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剧重拍难以改变思维
重拍经典,导演们关注的早已不是被认同或者超越过去,而是如何“两耳不闻窗外事”。
撰稿·王 倩(记者)
重拍风扑面,加上央视《百家讲坛》的力量,让每个老百姓都可以对四大名著说出些道道来。李少红的《红楼梦》、吴子牛的《水浒传》、高希希的《三国演义》和张纪中的《西游记》,陆续将进入开拍阶段。距离开机日期最近的《红楼梦》里,主要演员也只定了黛玉(姚笛饰)和宝钗(白冰饰)两个角色,于是四位导演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成了外界解读的标本。
李少红说自己“感觉被扒光了搁在大街上”,这种情绪在未来一两年里肯定会纠缠着她和其他三位导演。之前被吹着捧着的经典老剧会成为衡量他们的标准,而这些新拍剧中任何一部的成败,都可能影响到其他几部的口碑。
谁演宝玉?
热闹的“红楼选秀”如过眼云烟,“黛玉组”的冠军李旭丹在尴尬多时后进入了上海越剧院,继续越剧新人的清贫之路。“宝钗组”的冠军姚笛要演“林黛玉”,“宝钗组”的亚军白冰晋级演“薛宝钗”。他们正在剧组的培训班里进修身段、琴棋书画、诗词、舞蹈、民俗、吟诵、台词、礼仪等诸多课程,和他们同时上课的还有“宝玉”的候选演员们,李少红至今未找到合适的“宝玉”,“他是最难选的,不到最后一分钟,你下不了决心”。
在他们之外,李少红还为三个角色的少年时期找了三个童星,“宝玉和黛玉相见时,两人只有八九岁,宝钗进府时也只有十三四岁。”任何新人被选中出演宝玉、黛玉和宝钗,面临的质疑其实都大同小异。陈晓旭版林妹妹出炉后,习惯了王文娟版林黛玉的专家们痛批陈的尖酸刻薄和小家子气,但这并不妨碍20年后民间称赞陈晓旭版的“经典不可超越”。红学家和观众的一大期待是还原小说中的实际年龄,如果两组演员既能实现这些期待,对李少红来说也是减压的方法。成败不完全在三个成年演员身上,此前李少红在《大明宫词》时也做过类似讨巧的安排,以美艳著称的陈红演绎的太平公主无功无过,却一举衬托出年幼时太平公主(周迅)的精灵,周迅自此破茧而出。
擅长舞台戏剧腔的李少红此番创作不太会改变自己的独特风格,宝黛钗三角之外其他重量级演员的选择标准就为实现她的创作意图。李少红把剧中主要人物分了三个年龄层次,略微提高王熙凤和王夫人的年龄,“贾母和王夫人,王熙凤和贾琏,宝黛钗,每个年龄段都要有重量级的人物,用几个主要人物来以点代面。”
贾母一角,李少红看中了京剧大师周信芳之女周采芹,“我想象中的贾母,不是老母鸡的形象,她眯眼像猫、睁眼像狮子,荣辱不惊的处事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周采芹的的年龄、气魄和风度都是我想象中的贾母”。70多岁的周采芹在国内知名度不大,但她参与了多部好莱坞电影,说动如此大牌需要片方足够的耐力和人情。还有王夫人,李少红属意老搭档归亚蕾,但归亚蕾今年已经68岁,而曹雪芹小说中的王夫人才40多岁,如此悬殊的年龄差距已经不是化妆术能解决的,归亚蕾迟迟不表态也体现了她的慎重。选择王熙凤等二三十岁那个年龄层次的演员是李少红目前的主攻方向,而王熙凤一直是《红楼梦》中最出彩的角色。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喜欢的林黛玉,但选出了大家中意的林黛玉,就意味着《红楼梦》一定能拍得好吗?这可能是 1987版《红楼梦》的一个后遗症,老导演王扶林每次听到“经典”的表扬时都感到惭愧,他说演员在表演上还是差了些。这句话说得狠些就是,1987版《红楼梦》不过念了下台词而已。当时选演员的标准是本色,外形和性格都要像角色,唯一例外的可能就是活泼的陈晓旭。从这个角色说,李少红以往的实力和名气决定了新版《红楼梦》不会太差,也许个别角色和你想的有些偏差,但《红楼梦》的整体风格和她的气质还挺契合,这也许正是当初她敢于接这个烫手山芋的原因。
李少红的《红楼梦》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欢心吗?《凤凰非常道》栏目的主持人何东在专访李少红的前一天说,这“完全没有可能”。李少红1996年导演的《雷雨》当时争议很大,李少红1998年导演的《大明宫词》当时争议更大,但多年后这两部被何东赞为“有自己想法”和“富于创造性”的电视剧,耐得住电视台的一再重播。何东给李少红提的建议是,走自己的路,并且让耳朵暂时对群众呼声充耳不闻。
李少红一直在这样做。在接受何东专访前,接手胡玫的李少红几乎没有对任何媒体说过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官方消息 (目前主要就是演员的选择)一律出自剧组的官方网站,而且还都是导演自己露面的视频,既直观又简便。但和李少红之前导演的很多作品不同,新版《红楼梦》一直都曝光在公众眼前,截然不同的创作环境让李少红很不适应,“接手的那一天就把我扒光了搁在大街上,老是让我把每个态度都公开化,每一个过程都要公开化。一点点小事就会一下子变成头等大事,我的手机几乎炸了,哪怕一个道听途说”。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