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临时排污证“护身” 小作坊疯狂铸造汽车配件
阅读提示
将废铁倒入冲天炉内,烧成铁水就能铸成价格低廉的汽车配件。在林州市姚村镇、凌阳镇等地,有数百家作坊式的汽车配件铸造厂,污染十分严重,当地百姓叫苦不迭。
今年1月和3月,记者两次前往采访,发现许多小铸造企业拥有林州市环保局发放的“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但正过期使用。在3月18日的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又有新的、没有任何证照的铸造厂开始投入生产。
□记者郑松波实习生王静文图
违法排污许可证过期仍然在生产
3月18日上午,记者赶到林州市姚村镇,发现有很多小铸造厂,但在生产的却很少。当地群众告诉记者:“一般在晚上干,白天干的很少。”“这些厂污染严重吗?”“很厉害,到处飞的都是黑灰。”
临近中午,记者来到姚村镇南杨村东约1公里的林州市向阳汽车零部件厂。一到大门口,记者就看到一辆超长的卡车在拉货。院内堆放着煤和许多配件成品。今年1月1日,记者曾到这里采访,该厂有一座3吨的冲天炉,年产量为500吨。2007年8月3日,林州市环保局为其颁发了“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有效期至2008年3月15日。记者问工人是否仍然在生产时,工人称自己刚来,不清楚。
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姚村镇申家泊村东北600米处的林州森源汽车配件厂,据了解,该厂也有林州市环保局颁发的“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许可证上显示该厂的经营项目为汽车配件铸造及机械加工,拥有50吨冲天炉一座,年产量为2000吨。证件的有效期为2007年6月18日至2008年3月15日。记者赶到该厂门口时,工人们正在生产,浓黑的烟尘从烟囱中冒出来飘得很远。见记者到来,守门人忙锁门,并说:“厂长给我们开过会,不让你们进来。”
接着记者又来到红旗渠联合铸机厂,发现这里也在生产,废铁不断地被倒进冲天炉,烟囱中不断冒出黑烟,而用来吸烟除尘的空气离心泵则没有打开。在冲天炉旁边站了一会儿,便觉得身上和头发里落满了细小颗粒。“你们的除尘设施怎么不开啊?”记者问一名工人。“我也不知道,你等一下,我去给你找技术员。”记者等了10多分钟,工人终于回来,却告诉记者,技术员和厂领导都出去了。
非法建厂土地协议当证照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又有新的小铸造厂开始投入生产。
下午3时许,记者在姚村镇北辛庄村发现一家铸造厂正在生产。该厂使用有燃煤锅炉,但没有任何除尘设施。记者问厂长王龙生:“你们有环保手续吗?”王厂长支支吾吾,既不说有,也不说没有。记者提出想看看,王从另一间办公室拿来几份材料,但也只有土地承保协议和一些申请手续。从这些材料上,记者看到该厂拟起名叫“林州市超越工业有限公司”。
最后,王龙生才承认环保手续确实没有,工商、税务等证照也没有。
环保部门检验合格才发证
随后,记者电话采访了林州市环保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智勇。
“环保部门对哪些企业发放了‘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呢?”李回答说:“发了许可证的都是检验合格的企业,对过去的老企业发放许可证,使他们在办理营业执照时有个依据。”李还表示:每半年会对其检测一次,发现超标排污,就责令其停产整改,直到整改合格才能恢复生产。
对于记者采访的几家企业,“许可证”已经过期,林州市环保局会不会发放新证呢?李表示:到期不换。但随后又说,达到要求了换,不达到要求的不换。记者向其反映确实有企业超标排污时,他表示“监管不容易”。
当记者提到,3月18日,有人举报林州碳素电极厂,记者等人在那里等了近1个小时,也没见到监察人员时,李纳闷道:“我已经跟他们说了啊,他们没和你们联系吗?”
当天下午6时30分许,记者在返郑途中接到林州市环保局监察大队二中队曹队长的电话,他告诉记者,他已经去过林州碳素电极厂,但没有找到记者,目前已对该厂下达了整改通知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