收到来自布什政府的解决伊战遗留问题的“见面礼”。
像出身贫苦的林肯一样,奥巴马的草根背景,为他赢得了巨大的民意认同和支持。在美国媒体看来,奥巴马与希拉里的选民结构差异,决定了奥巴马的筹款优势将更明显。一般来说,希拉里的支持者多为富有阶层,如华尔街老板、好莱坞明星,出手大方,但许多已经捐出了法定捐款的最高限额。相比之下,支持奥巴马的选民则更多是中下层和青年选民,他们之前都是几十美元或数百美元地捐款,未来捐款空间较大。而在过去两个月间,奥巴马也确实依靠众多的中下层支持者的小额捐款,显示出了强劲的筹款潜力。
在联系林肯之余,奥巴马还会提醒人们注意他与肯尼迪的相似性。多少有些巧合的是,奥巴马恰好生于肯尼迪就任总统的1961年,两人都曾是哈佛大学毕业,都是参议员出身,都因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精彩发言而一夜走红,也都写过很畅销的书。
更重要的是,奥巴马也有着与肯尼迪十分相近的历史感,相信是到了改变国际时局的时候。不仅如此,两人还都以亲民著称。由于曾长期在芝加哥从事社区服务工作,奥巴马积攒了大量与基层民众打交道的经验,而复杂坎坷的成长经历,更是让他对美国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有着深切认识。在从政之后,奥巴马更是旗帜鲜明地为穷人争取权益,努力推动促进社会公平的法案。这也是奥巴马颇得草根力量信赖和支持的关键所在。
肯尼迪的竞选策略也为奥巴马所欣赏。针对布什政府几年来积累的“负资产”,以及媒体和民意对布什政策及执政风格的不满,奥巴马在努力重演着肯尼迪在半个多世纪前刮起的魅力旋风。在多次演说中,奥巴马都在说着与肯尼迪相似的话,为使国家重新运转起来,充满活力,就需要新人去对付新问题和迎接新机遇。
与崇尚“单边主义”、“先发制人”的布什政府不同的是,奥巴马表现出令选民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的诚恳甚至有些谦恭的个人形象,展现了独特魅力。即便是谈到自己从政经验略显单薄的问题时,奥巴马也能坦率地承认,而并不过多加以解释。而事实上,奥巴马一贯的反伊战立场,他所具有的清新的政治形象,都已在不知不觉中弥补了资历上的欠缺,并负载了许多渴望改变命运的人们的梦想。
总统应该是人民信得过的人
对于奥巴马的崛起,美国媒体认为,奥巴马不仅“生逢其时”,而且赢在了清新的形象上。
在反思中期选举失利时,共和党内部不得不承认,过去几年来接踵而至的发生在共和党内部的丑闻,共和党政府推开的一扇扇“门”,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奥巴马的坦诚、正直、果断,都带给选民以好感和信任感。
奥巴马对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不仅蔓延全国,甚至还产生了国际效应。像很多美国年轻人一样,一些留学美国的青年学子也都非常支持奥巴马。在同奥巴马竞选活动的志愿人员接触一段时间后,来自乌克兰的15岁的卡斯普鲁克表示,她倾向于奥巴马。她说:“总统应该是人民信得过的人。看到所有的人那么兴奋,为奥巴马大声呼喊,令人感到‘啊,他真是个好人——也许他应该当总统。’”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布鲁克斯在《当魔术消失的时候》文章中,认为“奥巴马狂热”(Obama-mania)已经变成“奥巴马失落变态症候”(Obama Comedown Syndrome)。现在,“O.C.S.”已经变成一个英文新字,出现在美国政治议论之中。
而另外一些人则为奥巴马结束伊拉克战争的呼吁所吸引。许多人明确表示,对正在进行的战争感到失望,因而对奥巴马的和平主张大加赞赏。事实上,无论是在伊战表态上,还是在伊核问题的解决方式上,奥巴马所表现出的鲜明的政策立场,都成为了希拉里的“参照物”,而这种立场的坚定,对于身处反恐、防扩散、伊战及大量国内问题压力的美国人来说,也显得珍贵。
奥巴马的政策开放型也令人期待。在最近的表态中,奥巴马提出了与当年肯尼迪一样的主张,希望能够招揽跨党派人才入阁,包括代表内布拉斯加州的共和党参议员哈格尔(反对伊战),以及现时担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的共和党员卢格等。
弥合美国的“分裂”也成为奥巴马的一张好牌。由于伊战、移民政策之争使得美国民众在诸多国内外政策上分歧多多,客观上也为代表新生代和新形象的奥巴马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那就是凝聚人心,变革美国。而在竞选中,奥巴马也不忘将自己描绘成一个“大熔炉”造就的人,身上具有所有美国人的特点。
3月8日,奥巴马赢得了怀俄明州初选,并期待着再次拉开连胜的帷幕。但摆在他面前的路也并不平坦。由于希拉里重拾势头,两人的支持率紧紧纠缠在一起。在双方不相上下的情势下,民主党内选择谁来迎战麦凯恩的考虑就成为关键所在。
而在最后阶段,奥巴马在一些问题上的表态也十分重要。在3月4日的选战中,奥巴马就已经因为欠妥的表态失分了。
