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加坡4月1日电(记者 郑晓奕)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周末,在通往新加坡郊区坟场、骨灰瓮安置所和庙宇的道路上,总会出现连绵不断的“车龙”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华夏子孙一样,新加坡华人不会忘记在清明时节扫墓祭祖,“缅怀先人,慎终追远”。
新加坡资深报人、文史研究员韩山元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即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新加坡年轻华人对清明节也不敢怠慢,因为崇祖、祭祖是流传数千年的华人传统。”他说,新加坡著名的商业街乌节路几十年前便是来自中国潮州的移民的坟场,“足见报恩和安葬先人在华人传统中的重要性”。
韩山元介绍说,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其形成与华人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正是为了处理同胞的身后事,早年闯荡南洋的华人共同凑钱置地,建“义山”(免费坟场),盖大伯公(土地公)庙,以实现共同的祭祖愿望,由此逐渐形成对东南亚华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乡会馆文化。
不过,在华人约占总人口75%的新加坡,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政府自上世纪60年代起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华人改土葬为火葬,并在郊区建造了大型骨灰瓮安置所,市区内的坟场因此渐渐消失。据了解,如今在新加坡,若要土葬,买一处政府提供的坟地约需六七千新元(1美元约合1.52新元),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使用期只有15年。
新加坡华人至今仍按照传统仪式扫墓。每逢清明时节,新加坡华人会举家出行,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一名新加坡华人在《联合早报》上回忆说,小时候扫墓比现在热闹,亲戚朋友都会相邀同往,坐满两辆小货车浩浩荡荡去扫墓,仿佛去野餐。“大家会准备五牲祭拜祖先,当中少不了蛤、螃蟹、鸡鸭等。祭拜完毕便当场剥蛤吃,然后把蛤壳丢在坟前,表示子孙已来扫过墓。”
回中国寻宗认祖、祭拜先人,则是近一二十年新加坡华人兴起的潮流。在清明节前,祖籍海南的新加坡华人见面时往往会用家乡话互相询问:“回屋(家乡)做清明不?”祖籍海南的韩山元告诉记者,他已多次回海南祭扫祖坟,“去年清明节还回去过,机票很紧张”。
千里迢迢回中国祖籍地扫墓的原因只有一个:不能忘记祖先。韩山元说,他不太能接受时髦的“网上祭拜”方式,“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亲自到先人墓前磕头”。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