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广州日报报道,适逢大学生求职高峰时期,一个“广州骗子公司大全”的帖子在网上引起广州大学生们的热捧。这份由网民自发采集整理的帖子,列出了部分“骗子公司”的名单和行骗手段。目前这份“大全”已有近千家“骗子公司”榜上有名。
很多大学生表示,求职面试前都要先上网查下这份“大全”。
“广州骗子公司大全”的帖子也引起海南高校学子的普遍关注。
不少学子求职防范意识淡薄 3月26日上午,记者先后来到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医学院等高校进行了走访。走访中,不少同学说,上网看过这份帖子,求职在即,才感觉掌握此类相关知识的重要性。
在海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班的袁同学告诉记者,她几乎没有什么找工作的经历,对“骗子公司”了解甚少。同是化学系的小姚同学说,自己就被骗子公司骗过。2007年底,有一公司人员到寝室推销,称可以为她们介绍一份既轻松又赚钱的工作。即从他们公司批发文具,然后再转卖给学校其他人。小姚和三名同学听信对方的话,凑足千余元向该公司进了一批文具。后来发现这批文具有严重质量问题,根本卖不出去。姚说,就是没有防范意识,才会上当的,毕业生应该多了解点这方面的知识。
在26日接受采访的高校毕业生中,约有9成对“骗子公司”不了解并缺乏防范心理。
大学生求职遭遇骗局多多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常会遇到陷阱。海南海口工商和劳动检查部门经常会接到此类投诉。为此,维权专家提醒大学生们在求职时应注意以下骗局。
中介骗局这类中介往往是“一间小屋、两部电话、三个人”,当求职者交纳数目不菲的中介费后,他们就会列出一堆要么不要人、要么不招大学生的单位名单,甚至有的单位根本不存在。
招聘会骗局 此类招聘会不是参加的单位数量严重缩水,就是招聘单位“出工不出力”,甚至有的单位收了简历之后便从此消失。
电话骗局一般而言,毕业生在收到用人单位的回应后,会主动进行联系。有些人正是利用毕业生的这一心理,假借联系工作传呼或发送短信给毕业生,让毕业生给一些收费很高的信息台回电话,以骗取高额电话费。
试用骗局 毕业生上岗后一般都会有三个月到六个月的试用期。有些单位利用这一条款,要么在这一期间少付工资,要么到期后蓄意辞退。
承诺骗局 有些单位为了招聘到优秀人才,有时会口头许诺一些工资、住房等方面的优厚待遇。但实际上这些承诺都难以兑现。
职位骗局 有些单位在招聘时按照职位招聘,但毕业生报到后却安排到其它岗位,致使毕业生学非所用。(李灏 张星) (来源:南国都市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