不过,无论如何,奥巴马与希拉里的PK,都已揭开了美国政治的重要一页:一个黑人政治家,一位女性政治家,都在努力开创历史。而民调也显示,大多数的选民认为美国已经准备接受一位黑人总统或女总统了。也就是说,无论是他们中的哪一位最终代表民主党“杀入决赛”,都意味着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而这一点,在世纪之初,有着丰富的时代意义。(作者新书《总统们——美国崛起的秘密武器》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从大选初选看美国政治生态和规则
美国政治的一大特点就是善于妥协,相信到最后关头,民主党的谋士们还是能找到解决之道的。
撰稿·王建伟
今年1月,美国总统大选拉开序幕,两大政党的各位候选人纷纷闪亮登场,各抒己见,各擅胜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当仁不让的当总统的料,一时间把个美国政坛搅得纷纷扰扰,煞是热闹。
特别是此次争夺白宫宝座的众多政治明星当中,涌现了美国总统选举史上少有的“第一”:第一位女性候选人(希拉里),第一位有希望获得提名的黑人候选人(奥巴马),第一位信奉摩门教的候选人(罗姆尼),第一位西班牙裔的候选人(理查森),当然还有美国历史上最高龄的总统候选人(麦凯恩),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得这次大选比往届更有看头。
其实,这场大戏唱到现在,还只不过是旷日持久的美国总统大选的第一阶段,即初选阶段,离两党候选人捉对厮杀、一定江山还远得很。但是即使是总统大选的前哨战,其竞争程度之激烈,各州初选游戏规则之错综复杂,也已经把对美国政治生态和规则不甚了了的局外人看得一头雾水了。
“攘外必先安内”
美国的各种重要选举,包括总统大选和国会选举,一般都要经过两个阶段,即初选(primary election)和大选(general election)。
初选实际上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即要解决一个政党内部由谁来代表该党和其他政党争夺总统或其他政府职位的问题。当然如果各党只有一人出马竞选,初选也就不再必要了。这一次共和党和民主党一开始都有至少5位以上的候选人宣布参选,初选就势在必行。
美国的总统初选一般是在大选年的1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当年夏天党代会正式提名总统副总统候选人结束。而总统大选的第二阶段,则是从美国9月初的劳工节之后正式起跑,到11月3日的选举日达到高潮。因此,简单地说,初选是党内候选人之间的竞争;而大选是各党之间候选人之间的对垒。任何想问鼎白宫大位的政治家必须先过初选这一关。而就像今年的情况所表明的,党内初选的激烈程度往往不亚于两大党之间的大选。
美国各州的初选方式和规则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仔细分析起来,可以写一本书。但是从民众参与的范围来看,初选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种叫闭门的初选(closed primary),一种叫开放的初选(open primary)。闭门的初选是指只有本党的登记选民才能在选举中投票。而开放的选举则允许非本党党员的民众来投票,可包括无党派的独立人士甚至其他政党甚至对手政党的党员。
从政党制度的角度讲,闭门的初选是比较合理的,因为这种初选避免了让对手政党来试图影响党内政治的可能性。而开放的初选从理论上来讲,为对手影响谁能胜出初选打开了大门。你可以进行所谓的 “战略投票”;也就是说通过把票投给对方最弱的候选人,使其获得提名,这样就可以为本党候选人在秋季大选中获胜扫清道路。如果在初选第一轮选举中没有候选人获得多数,那么在大多数州将举行第二轮投票。第二轮投票是在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之间进行。目前美国大多数的州采用的是闭门的初选,只有大概不到10个州仍采用开放的初选制度。初选的过程也是各州产生民主共和两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过程。
“烟雾缭绕的密室”
美国的初选制度并不是从立国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党产生总统候选人和党代会代表的方式都不是很民主的,多半由各级党的领导人在密室里操控决定,而广大普通党员并没有多少发言权。
这就是所谓的干部会议(caucus)。它是美国最古老的、产生本党候选人和参加党代会代表的方法。传统上,它是只有政党领导人和积极分子参加的闭门会议,由他们来决定谁代表本党参选总统。因为那时很多人吸烟,开会时免不了腾云驾雾。所以举行党团会议的房间常常被称作“烟雾缭绕的密室”。后来这种方法被认为是精英导向和反民主的。
从20世纪初开始,通过干部会议产生党内候选人和党代表的方法逐渐被党内初选所取代。威斯康辛是1903年率先使初选成为法律的州。而第一个实行总统初选制度的州是1910年的俄勒冈。初选的主要目的是让广大普通党员参与候选人的提名和党代表产生的过程,削弱当地政党大佬对选务和党务的过分影响。套用一句我们现在的术语,也就是“党内的民主化”。
