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圆明园调查:能否100%重现原貌成最大疑问
占地6000亩,126个景点,陆上面积比故宫还大,水域面积相当于一个颐和园,散落在国内外的资料即使全部搜集到也只占总数的70%……再造一个1∶1的圆明园听起来像是痴人说梦,但在人工造城运动疯狂推进的横店,圆明园也不过是个升级版。
记者◎贾冬婷 摄影◎黄宇
商业化新园
横店被一圈连绵起伏的山包围着,蒙蒙细雨中,层叠的远山宛如水墨画。新“圆明园”的选址就在小镇西边的这样一处山坳里,近景是蒿草,稻田,溪水。“圆明园学会的26个专家2006年来横店选址,看到这片地高兴死了,说这片未开发的土地近似原址的山形水系,‘天生的圆明园宝地’!”建园发起人、横店共创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员会主席徐文荣激动地站在土坡上指点,“将来这潭水会挖成大水面,挖出来的土再填山,山上全是森林,占总面积的44%。”
“‘横店圆明新园’——我们想了好几个名字才确定下来,凡是‘圆明园’三个字连在一起的都涉及侵权。”徐文荣刻意强调它相对圆明园遗址的独立性,“这是两个圆明园,建圆明新园是商业行为。”但圆明园的异地重建仍像是捅了马蜂窝,纷争四起。
圆明园从来都是一个公众舆论的聚焦点。整个上世纪90年代,“整修派”和“废墟派”展开旷日持久的辩论,修与不修被上升到是“雪洗国耻”还是“难割辫子,精神残缺”的高度。争议中,圆明园修整时断时续:1984年福海及圆明园东部修复工程开工,1986年绮春园整修工程竣工,1993年圆明园完成围墙建设……一方占上风就修两年,另一方占上风就停一停。2000年《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规定保持圆明园完整性,同时恢复山形水系、植物景观,以及1/10建筑……这也让两派都不甚满意。“这是个妥协的产物。”“整修派”代表人物王道成指出。他们不甘心,总想找块地方重现辉煌,但北京的遗址所在地不可能无限扩张,“铺膜事件”也爆出了地下水系统的破坏,他们又找遍了京郊、河北,直到来到横店。徐文荣给出的注解是:“圆明园有15个景都是从浙江搬过去的,比如三潭印月、曲院风荷。”
徐文荣是后来才知道加诸在圆明园之上的几十年纷扰的。他带王道成他们去看土地,只是下意识地觉得这是个机会——重建圆明园是他十几年前就考虑过的,当时只是为了搞影视城,那时有导演提醒他,“你应该再搞个西洋式的”,去哪里找原型呢?导演说,圆明园里有西洋楼。他一度想在八面山周围搞,着手搜集资料,但因建“明清宫苑”耽搁下来,这期间珠海、江西、深圳等地已出现了复制的圆明园影视基地和微缩景观,但都是为影视和娱乐服务的。这次有了专家们支持,徐文荣决定不再以假乱真,要造就造个逼真的。他对记者说,专家们看中横店,除了山形水系,还有这里的造城模式和民营经济便利,单纯的商业规则反而让一切变得简单。
“又不是皇帝下圣旨。”徐文荣对各方反对声置若罔闻,在这里他才是“皇帝”,何况更多声音会让他的圆明新园更受关注。但总投资200亿元的消息放出,银行担心了,横店集团一向顺畅的贷款受阻,他干脆将圆明园重建从集团中剥离出来,成立了共创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200亿元中130亿元用于从海外回收和复制文物,只接受社会募捐,为此成立了圆明新园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电影基金会合作,以方便挂中国字号;还在香港注册了中华圆明园学会基金,便于在世界范围内操作。另外70亿元招商,目前已经有好几个找上门投资的,提出可以全部出资,一种方式是给美元,赚取人民币,以此获得汇率差额,这种金融操作有风险;另一种是以贷款形式投资,每年要收利息,不合算。还要再选择,但至少徐文荣不担心资金来源——圆明园本身就是金字招牌。
