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晔)重庆的劳教人员可以在劳动改造的同时,免费享受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自考大学的学习了。昨日,市教委、市司法局将首批4所达到办学标准的劳教场所,命名为特殊学校。
市劳动教养管理局局长涂德语说,这4所学校将以“场所像校园、民警像老师、学员像学生”为办学思路,让劳教教育工作实现正规化、课堂化、制度化。
劳动教养局将在3年内把全市10个劳教场所都变成规范的文化和职业技术学校。
投入60万打造特殊学校
昨日,记者在新命名的重庆茶园女子学校看到,劳教场所变成了开放型的学校,不仅有桌椅整齐的教室,还专门配置了图书阅览室和心理咨询室。该校负责人介绍,将把一块大空地建成操场,让学员体育课上得更丰富多采。
据了解,以上4个劳教场所共投入了60余万元,新增教室、完善电化电教系统、购置课桌椅、教学设备和教材、文体活动用品等。
学员每天学习3小时
将劳教场所办成特殊学校在我国还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市教委将劳教人员的文化教育纳入到全市教育行政计划中去,组织这些学校进行小学、初中、高中、自考各阶段的学习、考试,并对考试合格者发放相应的证书。
市教委主任助理张严方介绍,特殊学校将实行“六三制”的学习安排,每天学员要按照制定的课程计划学习3小时。
在师资方面,将开展对民警教师的素质培训和教师职业资格认证。重庆茶园女子学校校长说,目前学校的大多数老师都是从100多位干警中抽调的。
张严方还透露,今年内市教委将组织专家专门为这些特殊学生编写一套具有国学特色的教材。
劳教学员就业升学道路拓宽
本报讯 (记者黄晔)“劳教所变成学校后,我们生活变充实了,前途也更光明了。”昨日,重庆茶园女子学校女学员王娟(化名)开心地对记者说。
王娟小时候厌学,初中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现在她却成为了班里的优秀学员。“这样的学习机会太难得了,以前从来不敢想自己能再次回到学校。”王娟说,上课的有时是所里的劳教民警,有时还有普通学校经验丰富的在职教师,“我还想参加高考,成为一名大学生呢。”
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安排了文化课、劳动技能课、法制课等,在学校改造人员不仅可以学到文化知识,还能掌握一些劳动职业技能,这些为她们出去后升学与就业拓宽了道路。
(责任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