当然,这一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的。在美国总统选举中,1968年还只有16个州实行初选制度,但到2004年,举行初选的州就增加到43个。现在参加党代会的大部分代表都是由初选产生的。
但是,还有一些州如爱荷华州仍沿用干部会议的做法,但是其性质和过去已有很大不同。它不再是党内大佬和党团骨干的闭门会议,而是变得更加开放,一般的党员都可以参加。所以现在的干部会议和初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党内产生总统候选人和党代表的民主方法。
不过,两者在形式上还是有一些不同。初选就是直截了当的投票。选民们到了投票地点,投完票就完事。但是在干部会议上往往会有很多讨论,而且一般也不采取直接投票的方式。常常是大家站起来走到为每个候选人指定的一个角落,然后清点人数。未得到15%支持者的候选人被淘汰,然后胜出的候选人支持者试图去说服那些落选候选人的支持者转而支持他们。所以党团会议往往要开好几个小时,比初选要费时费力,但是因为经过较充分讨论,因而选举的质量会较高。
两党党代表都是精英
美国各州进行初选或干部会议的过程,也是选举产生参加两党党代表大会代表的过程。民主党一般而言代表基层弱势团体比较多,它的参与性也比较广泛,因此民主党党代表人数要比共和党多得多。
例如,今年民主党一共有4049名党代表,无论是希拉里还是奥巴马要赢得提名,必须得到至少2025名代表的支持;而共和党只有2380名党代表,获得提名只需1191名代表的支持。民主党和共和党在代表性方面的差别,从党代表的构成中也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两党参加党代会的代表大多数都不是美国普通民众,而是精英阶层。他们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都超过一般美国人。但是民主党在代表性方面比共和党做得还是要好些。例如2004年,参加民主党代表大会的代表中有近40%是来自少数民族,一半是妇女。而共和党的党代表只有17%是少数民族。但这对共和党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因为在2000年的共和党党代会上,只有9%的少数民族代表。
另一方面,共和党在代表的选举机制上似乎要比民主党更民主一些。共和党所有的党代表都是选举产生的,没有人能有特权成为当然代表。而民主党除了选举出来的党代表之外,还有一批所谓的“超级代表”。他们是在政府和党内担任或曾担任过高级职务的民主党人,包括民主党的国会议员、州长、市长、全国和州党组织及政府的主要官员以及其他党的高层领导人。如果党内有一个众望所归的占有较大优势的候选人,“超级代表”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但是,当两名或数名候选人支持率非常接近的时候,超级代表的支持倾向就有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占得先机是关键
美国各州举行初选的日子是不一样的,有先有后。但是对两党总统候选人来讲,赢得早期的初选,建立起一种不可逆转的取胜势头是非常重要的。
新罕布什尔和爱荷华是大选年1月份在全国率先举行初选和干部会议的州。从历史上看,这两个地方的选举结果对谁能成为两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甚至谁能最终成为美国总统都具有指标意义。例如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除了1992年和2000年,新罕布什尔州初选的得胜者最终都成为美国总统。在这两州的初选之后,又有2月初的“超级星期二”,20多个州在同一天进行初选,其影响非同小可。一般而言,“超级星期二”之后,两党的提名战就基本上尘埃落定了。如果一个候选人能在新罕布什尔和爱荷华拔得头筹,又在“超级星期二”中大获全胜,那他或她赢得本党提名的希望就非常之大了。
正因为早期初选的重要性,各州近年来都想把总统初选的日期往前移。理由很简单,初选举行得越早,受到媒体的关注度也越高,对全国政治的影响也就越大。例如媒体对新罕布什尔和爱荷华州初选的报道占了对整个初选报道的几乎一半。而如果到4-5月份才进行初选,那时候谁能获得提名已经明朗化了,你的初选就没人会注意,选民的投票意愿也大为降低。所以大家都不甘落后,都想在1-2月份就举行初选。
例如加州原来是在6月举行初选的,而今年却把初选提早到2月的“超级星期二。”现在70%的党代会代表在3月底前都已经决定了。还有一些州,为了早日举行初选,不惜违反本党的规定。在今年的初选中,佛罗里达和密执安就是这样的例子,以至于民主党的党主席拒绝将这两州的代表人数计算在内。
这种将初选往前移的做法对那些能在初选开始前就募得大量款项的候选人有利。因为初选一开始你就得同时在很多州花钱。那些资金不足的候选人就很容易落后,而且因为时间太短,基本上也没什么机会追上来。
在所有州都举行初选之后,两党选出的数千名党代表将参加在总统选举年7-8月份举行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一般是在野党先于执政党召开党代会。从1832年开始,两党总统候选人都是由党代会正式任命的。因此党代会的举行标志着初选阶段的结束。
