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六局集团二公司青年工人赵宪亮在京沪线上承包了三标段八分部的拌合站,组织了80多个人,当上了架子队队长。
这是一个日产量可达2200方混凝土的拌合站。这个拌合站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人们在施工中的安全。
该站有8个水泥储存仓,21米高,每个仓储存量达150吨。由于混凝土灌车是通过螺旋输送机把水泥从储蓄仓底部吹进去的,所以,每次测量都得爬到最高处去,用锤子敲击来判断仓中水泥的储存高度,因此危险性极大。
今年1月,京沪线开工后,他们在全标段第一个建成了拌合站。2月18日正式生产时,正值天寒地冻,爬梯上就一根钢筋,还都结着冰,脚踩上去滑,手抓上去也滑。即使腰间系上安全绳,爬起来也极不安全。
赵宪亮在别的工地曾亲眼目睹过有人不慎摔下来时的惨状。为此,他天天做恶梦。为了确保工作安全,他突发奇想,在储蓄仓上安装一个滑轮,在滑轮上用绳子吊一个千锤,通过人在地面拉动、摆动绳子,让千锤随意上下敲打储蓄仓,操作人员只需要在下面听声音。这一方法果然灵验,不但花钱不多,而且解决了人们爬上爬下之苦,也确保了人们的工作安全。
工友们都说,赵宪亮的这个创意,等于给我们的安全上了份保险。还有人鼓励赵宪亮:“"散装水泥储蓄灌测量锤"可以申报个发明专利哟。”他就憨厚地笑笑说:“只要大家都能安全,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