70亿元里的42亿元是土地出让金,6000亩土地,平均每亩70万元。他也并不担心土地,顺手一指,“公路这边2300亩,另一边1500亩也用上,是3800亩,这是横店的地。再把旁边的村子并过来,就够了”。这几个村都不如横店发达,都盼着并村。规划用地一共6000多亩,一半是耕地,一半是荒山,十几年的造城让他对耕地补偿很有办法,“每年每亩地补1000斤粮食,相当于800块钱,比种田利润要高”。这里的耕地有两种,亩产不高,一种是岩石地,覆土层薄;另一种是‘红黄蓝’,属酸性地,蓬勃生长的只有马尾松。
荒山就更容易,一方面山地成本低,另外横店的这些山都是些小山包,一炸就夷为平地了。这在横店是稀松平常的事,据说横店集团这几年造影视城所用的炸药,是整个东阳建市以来所用炸药数的总和。
横店式造城
游客们蹬自行车从“天安门”金水桥上呼啸而过,旁边的“天安门广场”种上了草,两个人正策马奔腾,不远处交错走过一队清兵打扮的人,游客们见怪不怪。这样的景象乍看起来时空错乱,但走近细看,金水桥大理石其实是白水泥做的,龙形浮雕做工粗糙,裂纹清晰可见——这只是一个仿版“故宫”,横店的15座影视城之一。
“横空出世,店乃一城”——刚进入横店的牌坊上赫然8个大字,预示着这个小镇的不同寻常。一条河穿城而过,远处群山环绕,这样的景象在以自然景观著称的浙江也算不得什么,而群山带来的阻隔却是严重的,至今这里也没有铁路、民航,出入只能走公路。群山是横店的外包围圈,而内圈才是横店特有的按1∶1复制的形形色色影视城,上下五千年,东西南北中,以人造历史和虚拟影像引发大众狂欢。
造城的初始只是为吸引投资。上世纪90年代初横店集团的工业已经小有名气,但这里风景不美,交通不便,电力、电信不发达,造成了投资瓶颈。徐文荣时任横店集团董事长,他记得那时外国公司代表来,只有手摇电话,信号不好打不通,人家就不再来了。他为此建了宾馆、体育馆等,还建了文化村,“当时能想到的就是几部名著,《西游记》、《封神榜》等,书里面的场景都在此复原了。神神鬼鬼那一套,后来过时了,拆了”。这期间徐文荣去了趟无锡,考察唐城、三国城,那里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他找到当时的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听说他们还要建水浒城、三国城,“你给我一个”,杨伟光不同意。后来说要拍《镜花缘》,要建小桥流水、桃红柳绿没问题,但每一次上岸都要是不同的国家,在当时难以实现。
1996年,谢晋要拍电影《鸦片战争》,为香港回归献礼,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美工张先春跟他各地选景。先到了广州,这个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已是高楼林立,没选到;谢晋原籍浙江,听说过东阳的卢宅,来到这里看中了,定了两广总督府在此。陪同谢晋的有一位是横店宣传部长,硬是拉他来看横店文化村里的两栋老房子。张先春对记者说,当时东阳到横店的18公里都是土路,山很荒凉,这里只是个靠工业发展起来的小镇,地图上都找不到,他们觉得很失望,但徐文荣满腔热情,他直觉香港回归是大事,电影一定轰动。那时谢晋也有困难,他已从上影厂退休,片子靠民间资本运作,资金紧张,徐文荣承诺自己投资为剧组造广州街,3个月就建成。第一天徐文荣和他们签了协议,第二天看现场,第三天就炸掉了三座山。张先春监督设计了那么多影视基地,这样的速度还真是史无前例。
