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 |
郭敬明:遗忘鲁迅是中国人的悲哀
本报特约记者 吴怀尧
作为80后最具话题性的明星作家,一直以来,郭敬明都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可谓毁誉参半。目前,这位年仅25岁的年轻人有着多种身份,偶像作家、公司老板、杂志主编……让人惊讶的是,每一样他都做得非同一般,并且在这些身份之间,切换自如,游刃有余。
然而,大家看到的多是他风光和时尚的一面,常常忽略其背后的努力和艰辛。近日,郭敬明接受了《怀尧访谈录》的独家专访,在袒露内心世界的同时,对于一些和他有关的热点话题也首次作出回应。
进中国作协才是有个性
吴怀尧:3月初和你通电话时,听到你咳嗽不断,现在情况如何?最近在忙什么?
郭敬明:前段时间感冒了,咳嗽了一阵子。因为太忙,并且个人不喜欢去医院,所以就咳嗽了好一段时间。现在好多了。最近在忙一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大概夏天的时候会开始启动。但是现在不能透露太多。呵呵。
吴怀尧:你现在有多重身份,现实与你的文字构成一种怎样的关系?
郭敬明:现实中的我,渐渐比较像一个职业的出版人,主编和策划人是我的身份,公司的项目和对外的合作,这些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而我的文字则是来源于我一直的作家身份,这个和我的现实生活没有太多的关系。
吴怀尧:你毕业于上海大学,念的是影视编导(艺术系),这个专业对你的写作是否有影响?在写作过程中你是否会考虑到一些影视因素?有没有想过以后自己做导演?
郭敬明:专业的影响不大。倒是我自己很喜欢看影视作品,电影或者剧集,这些都对我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美国的编剧团队,他们的写作水准和控制力,让人很叹服。
吴怀尧:就我所知,在你尚未成名之前,也曾在网上发表作品,但事实上你不习惯在网络上阅读,而是喜欢纸质图书,但并不是每一个网络写手的作品都有机会变成铅字,说说你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郭敬明:是一种新的文学载体,但是本质都是一样的。有些人习惯网络阅读,有些人习惯纸张阅读。网络文学我了解得并不多。很多也是在线下出版成实体之后,才会关注。
吴怀尧:说到关注,我想起去年你和其他一批“80后”作家被纳入作协时,曾引起的争议。某些青年作家为显个性拒绝加入或者毅然退出作协,作为作协的一员,你对作协怎么看?
郭敬明:在别人看来,我进中国作协才是有个性的事情。而且我觉得能加入作协是好事,得到长辈的认可,对自己也是一种鼓励。
希望创造一种新的阅读快感
吴怀尧:古人云,人生能得一知己,足矣。在和朋友相处时,你最看中他们的什么品质?
郭敬明:努力和勤奋。并且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竭尽全力。这个是我最看重的品质。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工作狂人”。
吴怀尧:你有没有特别无助(无奈)或者寂寞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如何调节?
郭敬明: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你要在别人看得见你的时候风光时尚,那就一定要在别人看不见你的时候辛苦劳累。这个世界是等价交换的。我有很多时候都会觉得无助,这种无助来自于自己对很多事情的控制力还不够,并且还有很多不懂的事情没有足够地去了解和学习。寂寞的时候不多,我有那个寂寞的时间我一定会用到别的地方上去。我觉得人可以独处,可以沉思,可以反省。但是寂寞,实在是一种太浪费时间的行为。我在少年时代已经以寂寞的这种姿态大把挥霍过时间了,我成年之后不会再重复这样的消耗和错误。
吴怀尧:你平常的阅读癖好是怎样的?说几位你喜欢的作家和理由。
郭敬明:我的阅读范围很广。文学反倒是我最不常阅读的一个领域。我看杂志和财经类的书比较多。
吴怀尧:很多作家是写完作品后再想名字,而你如果没有想好小说的名字,就会笔墨不畅,这是为何?
郭敬明:我喜欢先定下一个大的范围和中心,然后围绕这个来写。也可以理解为,我的写作更多的是一种技巧性的控制力,而不是一种激情地创作。
吴怀尧:在你以前的作品中,王子公主式的主人公比较常见,有些甚至带有玄幻色彩,尽管文字绚丽,但给人感觉不真实和生活化,从《悲伤逆流成河》开始有所改变,我好奇这之间的转换,是什么让你开始尝试另一种表达?
郭敬明:我喜欢在我的创作里不断出现新鲜的元素和新鲜的表达方式。甚至在最新的连载《小时代》里,我希望用文字呈现出美剧一般的节奏感和悬念感。我希望创造一种新的阅读快感和跨界的文字表达方式。
吴怀尧:你在上海生活了十多年,请说一说你对这座城市的理解。
郭敬明:这是一个伟大的城市。
作品被购买才具有价值
吴怀尧:现在很多青少年和父母存在代沟,甚至连沟通都有问题,你和父母关系如何?平时交流多吗?对你而言,他们意味着什么?