上世纪中期之前,由于党内初选还不那么普遍,参加党代会的代表都是当地政党领导人挑选,而非选举产生的。他们在去参加党代会之前,往往尚未决定支持哪一位候选人。因此党代会经常要通过多轮投票才能决定谁是候选人。民主党出现这种情况尤其多。因为民主党党代会任命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需要三分之二多数,而共和党只需要简单多数就可以了。例如1924年,民主党党代会就投了103轮票才决定谁是候选人。
而现在的情况大不相同。党代表大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他们在去出席党代会之前就已经决定了支持哪一位候选人。因此党代会的选举只是一种形式,毫无悬念。所以自1952年以后,两党党代会投票提名候选人没有一次是超过一轮的。而党代会的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变成了为即将到来的秋季大选进行造势的大会。比如奥巴马,他就是因为在2004年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一篇极具煽情的演讲而一举成名的。
花干戈为玉帛?
今年的总统初选一开始便呈现出群雄并起、不确定性大的特点。在最初举行的几场初选中,两党的各主要候选人互有胜负,没有人获得决定性的优势。但是在 “超级星期二”之后,两党的提名争夺战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局面。
共和党方面的几员重量级大将,如前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前麻省州长罗姆尼都激流勇退,早早宣布退出竞选。这样就为本来并不被看好的黑马、71岁高龄的参议员麦凯恩获得提名铺平道路。
而民主党方面,原来被认为笃定得到提名的前第一夫人、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却遭到了黑人政治新星、参议员奥巴马的强力挑战。
希拉里和奥巴马杀得难分难解,而麦凯恩已经偃旗息鼓,稳操胜券。这其中除了希、奥两人实力相当、在民主党内都有强大民意基础之外,与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之间的初选机制有所不同也有一定关系。
共和党各州的初选一般采取“胜者得全票”的原则,即一旦某候选人在选举中获多数票,该州所有代表都划入该候选人囊中。所以候选人之间比较容易拉开距离。而民主党的初选在很多州是采取比例代表制。也就是说,各候选人根据得票比例而得到与此同等比例的代表人数。例如某一个候选人在初选中得到了40%的选票,那么该候选人就得到该州40%的代表支持,依此类推。这样的选举办法就相对分散了票源。因为即使你选输了,根据比例代表制,你也可以得到一些代表。这也是民主党的两位候选人到现在还没有分出高下的原因之一。当然如果你的得票率低于15%,那就对不起,一个代表都得不到了。
另外从历史上看,共和党内部各派势力一向比较容易整合。这一次几位重量级候选人如罗姆尼,完全可以和麦凯恩再周旋一番,但为了共和党的整体利益,他们顾全大局,毅然退出竞选,成全麦凯恩。而民主党由于代表的社会利益和阶层比较庞杂,内部团结一向不如共和党。这一点从希拉里和奥巴马的马拉松中也可以看出来。
从目前的情况看,即使现在还剩下的州初选都揭晓之后,希拉里和奥巴马很可能还分不出胜负。因为都没有足够的代表人数支持。如果这样的话,那就要到民主党的党代表大会上去决定了。这事实上是不符合现代美国政治惯例的。
到时候,很可能要重演1952年的情景:经多轮投票之后才能决定谁胜出。那一年民主党代党会投了三次票,才确定候选人。而该候选人斯蒂文森在大选中败给了共和党候选人艾森豪威尔。所以对民主党来说,如果到党代会的时候还搞不定候选人,就不会是个好兆头。
现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以逸待劳,已经在筹划秋天的竞选了。而希拉里和奥巴马的持久战可能会造成民主党内部的分裂,在美国公众中造成民主党“一盘散沙”的负面形象,从而给共和党以可乘之机。
所以,民主党主席迪恩等人正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化解僵局,例如由于初选违规,佛罗里达州和密执安这两个州被取消代表资格。现在考虑让这两个州重新进行选举,这样它们的360多名代表就可以计算在内了。当然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是希拉里和奥巴马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组建民主党的梦幻总统和副总统搭档。问题是谁当老大,谁当老二呢?希拉里阵营已经放出风来,称她愿意和奥巴马组队,但条件是她必须是第一把手。但奥巴马阵营并不领情,拒绝跟希拉里搭档。奥巴马本人仍然相信他可以赢得提名。确实,从去年一直打拼经营到现在,倾注了全部精力、资源和时间,现在只欠临门一脚,叫谁放弃也不容易。但是美国政治的一大特点就是善于妥协,相信到最后关头,民主党的谋士们还是能找到解决之道的。(作者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政治系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牛玉辰:民主党超级代表争夺战将愈演愈烈
