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洪涛 李帅 王浩志 实习生 刘丽华 文/图
本报讯 “围墙破了,护栏倒了,垃圾成堆,陵园里破败不堪,俨然成了废墟。”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有读者拨打本报热线反映,福州的叶凯、王则炎烈士陵园由于无人管理,现在一片狼藉。
这座烈士陵园坐落在鼓山镇鼓四村。昨日记者到这里时,陵园铁门紧锁,一堆沙子堆在铁门下两米多宽的台阶上,把大门堵个严严实实,时不时还有村民拉来些建筑垃圾倒在这里。铁门上的一根三米多长的钢筋也被人撬走,人可以轻易从这里钻进钻出,陵园的铁门还成了村民晾衣服的地方。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陵园门上的一副对联“英名不朽浩气长存”赫然在目。
大门一边的围墙已经破了个一米多宽的大洞,另一边挂着块铁牌子,上面写着:“授予叶凯烈士墓晋安区"红色之旅"定点单位中共晋安区居委会晋安区人民政府 二○○五年三月。”
进了烈士陵园,里面更是破败不堪,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碎石头、碎砖头、枯树叶,再往前走,就到了纪念碑,纪念碑前的石头围栏全都断了。陵园里的好几棵大树都折断了,墓沿上还有被火烧黑的痕迹。
附近村民对烈士墓变成这个样子,都感到非常痛心。“最关键的是没人管,从去年五六月份开始,这个陵园就成这样了。”家住陵园斜对面的王依伯说,有些小孩跑到里面,摇断树木,还在陵园里面玩火、放鞭炮,也没人管。
附近一个单位的保安说,不仅小孩子在破坏陵园,一些村民还把垃圾也倒在了里面。村里只有到了清明节时,才会组织党员到这里来打扫一下卫生,清理一下陵园,平时都没人管理,从建园到现在一直是这样。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了晋安区民政局,得到优抚科负责人的答复是,他们没有收到镇政府上报该陵园的材料,并不了解这个情况。
鼓山镇民政办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打算修缮这个陵园,区里的资金已经拨下来了,镇财政出一点,四个村也出一些,目前主要是村里的资金还没有到位,资金一到位马上就开始修。至于村民提出的是否可以请人管理的建议,该负责人表示,这还要看当地的村财政是否允许,目前他们也在协调这个问题。
烈士谱:
叶凯(1909—1935年),福州鼓山后屿乡人,1928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0月,任中共福州市委代理书记。1934年1月,任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常委。4月,奉命前往连罗苏区开展工作,1935年,因叛徒告密,叶凯被捕。1935年英勇就义,时年26岁。牺牲后,遗体被战友秘密安葬于后屿乡。
王则炎(1911—1934年),闽侯县后屿乡(今福州郊区鼓山镇后屿)人。1929年,王则炎参加中国共产党。1931年,中共福州市委指派王则炎、王于洁等人在福州组织力量,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4年4月,中共福建临时省委被破坏。5月王则炎不幸被捕,同年7月,被害于西门外鸡角弄,时年23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则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9年遗骨移葬后屿烈士陵园。
清明节特别“征集令”
祭扫无名烈士墓 征集烈士故事 电影《集结号》热播,全社会掀起一股追思烈士之风。时逢今年清明节也成为法定节假日,哀念亲人,缅怀先烈,让首个清明节假期更有意义,成了许多人思考的主题。
曾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为了人民的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将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福州这片热土上。他们中有些人的名字仍无从知晓,他们和其他被人们所记住的先烈一样,抛头颅洒热血,但由于名字不为人知,渐渐被历史湮灭,他们有无留下遗骨掩埋处?他们的后人在哪里?
有名的、无名的先烈都值得我们去感恩、悼念,他们的革命精神也需要我们继承。本报今起征集烈士、烈士墓的故事,寻找参加祭扫的志愿者。如果你知道一些鲜为人知的烈士故事,如果你愿意参加祭扫烈士墓,敬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8111。 海峡都市报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