“广州街”在横店北面,花费2300万元,还原了18世纪40年代的广州三元里、九华街的街景。最显眼的房子是“天下第一茶楼”,带记者参观的横店圆明新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国平介绍,“谢晋为了追求逼真效果,房屋主干用了一根到顶的美国红枫,单单这一个古董一样的木楼就花了几百万元”。脚下的石板路坑洼不平,街道两边的房子低矮陈旧,“米饭豆浆”、“老汤雨伞”的招牌正为明天的戏布置出来,恍若走入老广州。“看起来很像古董吧?其实,街边的房子是专门做旧的,用煤气喷烧而成。”《鸦片战争》拍摄后又在旁边建了“香港街”,昔日的皇后码头让很多香港人专程过来缅怀。
“广州街只追求逼真效果,街面宽度、房屋间距都按原址复建,但没有给剧组预留充足的拍摄空间。《鸦片战争》撤走之后,给游客旅游、后续剧组租赁带来不便。”设计师张先春总结。即便如此,《鸦片战争》的热映仍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来这里参观,徐文荣尝到了造影视城的甜头。随后是拍《荆轲刺秦王》的陈凯歌,他像谢晋一样,美工师设计了3年的秦王宫苦于无地可建,资金和时间越来越紧张了。张先春介绍他们来横店,徐文荣拿出1亿元,炸掉5座山,8个月建成,美工师激动得大哭了一场。
秦王宫占地600亩,建筑采用黑色木建筑,气势恢宏。但只是远观有个宏大的架子,近看这里的“以假乱真”很容易被识破。徐文荣大力拍打着殿外的柱子,“全是假的!”斑驳的城墙是用高压水枪往水泥上喷黄泥浆形成的,高高台阶上的四尊神龙原来是用玻璃钢做的,后来改成水泥,仿青铜效果。这时候横店集团已开始形成影视产业链,造城的目的很直接,为拍戏而建,只要不穿帮就行。游客们走近细看往往会失望:这么粗糙!难以想象电影里可以拍出那么精致的画面。但导游马上带你进入另一重时空,“拍《刺秦》时这里是红色背景,《英雄》改成黑色,《汉武大帝》是黄铜色,《功夫之王》是青铜色。柱子上的盘龙也上下不同,下端是陈凯歌建的,上端是张艺谋后加的。大殿中原是一段通路,《英雄》里把它变成水池,天花板打开采光”。有了这样的想象,这些粗糙似乎也有了理由——便于下一部戏的再次叠加。入了戏,游客们更愿意去租一身剧中角色穿过的衣服,模仿剧情拍照。地宫里还有秦始皇和他忠实的几百个兵马俑,1∶1大小,秦始皇甚至在“梦回秦汉”的虚拟演出里和汉武帝对话。
600亩的“清明上河图”则是横店集团主动建的,也更加实用主义。没人在乎它与画作《清明上河图》的对应,虽说是仿照里面的房子建造,但只建些大院子,而且布局更紧凑,一切都为了拍戏方便。这样的古民宅最为通用,可以拍好几个朝代的戏,同时供几十个剧组拍摄,门前府第的名称也天天都在换,聊斋、宋祠甚至开发出了多种游戏,让游客们体验生死轮回,群众演员从一大早就在此聚集,所以这里总是最热闹。
2006年建成的“明清宫苑”则是这一轮造城运动的登峰造极之作,据说炸掉了13个小山峰,占地1500亩,投资8亿元,3年建成。“故宫拍戏太贵了,每小时3万元,而且只能早晨拍一小时,下午拍一小时,我就建议徐文荣,为什么不再造个故宫呢?”张先春又成了横店“故宫”的设计师。这里与北京故宫的相似程度让人震惊,单体建筑全部是1∶1仿造,只除了“天安门”是缩小了20%的,名字也用了明清时期的“承天门”——太相似,就太敏感。大明门、承天门、午门,然后直接到了太和门,乾清宫为中轴线的终结。“北京故宫也只有中轴线、珍宝馆、花园是游人经常参观的,其他的也没人去,所以我们省掉一些类似的大殿,拍戏没必要。”周国平说。中轴线两侧就是另一番天地了,老北京灰砖房被移植,还有瓮城、天桥、八大胡同……很多北京消失的东西在这里重现。
“从一无所有到无中生有到无所不有,横店现在只缺少戈壁滩、沙漠、草原,除此以外什么都有。”“改造山河”带给徐文荣莫大的成就感,他手一指对面的山,“那山上现在有500个真人大小的罗汉,我还计划在那儿修一段1.5公里的长城。其实沙漠也不是造不出来,我也想过造1500亩,但戏拍完之后怎么办呢?如何开发旅游?”