民主党内的两个超强对手之间的“恐怖平衡”很难打破,“超级代表”的争夺战会愈演愈烈。
撰稿·牛玉辰
由于奥巴马与希拉里的选情胶着,当前形势下,如果两人在今年6月所有初选活动结束前,谁也无法获得超越提名门槛的党代表票,那么民主党内的“超级代表”的选择,就将成为最后的决定性关键。
“超级代表”的来历
“超级代表”其实是一个非正式的说法,确切的名称应该是“未承诺的代表”(unpledged delegate)。按照民主党的选举规则,一般来说,经此程序产生的党代表的倾向明确,立场不会改变,故被称为“承诺代表”(pledged delegate)。另一种就是不经选举、自动产生的党代表,他们包括民选官员如州长、参议员、众议员、地方行政官员,以及党内高级官员和退休正副总统等,他们在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支持倾向,即使表了态,也没有任何义务履行承诺,所以叫做“未承诺的代表”。由于这些人既是党内精英,又有巨大的灵活度,在关键时刻能对选情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通常把他们称为“超级代表”。
“超级代表”的出现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民主党选举体制的变革有关。随着60年代民权运动的发展和选举体制的完善,要求改革党内候选人推选程序的呼声日益加大。1968年,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NC)通过决议,要求增加民选代表的比例。整个70年代,民选党代表的数量大幅增加。但是,这一变化也带来了反作用:由于党内权威人士作用下降导致他们参与选举的热情锐减,一定程度上造成卡特连任总统的竞选失败。于是在1982年,由民主党前北卡罗来纳州州长吉姆·亨特领导的委员会创造了“超级代表”的概念,其核心就是确保党内重量级人士在选举中的地位。按照最初规定,“超级代表”要占全部代表的三成,但在1984年正式实施时,只占14%。此后,超级党代表比例逐步增加,到了今年则变成20%左右。
“超级代表”的资格认证比较复杂,统计起来也比较麻烦。以今年的选举为例,民主党议员李普曼因为在初选期间支持共和党的总统竞选人麦凯恩,被DNC剥夺了超级代表资格。此外,由于众议院资深议员汤姆·兰托斯不久前去世,加上前缅因州州长肯尼思·科蒂斯从缅因州迁到佛罗里达州,名额作废。目前超级党代表总数为794,包括19名党领袖、31名民主党籍州长(含华盛顿特区市长)、48名参议员、220名众议员和400名DNC成员(实际是404人,但8名海外领地代表每人只有1/2的投票权)以及76位附加代表(Add-on delegate)名额(大部分尚未确定人选)。
“超级代表”设立的初衷是为了确保党内资深人士能够发出声音。事实上,“超级代表”确实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1984年的大选,民主党内争夺提名的两强分别是加里·哈特和沃尔特·蒙代尔,他们在初选和基层党团会议的选举中相差很小,但是几乎所有的超级代表都倒向蒙代尔一边,成就了他的提名。正因为此,之后历届党内预选,候选人都非常重视争取超级代表的支持。
今年也不例外。媒体报道称,奥巴马与希拉里每周都会专门抽出数小时打电话给超级代表们“联络感情”。希拉里组建了包括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特在内的豪华团队专门游说超级代表,老公克林顿和女儿切尔西也通通上阵。奥巴马则成功征募到颇有人缘的前参院多数党领袖汤姆·达施勒以及200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等为他服务。
不过,由于“超级代表”没有明确义务,容易因为党内小圈子的利益而出现内幕交易,为人诟病。198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超级代表”与民选代表的倾向一般不会差别太大,但他们似乎更愿意选择一个华盛顿的内部人(insider)而不是外来者去角逐白宫宝座。有人甚至认为,超级代表的产生方式和权力界定有违现代民主政治的原则。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事务教授罗斯·韦奇伍德称,“超级代表”的选择带有很大的不透明性,这迫使候选人动用一切手段去争取超级代表的好感,不仅易产生丑闻,也破坏选举的公正性。她说,如果2008年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最后不得不由超级代表决定,将是令人担忧的情景,超级代表的一张票比千万张普通选民的票更加值钱,将伤害那些冒着恶劣天气前去投票的选民的感情,破坏党内团结。
他们会选择谁?
