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简称“指南”)已于今年1月由卫生部发布。《指南》以最新的科学证据为基础,论述了当前我国居民的营养需要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实践平衡膳食获取合理营养的行动方案。日前,中国营养学会为《指南》做了进一步的解读。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为给居民提供最根本、准确的健康膳食信息,指导居民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中国营养学会受卫生部委托,新修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平衡膳食的指南
《指南》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条,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各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膳食营养需要而制定的。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群。其中6岁以上各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10条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形成的。
《指南》还以膳食宝塔的形式,直观展示了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合理数量及适宜的身体活动量。膳食宝塔的使用说明中还增加了食物同类互换的品种以及各类食物量化的图片,为居民合理调配膳食提供了可操作性指导。(如右图)
获取合理营养的科学依据
《指南》根据营养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最近的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的数据及资料而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居民实践平衡膳食,获得合理营养的科学依据。其目的是帮助我国居民合理选择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以改善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新版《指南》继承和发展了1997《指南》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和特定人群膳食指南的内容,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科学诠释了当前居民在合理膳食上的误区和难题,主要特色有以下6点:
首先,新增加了“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和“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两个条目,将饮水、零食及饮料这些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膳食内容引入到指南中,使内涵更加丰富全面。
其次,在“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条目下和膳食宝塔中明确提出“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为指导居民天天运动提供了参照标准。
第三,提出更具体的量化指标。如在“粗细搭配”的内容中“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g以上的粗粮”。
第四,在坚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理念下,注重慢性病的预防。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中有两条是针对慢性病的预防的,即“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和“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第五,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科学诠释居民对膳食认识的误区和难题。《指南》以问答形式,解答膳食中常见问题和居民对营养认识的误区,又能满足广大居民在生活中实践《指南》。
第六,各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内容更加丰富和具体。在新版《指南》中,婴儿细分为0至6个月婴儿和6个月至12个月婴儿。0至6个月婴儿膳食指南条目增加到6条,提供了身长和体重增长参考曲线。
总之,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根据《指南》的条目并参照膳食宝塔的内容来安排日常饮食和身体活动是通往健康的光明之路。(作者:喻京英)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