“人造历史”的经济账
“旅游团周五下午到,周六、周日上午在影视城,晚上可以去‘江南水乡’、‘梦幻谷’。一般都是这种两日游的设计。”周国平说,因为影视城实在是太大了,比如秦王宫,每个角落都走到要两个半小时。票价有几种选择,单票是70元,5个主要景点的联票150元,15个景点的通票300元。两日游通常会选择150元的联票,这样一来,景区起码还会有两天吃、住、行的收入。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总经理殷旭说,2001年这里还只有57万游客,此后逐年上升,2007年影视城下辖景点游客数已达376万人次。
殷旭2002年来到横店,他原是浙江省旅游局市场处的处长,来横店前对这里的人造景观也不以为然。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以山水景观著称,人文景观则是搞一个倒一个,仅存的一个“未来世界”也在去年倒掉,但他为横店的活跃的民营经济氛围吸引而来。“人造景观的最大缺陷就是无历史,无文脉延续。横店影视城的文化就来自于影视剧。”他提出“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否则热一下也就没了。他曾到台湾推广,人家对横店在哪里一头雾水,但一提《英雄》拍摄地,马上来了兴致,“剧组留下的场景可以反复利用,每天川流不息的大牌导演、明星,本身也是招牌”。
也见过别的地方靠影视城赚钱的模式,每天收剧组5000元到1万元的场租,但并不长久。横店开始曾收过每天3000元左右的场租,但发现集团和剧组老是为此争执不休,2000年3月,干脆免费租赁拍摄场地给剧组,一下子把很多剧组吸引过来。殷旭说,去年一年有83个剧组在这里拍摄,只算景区内住宿收入就有4000万元。镇里宾馆现有1万多个床位,去年私人旅馆一夜之间冒出很多,因为集团有鼓励政策,一个床位补贴给店主500元。
据统计,国内已建造了数千个影视城一类的主题公园,投资超过1500亿元,但其中70%已处于亏损状态,只有10%左右盈利。徐文荣说,横店的优势在于这里有规模效应,历史、民族、现代……剧组进来以后就不用出去了,能在这里把全部戏份拍完,省去转场成本——《汉武大帝》前后拍了7个月,全在横店。另外,横店是影视剧要素集聚地,“演员公会”有3万名登记在册的群众演员,包括越来越多的“横漂”和村民,随时可供调用。道具、服装、器材、汽车、摄影棚,样样俱全,甚至有人还专门养了马。
印度的海德拉巴已经申报了“全球最大实景基地”的吉尼斯纪录,但规模只是横店的1/3。殷旭说,好莱坞有23个摄影棚,这里有15个;他们是高科技,我们是实景。但横店与好莱坞最大的差距在于人,后者演员、编剧、导演、投资商、制片人都汇聚在一起,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横店正在创建全国影视产业实验基地,已有200多家制片公司落户,包括好莱坞的5家,“相比摄影棚,大片还是喜欢实景地,《木乃伊3》在秦王宫选景,看重的就是它的大气”。
在影视和旅游的双重推力下,横店变成了影视基地,村民也成了影视城里的演员、商户。岩前村紧邻“明清宫苑”,顾名思义,在影视城修建前村前就是山。1997年横店建广州街,村里给了几百个群众演员名额,到现在很多人已经很专业。杜为明是村里的老支书,以前用大喇叭派农活,他2000年卸任反而更忙了,因为成了村里群众演员的领队,每天通知大家,“某某剧组需要多少人,老人多少,小孩多少,妇女多少,挑夫多少,大家到村委会集合”。因为被“明清宫苑”征收了一部分土地,他们村在里面有群众演员的优先挑选权。近水楼台,杜为明家也成了“演员世家”,他和老伴、两个女儿都做过演员,而且是特约演员。“我在《红磨坊》里演过御医,有台词的,一天100元。”杜为明说。村口靠近明清宫苑的人家开了饭馆、旅店,前年他侄子还竞拍下广州街一个自行车租赁摊位,“据说明清宫苑的金銮宝座最贵,70多万元才买下,但每年的照相收入怎么也得100万元了”。
1997年建“广州街”时影视产业还只是横店集团的一个点,而且很多人怀疑把工业收益投入到这里面会不会打了水漂,到了秦王宫、清明上河图就成了产业链。徐文荣发现,浙江省土地利用政策有项优惠,如作为文化产业开发用地,政府可返还土地出让金的75%,而利用山地开发就更便宜了。土地增值的效应则是巨大的,搞影视城这几年,土地从每亩几万到几十万元。徐文荣用这种模式造影视城、修路、架桥,这样对影视城也是种良性循环。“企业办社会”政府只负责8个字——“规划、协调、监督、服务”,其他都是横店集团做。徐文荣说:“去年横店政府只分了6亩土地指标,可供招拍挂的,这么点管什么用?不开发怎么行?”