一般来说,“超级代表”都不愿过早表态支持某位竞选人,以免押错宝,从而影响未来与候选人的关系。不过,一些“超级代表”因为看好某人而早早出来“站队”也不少见,例如声望显赫的肯尼迪家族的参议员爱德华兹·肯尼迪,上个月就出来为奥巴马呐喊。
至于希拉里阵营,凭借前总统老公克林顿白宫8年打下的深厚人脉关系,也拉拢了很多忠实的“超级代表”公开声援。根据美国有线新闻网的最新统计,目前表示支持希拉里与奥巴马的超级代表分别为238和199名。希拉里暂时领先,但是相较于3个月前,前第一夫人的优势已经大幅缩减。仅仅在2月份,奥巴马就获得了超过20名超级代表的背书,其中包括曾支持希拉里但后来转投奥巴马阵营的黑人民权领袖、众议员约翰·刘易斯。在谈到倒戈的原因时,刘易斯称自己虽与克林顿家族的关系不错,但看到奥巴马的声势太盛,尤其是在上月连赢12场的情况下,因此“不想违背民意”。
刘易斯的举动其实反映了希拉里的尴尬处境,那就是在选情落后的情况下,如何巩固和说服私交甚笃的“超级代表”继续支持自己。
从表面上看,希拉里多年泡在华盛顿,跟党内“超级代表”多少混个脸熟,况且很多人都在克林顿时代与她建立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奥巴马走进国会山还没有几年。一般来说,“超级代表”会倾向于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比较了解的人去竞选总统。但是,奥巴马出其不意地受到选民格外青睐,不得不让“超级代表”们三思而后行。
尽管希拉里3月4日绝处逢生,一举拿下3州,但无论是赢得的选票数还是党代表数仍落后奥巴马。因此,包括奥巴马顾问在内的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超级代表”应该尊重选民的意愿,站在选情领先的竞选人一边。这不无道理,毕竟“超级代表”本身也是民选产生,如果全国或者某个州的大部分选民倾向于支持某位候选人,而他们违背民意,反而会使自己的政治前景受累。
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超级代表”不仅仅要考虑人气,还要综合考量与候选人的亲疏远近、政策差异,更重要的是候选人与党外对手交战的胜负几率。换言之,出战共和党人麦凯恩,奥巴马和希拉里谁更有把握?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政治专家约翰·福捷认为,虽然奥巴马年轻有活力,崇尚变革的理念激动人心,但当他作为一个黑人,代表民主党与麦凯恩决战时,白人选民很可能会重新考虑把票投给谁。他举例说,希拉里的支持者中25%的白人选民表示,如果最后获得提名的不是希拉里,他们会投麦凯恩。反过来,如果希拉里获得提名,非洲裔选民是否还有热情投票,也是个疑问。“这其实是美国政治的潜规则。”而“超级代表”所要做的,就是要小心翼翼地选择支持候选人的时机,最大限度地维护党内团结。
按照美国政治分析家的说法,目前形势正在考验当年民主党设立“超级代表”的目的所在。自从这套系统设立后,“超级代表”第一次发挥他们作为党的领袖应该发挥的作用,那就是关心整个党的成功,而不是作为单独的个人去支援某个特定的理念或候选人。目前,大约350名超级党代表没有明确表态。
展望未来走势,众议院民主党领袖霍耶认为,在选情进一步明朗之前,犹豫不决的“超级代表”会继续观望。霍耶还刻意淡化“超级代表”的作用,他乐观地预言,民主党的总统提名人选将在全国党代会之前产生。-
麦凯恩:“兰博”归来?
