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万一)不久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咏叹--2008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第一次将中国传统民族歌剧展示在世界音乐之都。在听众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中,世界歌剧再一次记住了魅力无边的中国咏叹调。
“作为中国文化成功走出去的一个案例,这次演出的成功也许将为我国歌剧"生存还是死亡"这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打开了一扇光明之窗,为中国歌剧的发展探索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此次演出的倡导者、参与者、歌剧表演艺术家金曼告诉记者。
历史:我们也有过辉煌 从《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和《江姐》中的“红梅赞”,到《白毛女》中的“扎红头绳”,这场音乐会之所以被命名为“中国咏叹”,是因为演唱曲目都是中国歌剧经典唱段。
而这恰恰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歌剧曾经的辉煌。
歌剧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中国歌剧创作的拓荒者是黎锦晖,上个世纪20年代,其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共12部,开中国歌剧创作之先河,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的中国歌剧从1934年聂耳和田汉推出《扬子江暴风雨》这种“话剧加唱”的歌剧结构形式,发展到《西施》《沙漠之歌》等在创造民族歌剧方面的探索,1943年在延安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又产生了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1945年4月首演的《白毛女》成为我国歌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和自身的美学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歌剧创作在思维上出现了不同的方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许多好的作品,如《小二黑结婚》(1953年1月首演)《红珊瑚》《窦娥冤》《刘三姐》《洪湖赤卫队》《江姐》(1964年首演)等。
现实:在急剧变革中褪色 近30年来,我国的歌剧在急剧社会变革中褪色:歌剧领域少有广泛传唱的雅俗共赏之作,难以引起广泛的共鸣,中国歌剧举步维艰。
著名美声歌唱家廖昌永认为,歌剧的发展现状不乐观首先是人才短缺问题。他说,虽然国内声乐人才的发展近年来速度很快,但从歌剧事业所需来看,人才结构还不够完善和平衡。“歌剧艺术是集舞蹈、声乐、舞台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我们现在缺的不是声乐方面的人才,而是懂歌剧的指挥、懂声乐和剧本的艺术指导及具有舞台全面掌控力的舞台导演等。”
作曲家谭盾表示,多年来中国歌剧的发展颇多磨难,这其中既有很多国际性因素,也有自身的限制。有人甚至认为歌剧不是源于中国本土的艺术形式,就像交响乐一样,注定无法与古老的中国文化相融合。
突围:中国歌剧也能创造出世界经典 进入新世纪后,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鼓励下,中国歌剧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几年歌剧事业有了新的起色,中国歌剧舞台上出现了几部代表性新歌剧作品:《悲怆的黎明》《司马迁》《赌命》等,在国内外均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2005年,上演了《八女投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优秀剧目,2007年登上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中国歌剧《秦始皇》更是轰动。
“近几年我国歌剧的重新崛起,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坚持了民族化的中国风格。”金曼说,“西方经典艺术形式与中国本源的音乐并不存在隔膜,相反,我们有自己的东西,可以使哪怕最西方化的东西变得更为丰富。中国风格可以说是无疆无界的,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为歌剧《秦始皇》作曲的谭盾认为,从中国歌剧成功走向世界来看,有3点启示:首先,世界歌剧可以多元化发展;其次,世界歌剧可以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扩大其观众群体;其三,中国歌剧可以传播到全世界。
未来:走出去阳光灿烂 “要实现中国歌剧可持续发展,除了我们继续做好人才储备、市场培育外,让中国歌剧走出去更是当前中国歌剧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金曼指出。但如何与国际优秀歌剧表演艺术接轨,如何发展中国歌剧并借助这种综合艺术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风貌,值得深思。
京剧是较早走出国门的,外国人多少都有耳闻,歌剧走出去应该选择一种“嫁接传统”的方式。“京剧"歌剧化"是一种创新。外国人虽然听不懂词意,但熟悉的中国式旋律和世界相通的情感表达赢得了他们的认可。”太想让世界了解中国咏叹调的金曼说。
金曼在金色大厅唱响中国咏叹调的最大收获,是她发现了歌剧其实比想象中更容易与外国人沟通,外国人完全理解其中的喜怒哀乐。“我们能用中国传统经典熏陶他们,用纯粹的中国元素感染他们,这本身就说明了中国歌剧无限的生命力。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中国歌剧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