去年横店五大景点游客已达550万,这让圆明新园的前景更被看好:预计2013年建成,照现在的增长速度,起码一年有1000万人来,但保守估计,前3年合计1000万人次,第4年和第5年合计1000万人次,第6年1000万人次,第7年2000万人次,前7年游客总量5000万人次。徐文荣说,“参照颐和园现在标准,每年2000万到2800万人,我们的游客数估计并不高。门票算200块钱,收入也会达到100亿元,这样7年就可以收回投资”。
影视城升级版?
对圆明新园来说,资金、土地等商业范畴的问题或许容易解决,但靠一个建造“以假乱真”影视城的公司和一个非建筑领域的电影美工师,圆明园能否被100%重现?这才是最大的疑问。曾经的圆明园“移天缩地在君怀”,宫廷建筑的雍容、江南园林的委婉、欧洲园林的多样融为一体,“当初中国的四大园林、西湖十景、历史故事、儒佛道意……‘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全进圆明园。所谓‘万园之园’,就因从没一座园林如这般”。
这也是圆明园管理处反对重建的主要论据,其新闻发言人宗天亮表态:“圆明园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盛时的圆明园是山形、水系、植物、建筑四大园林要素组合达到极致的表现,是独特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孕育出来的文化名园。对于它的重建,需要有足够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而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即便将国内外所能掌握的全部资料汇集到一起,最多也只占圆明园全部资料的70%左右,而且其盛时收藏及流散文物的数量究竟有多少,至今尚无准确统计。”
“100%复原是不可能的,但1860年前的圆明园到底什么样?如今无人亲见。”徐文荣说。他们已经设计出了57张图纸,完成了“西洋楼”、“上下天光”、“瑶台胜景”的虚拟光盘,一个6600平方米的圆明园1∶50景观模型,“瑶台胜景”等10余个景观的1∶1建设也在试验。“就是要让人看看我们究竟行不行。专家们建议恢复60个景点就可以了,但我们要恢复126个,全部。”
圆明园资料有多少?王道成说:“一是图纸,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样式雷’(雷氏家族六代主管‘样式房’负责修建圆明园)图纸仍有3000多张,我还见过200箱圆明园档案,细到一根柱子直径多少;二是烫样,就是硬纸板的建筑模型,盖子都能揭开,内饰花纹可见;三是规制,《圆明园工程图》等一批清代资料,木工、石工、瓦作、油作、画作等详细规范……” 但这些资料散落在各处,大多数都是非公开的孤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手中有47幅,她曾给过珠海去造圆明新园,结果造得一塌糊涂,她很生气,不愿意再拿给横店。
圆明新园的总设计师仍是横店几大影视城的设计者张先春。他之前的圆明园相关经验来自1982年协助李翰祥拍《火烧圆明园》。电影在长陵外、居庸关搭景拍摄,拍完就拆了。张先春从此开始搜集圆明园的蛛丝马迹,去国家图书馆、档案馆、清华大学,甚至梅兰芳、程砚秋家里寻找,这次法国方面又捐助了《圆明园四十景图》。“我不是建筑师,但中国古代建筑依照营造法式,亭、台、楼、阁、榭都有定规,掌握了就容易了。有学问的还在内装修,格栅、光罩、画卷、陈设,这些资料更缺乏,但这恰恰是我专长。我拍了60多部电影,哪部电影布景不是活灵活现的?
张先春拿虚拟效果盘里的“方外观”举例,“那是香妃做礼拜的地方。我的资料就一块从喀什找到的残破石头和一张铜版画,内景陈设怎么办?我把全世界19世纪与伊斯兰有关的建筑都翻遍了才设计出来。光盘和模型中的全部景观其实就是靠20张铜版画”。
圆明新园的规划和西洋楼部分的单体设计已基本完成,与圆明园一样,由圆明、长春和绮春三园组成,共126个景观。张先春把这些区块分成15个区,“这是为了拍片方便”。但圆明园的设计和建造标准不同于影视城,选材都是要最好的,“据说当时的木材已有三种绝种,但我们找到了其中两种,只有一种绝种了——楠木,传说放水里1000年不会烂。后来在缅甸找到一种代用品,300年不会烂”。
“圆明新园是复制品,也是高仿品。高仿品过100年也会变成文物。”张先春说,“我们争取50年国家保护,100年申报世界遗产。绝不是在造影视城。”-
(实习记者蒲实对本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