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重塑小港湾发展框架 打造三大现代化岸线
本报讯 青岛小港湾旅游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日前致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上海的3家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公司,征集小港湾海岸线规划设计方案。市北区一位负责人说,小港湾建设将融入拥湾发展战略大格局中统筹考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打造拥湾发展的前沿阵地。
在青岛市民的心目中,小港湾有着母亲般的温暖。她作为近代青岛的城市发源地,目睹了百年沧桑,见证了青岛这座年轻城市的发展。1897年岁末,德国军舰开进胶州湾,为了加强掠夺,采取移山填海的方法建起了小港码头。1901年小港码头竣工,仅为一座木码头,主要用于装卸侵略者的军火、建筑物资等。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扩建了小港码头,并将港内的浮码头改建为宽突堤式码头,成为青岛重要的内贸港,与前湾港、黄岛港、薛家岛港等共同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我市“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线辐射”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小港湾作为胶州湾东部海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去年,市北区启动小港湾拆迁工作,充分挖掘小港湾海岸线等自然资源优势,改善城区环境,重塑滨海景观,在沿海一带布局现代新型产业,加快老城区发展,努力打造现代化的生活岸线、经济岸线、生态岸线。
小港湾的港湾特征和历史文化底蕴,为打造以旅游、居住、休闲为主的“生活岸线”提供了良好条件。为了吸引国际先进的投资开发公司参与建设,2006年2月,市北区与“和记黄埔”公司签订了投资总额达100余亿元的合作开发协议书。按照建设思路,新的小港湾沿海将建立起景观步行道,创造极具特色的滨海的步行系统;设置占地约2.3公顷的“历史文脉保留区”,保护历史建筑风貌;沿海增设游艇游船码头、广场、公园等,住宅也以高层为主,提供人与海零距离、全方位的视觉享受。
市北区在小港湾建设中突出环保节能,计划建设国内最大的海水源空调项目,打造“生态岸线”。海水源空调项目将与瑞典、美国和国内的多家公司合作,总服务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30余座高层住宅楼的居民冬季可用海水取暖、夏季可用海水纳凉。采用海水源空调后,可以避免再建大型供(换)热站,减少燃煤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此外,拆迁安置用房“海逸景园”也正按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建设,争创国家级绿色环保示范小区。
未来的小港湾将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利用得天独厚的岸线和腹地资源,打造“经济岸线”。市北区将大力发展以临港工业、物流、商贸为重点的港口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利用海滨步行长廊大力发展购物、文化娱乐、餐饮等业态,利用海岸线打造高端旅游产业,并兴建超星级大型酒店等。在改造小港湾的同时,市北区注重对周边商圈的配套建设,将重新打响“即墨路小商品市场”这个曾经在全国知名的商贸品牌。
目前,小港湾改造工程已动迁居民4263户、企业70家,腾空土地520亩,拆迁安置用房已全面开工建设。就地安置用房规划面积近40万平方米,各楼座全面开工,其中进展较快的9号楼已经达到地上三层,8号楼已达到地上二层,预计明年上半年前安置用房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利津路异地安置用房的一、二号楼座已开始地上第五层的施工,萍乡路异地安置用房已经完成基础施工,现正进行主体建设。(本报记者 李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