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约翰·麦凯恩携妻子辛迪·麦凯恩于2月5日“超级星期二”上午在纽约曼哈顿的洛克菲勒广场举行造势活动。中新社发李静 摄
中新网3月31日电 美国《侨报》发表时事评论文章说,约翰·麦凯恩毫无悬念已成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但能否最后赢得大选、真正成为白宫主人呢?悬念极大。
文章摘录如下:
直到2007年底,美国媒体都没有看好他。党内初选他开局平平,却出乎意料越战越勇,越战越强,势如破竹,从无悬念大赢,到无悬念出线。
怪吗?其实不怪。“将门虎子”、“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的麦凯恩之所以被看好,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06年6月,德国《时代》周报刊登题为《布什的接班人?》的文章,对麦凯恩作“两可”分析:“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下一届总统选举将是一场巨人的较量:希拉里·克林顿对翰·麦凯恩”。
在前纽约长市朱利安尼人气鼎盛时,也早有人推测麦凯恩是“最有希望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其宣布参选即得到基辛格、黑格、舒尔兹和伊格伯格等的表态支持。基辛格声明:“世界上的挑战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我们国家需要麦凯恩的经验和乐观主义态度”;“麦凯恩的个人记录、性格,以及相信美国最好的日子还在前头的态度,使他成为在这种时期最好的领袖”。
麦凯恩后来没有被看好,主因有二:一是他过去以在共和党内“反主流”著称,更不留情面地批评布什;二是其鲜明的支持发动伊战和不同意立即全部撤军的立场,被左派叫骂为“最后一个新保派”。前者受到温和派欢迎而遭到保守派主流的质疑和抵制,后者得到保守派主流认同而失去相当温和派的赞赏。
赢得党内初选,必须获得保守派主流的认可,但又不能失去温和派的支持,这是他面对的最大难题。2000年总统选举中,其角逐共和党的提名,在新州初选中以49比30压倒性地赢了布什,但最终还是输掉。
教训就是过于拂逆党内主流。于是,他改弦更张,迎合主流,舍弃自我。他首先迎合布什:2004年布什竞选连任时,曾主动问麦凯恩能否给予帮助,得到肯定回应。这是党内的政治交易,以支持换取支持。布什因伊战失去信誉,麦凯恩帮他重新获得信誉。而对麦凯恩来说,这是重新登台的开端,他甚至慢慢地挤进党的核心集团。他在共和党大会上大赞布什:“我们需要一个具有富有经验的领导人做出艰难决定,并具有坚定不移决心”、“我们需要一个能带领我们不断前进的领导人”。2000年选战中,他批评创立自由大学的福音教派牧师福尔韦尔(JerryFalwell)是“狭隘特工”,对共和党产生“魔鬼般影响”,宣称他永远不会收回这个指责。可是为了“重回”党内主流,2006年5月,他到自由大学接受福尔韦尔披挂一条白色佩带,由于“对传播保守思想作出贡献”而获得荣誉博士学位的标志。他宣称,两人已讨论过“相同的价值观”了。多么惊人的大转弯!
“原我”的麦凯恩,变成“异我”的麦凯恩。党内初选的胜利者,既是“自我”、“原我”又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异我”、“非我”,历来如此。此次麦凯恩更为突出。
无悬念中有大悬念。埋伏了两党候选人较量时的可能败因。他过去在共和党内以反主流、顶布什,不但赢得共和党内温和派的支持,也受到民主党内的温和派赞赏。民主党的克里竞选总统时,甚至试图把他延揽为副总统拍档。在当前美国社会民意、布什支持率低迷日甚、质疑和反对伊战意向日显、从伊拉克撤军呼声日高、政治气氛不利于共和党的情况下,麦凯恩大转弯支持布什,靠近保守派主流。在赢得初选后,他有越走越远之势。但如果为了争取右翼支持,而不再支持他先前提出的全面移民改革法案,则有可能成为其输掉大选的危机因素。(宗鹰)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