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中国家庭的教育投入可能出现拐点 家庭教育花费已接近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与所受教育质量相比,41.8%的城乡居民认为当前的教育花费不值得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中国人的共识。通过教育改变下一代的命运是大多数农村父母的希望所在,然而,近日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对教育所能带来的收益变得不再乐观。
在2007年度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调查中,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对3355名城乡居民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四成居民(41.8%)认为“与所受到的教育质量相比,当前的教育花费是不值得的”,认为教育花费物有所值者仅占16%,并且在学历越高的群体中,认为“不值得”的人比例越高。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受儒家伦理的千年浸润,我们社会,素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中国父母一向毫不含糊,宁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供孩子上学,为培养一个大学生,不惜举家、合族之力。越是贫困,越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家庭,越是盼望通过超负荷的教育投资让后代获得高考的成功,以实现社会阶层流动中的翻身。但是现在,四成城乡居民感觉教育花费不值,说明投资教育已经无法给他们带来预期的收益了。
所谓教育花费不值,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首先是教育花费的绝对金额太高,尤其是对中低收入家庭而言,从小学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每一个阶段都可能耗尽家庭的全部积蓄甚至还需要举家负债。在这方面,政府虽然连年加大教育投入——统计显示,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最近5年(2003年~2007年)累计达2.43万亿元,比上一个5年增长1.26倍——但相比需求而言,仍是远远不够。据调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成本仅低于饮食营养费,占子女费用的平均比重为21%。但是自子女读高中起,教育费用在子女总支出中的比重超过饮食费用,这一比重在高中阶段为34%,大学阶段则为41%。
2006年,零点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家庭教育花费已接近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农村家庭每年用在子女身上的教育花费连续两年增长率超过20%。城乡贫困人群中有40%~50%的人说“家里穷,是因为有孩子要读书”。
人民银行曾做过一项关于城乡居民储蓄目的的调查,发现“攒教育费”是居民储蓄的首要目的,排在“养老”和“住房”之前。
自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中小学收费呈下降趋势。农村义务教育也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的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但是与此同时,各种名义的择校费、赞助费仍然动辄上万元——各地教学质量较高的重点学校,成了家长们“围猎”的紧俏资源。
另一方面,从1994年至今,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猛涨了约20倍,而国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不到4倍,学费涨幅远远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学费上涨的直接后果是加大了贫困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2005年两会上,青海省人大代表程苏说,有人曾算过一笔账: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以上的纯收入。
现在,考大学仍然是许多农村青年进入城市的主要通道,但是高额的学费在这条通道上筑起了一道屏障,许多家庭节衣缩食,四处打工,供养一个大学生,当终于熬到孩子临近毕业,生活也将随之“柳暗花明”时,他们骤然发现,现在就业难了,起薪低了——十年寒窗的高投入没人埋单了。
从2001年到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0%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透露:“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随着就业难的加剧,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也一降再降。北京大学相关课题组对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大学毕业生月起薪平均值为1798元,50%的毕业生月起薪在1000~2000元之间,80%的毕业生月起薪在800~3000元之间,90%的毕业生月起薪在700~4500元之间。
这正是人们认为教育花费不值的另一个原因:日渐低落的职场起薪,相对不断攀升的上学费用,让家长们感觉高等教育的回报明显变差了。为上大学不惜血本甚至倾家荡产,最后收益可能还不够一个家庭恢复元气,更别说扭转命运了。毕业即失业,或只能拿1000多元工资的现实,越来越打击着众多农村贫困家庭。
在城市里,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可以想方设法上好学校,条件差的人家只能让孩子就近念普通学校。而到孩子毕业时,有钱、有办法的父母可以通过各种关系为子女安排就业,普通或贫困家庭的孩子即使成绩更好,却感觉难以与富家子女竞争好工作。一项调查显示,有41.61%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家庭的社会关系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
于是,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开始选择继续深造。据青岛市人事部门调查,2004年青岛市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有3万多人,但实际求职的只有两万多人,三成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他们中不乏因为就业压力大、学历低而选择继续深造者。由此,教育花费的成本无疑在继续加大。然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提高学历,本以为加重了就业砝码,但仍然事与愿违。
有数据显示,江苏省的研究生就业率从2004年的97.98%一路降至2006年的96.03%,2007年吉林省研究生的就业率比2006年下降了近16个百分点。于是,学历水平越高的群体中,认为“教育花费不值得”的人比例越高:在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群体中,47.8%的人认为“不值得”,明显高于小学及以下学历群体的35%。去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以青年学子为主体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人(52.9%)认为现在读研不值。
期望和现实反差加大,这使得一些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家庭,很可能放弃或降低教育投资,而这会对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刺激,使得人们对教育调节社会贫富分化的功能失去信心,这不仅会使一大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优秀青年丧失深造机会,进而造成国家人才的直接损失,最终也势必会影响到中国的竞争力和社会的和谐。
教育为人们提供了一条通过自身努力向上流动的通道,但当一道道门槛使高等教育越来越唯“财”是“举”时,阶层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将越来越严重,社会和谐与公正将无从谈起。这就是当下四成城乡居民认为“教育花费不值”一事向我们传递的一个危险的信号。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报告中关于“教育投入”的承诺令人振奋,但要打消人们的顾虑,仅增加投入还不够,需要做的还很多,如使教育资源更加公平,使高校育人方向与市场更加接轨,使就业渠道更加畅通等。(王俊秀)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