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380个城镇参与,希望这短短一小时的黑暗,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警惕,能够启迪全人类携手探索未来的永久光明
据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当地时间29日晚上8时,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克赖斯特和南太平洋岛国斐济首都苏瓦“陷入黑暗”,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时间”环保活动由此开始在全球接力举行。
这项活动旨在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警惕。
本次活动指定参与城市之一的克赖斯特市的标志性建筑大教堂率先熄灯,市长帕克主持了熄灯仪式。数百名当地民众还在大教堂广场观看了一部关注环保的纪录片。当地餐馆、酒吧点上蜡烛,举行烛光晚餐,商店也关闭了霓虹灯。数千个家庭也响应号召,当晚在家中使用蜡烛照明。
岛国斐济的“地球时间”活动更具特色。当地时间29日晚上8时,苏瓦陷入黑暗,两名身着当地传统服装的“武士”点燃了火炬,并将火炬传递到苏瓦港。划艇爱好者接过火炬,在海里燃起了100只蜡烛,这象征着斐济所辖的100多个岛屿都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
随后,“地球时间”活动传递到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熄灭了照着巨大贝壳状建筑的灯火,海港大桥也关闭灯光。
“地球时间”活动持续西行,陆续进入马尼拉、布加勒斯特、华沙、约翰内斯堡、日内瓦……中国北京、天津等多个城市的一些企业和机构也加入到活动中来。
今年有来自全球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380个城镇参与了活动,实际参加活动人数可能超过3000万。
链接“地球时间”环保活动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发起,要求参加者在今年的3月29日晚8时至9时熄灯1小时。
环保意识在全球薪尽火传
当成千上万只手一一熄灭他们身边的一盏盏电灯时,随之而来的黑暗却给人类带来了携手应对环境恶化和全球变暖的希望。这一“地球时间”的黑暗,促使人类觉醒、反思和行动。
首先,是对现实的觉醒。尽管依然有人在辩驳全球变暖到底因何而起,尽管依然有人在争论全球变暖究竟能使地球温度升高多少,尽管依然有个别发达国家继续为自己的环保不作为辩解,但极地冰川消融、大陆湖泊干涸、海洋岛屿消失,如此等等已经不再仅仅是科研报告上的红色预警,每一个地球人都必需清醒地意识到,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已经是眼前的现实。
第二,是对自己的反思。客观而言,一年仅有一小时的“地球时间”活动节约的电力微乎其微,但这一活动却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和意识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地球做些什么。这项活动负责人之一詹姆斯·利普说:“活动表明,人们每一天都可能而且可以共同努力,找到应对全球变暖的方法。这是能够做到的!”
最后,是立即行动,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坐在化石能源驱动的快车上张扬前行,习惯了心安理得地享受高能源消耗带来的生活舒适,但却往往忽略了由此给地球造成的巨大压力,致使环境逐渐恶化。其实,早在40多年前,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在其撰写的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就曾指出:“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在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个岔路———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岔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从保护地球环境角度而言,蕾切尔·卡森所指的这条岔路就是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探索的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必需立即行动起来,在这条路上积极探索。
今年的“地球时间”活动已经结束,但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一活动唤醒的环保意识能够在全球薪尽火传,它带来的短短一小时黑暗能够启迪全人类携手探索未来的永久光明。
新华社记者潘治(据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