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新近胜出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就是他们的“兰博”。
撰稿·蒋翊民 余万里
在著名的美国电影《第一滴血》中,美国影星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扮演的兰博身陷敌营,遭受严刑拷打而宁死不屈。电影不仅仅成就了一代巨星史泰龙,更使得兰博成为了一代美国人心中英雄的代名词。翻阅最新的英文词典可以查阅到“Rambo”词条,意为“攻击性硬汉”。毫无疑问,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新近胜出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就是他们的“兰博”。
政坛“四不像”
出生在将门之家,在海军学院接受了近乎残酷的训练,在越南战场上身陷战俘营倍受虐待等等,这一切都给麦凯恩的经历笼罩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他性情耿直而言语直接,有时甚至有些粗暴,他直言“一旦我生气了,我就要任由怒火发泄,绝不掩饰”。他言语幽默,虽然有时候那些笑话听起来可并不可笑。他坚持自己的原则,有时甚至可以超越党派之争和政治对手合作,在议会里他和民主党议员合作的次数几乎和同共和党议员合作的次数一样多。
麦凯恩的立场用左、中、右都套不上,有点像政坛上的“四不像”。2006年,布什总统在白宫记者团的晚宴上曾开他的玩笑说:“我相信美国人会团结在一起,无论他们是共和党人、民主党人,还是约翰·麦凯恩。”时光流转,2008年3月5日,布什总统在白宫接见了他,正式表示支持他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与大选。
约翰·麦凯恩,这位名副其实的越战英雄,美国政坛的常青树,2000年共和党预选的失败者,又一次站在了白宫门口。
约翰·麦凯恩出生在一个声名赫赫的军人世家,父亲老麦凯恩是美国海军四星上将,在越南战争期间指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他的祖父同样也是美国海军上将,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航空母舰指挥官在太平洋作战。麦凯恩深受父亲和祖父的影响,骄傲而重视责任。青年时代的麦凯恩跟随祖辈的脚步踏入了位于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不过在海军学院期间他成绩平平,性格中的叛逆和桀骜不驯使得他对海军学院的清规戒律极为不满。多年以后,他回忆起当时的经历仍有些愤愤不平:“那个时候我对统治海军学院的那些规则厌恶至极,我总是盘算着有朝一日能够把它们彻底打碎。”那时起,“桀骜不驯”这个词就一直伴随着麦凯恩,不论是在海军学院、在越南还是在华盛顿的国会山。
海军学院毕业后,麦凯恩被派赴越南作战执行轰炸任务。1967年10月26日,麦凯恩的飞机在执行第23次轰炸任务的时候被防空导弹击中坠毁,麦凯恩跳伞后坠地失去知觉而被俘。考虑到他父亲的地位,越南方面曾提出他可以提前回家,但是遭到了他的拒绝,他坚持自己只能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被释放。于是,他经历了长达5年的战俘营生活,其间遭到虐待和拷问并落下终身残疾。如今,当越战老兵谈起麦凯恩在战俘营里的那段经历时都无不对他的英勇表示尊敬和钦佩。
1973年麦凯恩被释放回国,继续在海军任职。1981年,麦凯恩以上尉军衔退伍,并跟随妻子移居到了亚利桑那,他也在那里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麦凯恩在战争期间的经历使他毫无争议地成为了当时美国人心中的英雄和偶像,他的勇敢和无畏使他瞬间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1986年,他成功地当选为州议员,而与此同时机会也频繁降临。由于麦凯恩与里根家族私交甚笃,老布什甚至考虑邀请他作为1988年总统选举的竞选伙伴。但好景不长,1989年麦凯恩因为曾接受企业家基廷的资助由而卷入其后发生的“基廷丑闻”,他也因此成为了涉嫌丑闻的5名议员之一,被扣上了臭名昭著的“基廷五人”的帽子,一时间他声誉大损,政治前途险些因之葬送,在麦凯恩的回忆录中,他坦言基廷事件是他一生都难以抹去的耻辱。而正是因为基廷丑闻的影响,麦凯恩更强调和重视原则和道德,并把它作为自己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
《纽约时报》曾如此评论麦凯恩:他在战俘营的遭遇使得他对官僚政治那一套充满厌恶,他对意识形态纯洁性的追求远远超出了对权力的渴望。在被基廷丑闻搞得焦头烂额之后,麦凯恩更加坚持原则与道德,在几乎所有的参议员都醉心于追求名利之时,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坚持原则和追求道德上,甚至超越本党的利益寻求跨党派的合作,这一切都让他在国会之中颇受尊敬但也同时饱受非议。
