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4月1日电(记者桂涛 桂娟)随着清明节的到来,中国人正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先人的缅怀。传统的烧纸钱、放鞭炮的现象仍然存在,但时尚环保的献花、上网等方式,日益受到民众的接受和欢迎。
在中部河南省郑州市,200多位市民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首次“树葬”活动,将原来存放在家中或殡仪馆中亲人的骨灰埋入四季常青的大叶女贞树下。
树葬区的横幅上写着“绿色树葬,造福子孙”和“移风易俗,利国利民”。
郑州大学员工杨永林忙着挖土立树,送父亲最后一程。他表示,今后将用为树松土、献花、浇水等方式来缅怀父亲。
他说:“用这样的方式来缅怀逝者,比起烧纸、放炮等祭奠行为更加文明。”
他认为,树葬让绿色成为逝者生命的延续,自己和家人都完全能够接受。
在之前举行的仪式上,郑州市民政局局长张亮说,这次活动是“厚养薄葬”“造福子孙”等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扩大。
同样是在河南,一场追思中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拜祖大典几天后即将举行,这是中国人追思先人的另一种方式。
由两万多人参加的拜祖大典将通过施拜礼、读拜文、燃圣火、唱颂歌等方式,来拜祭和缅怀这位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更多的中国人在网络空间里怀念已故的亲人。
在一个名叫“天堂之旅”的网站上,不少人都为亲人建立了“墓地”。来自河北深州的网友yyfyin在网站上为自己的姥姥建立起一块墓园,并选择了“松柏”“鲜花”“上香”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怀念。
网站主页上的宣传语是“让我们的爱更环保”。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新的方式来追思逝去的亲友,但很多人还是用传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念。
在北京怀柔的一处公墓前,很多人还是按照老习惯,带着纸钱和鞭炮进行祭奠。
62岁的刘桂英用手绢擦拭着丈夫墓前石碑上的照片,她的儿女们在旁边焚烧着各式各样的纸钱和纸元宝,边烧边说着一年来家里发生的大事。
“每年我们都会来给他烧点纸钱,这是传统。”刘桂英说。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