郭敬明:我很爱我的父母,我和他们的沟通不多但是也不少。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母子父子关系。我很少和他们聊到我的工作。
吴怀尧:你说过看到那么多人喜欢自己,会觉得很开心,也会觉得很累,写几千次自己的名字,回答相同的问题,晚上倒在床上立刻就会睡着……如果有一天这些一去不返,你会是什么心情?
郭敬明:我倒是很平静地。因为我现在在做的事情。也是在逐渐地把自己转向幕后。对于策划和公司的运营,和是我的兴趣所在。准确地说,是成年后的我,更感兴趣的方面。所以如果有一天褪下明星的光环,对我来说,允许是件不错的事情。当然前提是要我在商业上足够的成功。
吴怀尧:面对非议和指责你常常沉默以对,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现,还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郭敬明:沉默其实是一种力量,因为你不需要辩解,你的存在,你的姿态,就是最好的一种回答。
吴怀尧:3月19日,你发表了一篇名为《请叫我银千特先生》的博客文章,并贴上一组颇为劲爆的出浴照,一时间引来众多粉丝追捧,但也有人指责你在炒作,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
郭敬明:博客是我个人的空间,我在我的个人空间贴一些我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我的自由,喜欢的人就看,不喜欢的人不看就是了。对于某些指责,我觉得无所谓,看看我以前的博客,我早就上传过游泳、洗澡的照片,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吴怀尧:你童年时代的梦想是什么?还记得吗?个人感觉:目标让人奋进。说几件你最想实现的事情。
郭敬明:目前最想要实现的事情,都有商业条款中的“不可对外透露本合约内容”。哈哈哈。至于童年时代的梦想,那是有一天自己可以出书,成为作家。这个已经实现了。
吴怀尧:周杰伦是我比较欣赏的歌手。最近你们联手出版的电影写真书一路狂销,你撰写的名为《墨与光的赞美诗》的配文也得到了周杰伦的盛赞。是什么促成了你们的合作?对你来说,这是否是一次美妙的经历?
郭敬明:我觉得他很有才华。个人对他也很敬仰。所以这次他们公司的出版方找到我,我也很乐意。
吴怀尧:事实一再证明,文学和商业并非完全对立,不少经典文学作品都曾全球畅销。作为80后作品最为畅销的作家,我想听你谈谈作家与金钱的关系,尽管这个话题有很多人说过。
郭敬明:当书籍还摆在书店里贩卖的一天,当书本背后依然标注着定价的一天,作品就依然还是一种商品,商品只有被购买了,才具有价值。否则,标榜得再厉害的作品,失去了购买力,就什么都不是。当然你可以认为精英文化永远都是小众的东西。但是,能被小众购买,也是价值。
遗忘鲁迅是中国人的悲哀
吴怀尧:大江健三郎曾说自己一生的努力是为了靠近鲁迅,你告诉过我,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人,只不过大江心中的这个人是鲁迅,我想知道,你心中的这个人是谁?
郭敬明:我并没有希望成为一个最顶尖的作家。我的目标是在另外的领域。
吴怀尧:我个人很喜欢鲁迅,他在遗嘱中写道:“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七十多年过去了,大众依然无法忘记他,各种纪念此起彼伏,对此,你怎么看?
郭敬明:鲁迅早已说过:“我不是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英雄。”所以他的遗嘱几乎没有含沙射影之意。鲁迅如果被忘掉只能说是中国的悲哀,中国人的悲哀,如此而已,其实我觉得无法忘记是必然的,鲁迅是五四精神的魂魄。
吴怀尧:你认为鲁迅作品适合收入中小学课本吗?
郭敬明:适合,但是应该有所选择。其实我们的课本中回忆起来印象最深的课文都是鲁迅的,不仅仅是因为背诵、重点,还因为他笔下的人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但是鲁迅的文章有些太过难懂,有了些阅历的人才能略懂一二,尤其是《野草》,对于孩子来说太过晦涩,也许过早接触会产生抵触情绪,适得其反。
吴怀尧:鲁迅生逢乱世,一度过着流亡生活,却笔力遒劲,直面人生,他对我们今天的作家有什么样的启示意义?
郭敬明:鲁迅的定位首先是战士——精神界的战士,其次才是作家,所以他的人生不仅仅是对于今天的作家、更对于记者、知识分子、来说都有着先行者的意义。
【人物简介】 郭敬明,1983年生于四川省自贡市。中国最受关注的80后作家,曾蝉联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出版作品多部,均畅销一时,2007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现为青春文学杂志《最小说》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