早期的麦凯恩议员主要把注意力瞄准美国的国内事务,例如大峡谷噪声污染问题、美国土著居民的权利问题,在推动金融改革等方面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其后,他把注意力转向了美国的对外政策领域,麦凯恩的军人背景以及敢于向任何一党叫板的强硬态度,使他在这一领域颇有分量。从1995年起,麦凯恩就致力于推动美国政党选举制度改革并为之在国会山四处奔走,在2002年,他和民主党议员联手推动了《两党改革选举法案》,规定在大选中如果候选人选择联邦公款竞选,那么就不得使用软钱。这毫无疑问掐断了利益群体通过政治捐款影响政治的途径,一时间,麦凯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他的特立独行使他备受媒体和改革派选民的喜爱,但同时也因此树敌众多。
时至今日,麦凯恩已经成为了美国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资深参议员。1997年,麦凯恩更是跻身时代杂志评选的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5人,显而易见,这位越战硬汉已经整装待发,准备着向白宫挺进。
硬汉从不轻言放弃
2000年,麦凯恩与现任总统小布什竞争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在预选前半段,麦凯恩一路高歌猛进,但在关键的南卡罗来纳州的预选中,他却遭到了布什竞选团队抹黑策略的攻击,加之麦凯恩自身选举策略也存在问题,因而在该州预选中失利。此役之后他未能挽救颓势,最终无奈承认失败。
2004年麦凯恩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公开支持布什。自从2001年“9·11”袭击事件以来,他高度评价布什在反恐战争中的领导能力,坚定地站在布什政府的立场上支持反恐战争。但由于他一贯超越党派之争而坚持自己的原则,当时的民主党候选人约翰·克里甚至试图邀请他作为竞选伙伴,但是麦凯恩并没有应允。
实际上,麦凯恩从没放弃,他一直在等待着一个卷土重来的机会。在经过认真调研之后,2007年2月28日他宣布正式加入2008年的总统选战。他在越南的传奇经历,加上就任议员长久以来的良好的声誉和口碑,这位老兵深受其他越战老兵以及普通民众的欢迎。同时,麦凯恩也是最受美国媒体追捧的共和党人,他跨越党派政治的立场也让自己得到了两党温和派选民的认可。
不过,麦凯恩的竞选在开始的时候遭遇很大的困难。当美国在伊拉克狼狈不堪、人心普遍思撤的时候,他坚持认为美军在伊拉克只能增兵。为了这个坚定的立场,他的竞选运动遭遇到严重的财政危机,人们普遍认为主张增兵伊拉克的人根本不可能在选举中胜出,支持麦凯恩无异于浪费金钱。在筹款困难的日子里,他只好遣散了手下大部分人,自己带着几个不拿工资的助理去竞选,连飞机也只能坐普通舱。但“兰博”是不肯轻易放弃的,“我经历的苦难太多了,这点算什么……”麦凯恩对此毫不在乎,他继续前行。
2008年1月3日,共和党预选首先在爱荷华州展开,麦凯恩首战失利,遭到了黑马哈克比强有力的挑战,但很快在14日举行的新罕布什尔州预选中,他站稳脚跟,以微弱优势拔得头筹。随后,在内华达州、南卡罗莱纳、佛罗里达等州,麦凯恩、罗姆尼和哈克比三人陷入混战,人们普遍预测共和党的预选竞争将会难解难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2月5日“超级星期二”一战,麦凯恩突然从混战中单骑杀出,以300多张代表人票的优势大获全胜。这一方面得益于共和党采取的“赢家通吃”的计票规则,另一方面得益于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的退出和支持。
“超级星期二”之后,罗姆尼也宣布退出竞争,麦凯恩获胜已成定局。到2月末,他获得了918张代表人票,而主要竞争对手阿肯色州州长哈克比只有217张代表人票。3月4日,在得克萨斯、俄亥俄、罗得岛和佛蒙特的“次超级星期二”中,麦凯恩完成了最后一击,达到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法定票数,哈克比随即宣布接受失败的结局。时隔8年,“兰博”终于站在了共和党的聚光灯下。
麦凯恩的优势
当共和党这边大局一定,全党围绕着麦凯恩团结起来的时候,民主党内的争夺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位71岁的“兰博”下一个对手会是谁呢,奥巴马还是希拉里?
麦凯恩与奥巴马堪称针锋相对:一个年老,一个年轻;一个白人,一个黑人;一个以经验见长,一个以未来为号召。麦凯恩凭借的是他多年来不以党派之争为转移的独立的投票记录,奥巴马凭借的是他描绘出的一个没有党派之争的美好的政治未来。毫无疑问,麦凯恩之于奥巴马,最大的优势在于麦凯恩身上体现出的力量与信任。麦凯恩告诉选民说,美国在他的领导下将继续保持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他会不惜采用强硬的手段来保护美国的安全和美国人民的利益。在麦凯恩看来,奥巴马只是个软弱而无经验的政客而已。
麦凯恩与希拉里的对决将完全会是另一种情况。这两个人都是华盛顿政坛上的老手,有着多年的工作关系,相互知己知彼而且私交不错,据说某次麦凯恩、希拉里以及几位参议员一起到爱沙尼亚去访问。在首都塔林的大街上走了一圈之后,希拉里忽然提出,既然他们到了波罗的海国家,何不按照当地的习俗,来一场喝伏特加酒的竞赛?军人出身的麦凯恩痛痛快快地答应了。这场竞赛大概让他们醉得不轻,因为麦凯恩过后想不起多少细节,只是对人说,希拉里好样的,算得上“哥儿们中的一个”。希拉里的优势在经济和社会政策领域,而麦凯恩的优势在于:当美国遇到恐怖主义袭击之类的危机的时,他是可以完全被信赖的。(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