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年前,那个叫佩里的美国船长率领舰队敲开封闭了数百年之久的日本国门时,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仅仅几十年之后,这个岛国就能迅速地崛起。即便是在二战之后,对于这个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缺、耕地少的岛国是否能够重新崛起,许多学者专家仍然持怀疑的态度。
现在我们同样处于一个判断日本的节骨眼上:日本经历了十多年的经济低迷期,前有美国依然强盛,后有中国持续崛起,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加之日本老龄化、产业空心化等现象,这个岛国的未来前景让不少学者专家担心。但是,只要你走进日本,你就会感到,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日本很可能仍然会走在前面。
日本强于欧美之处到底在哪? 日本以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探索,开创了独特的堪称“日本特色”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使得日本民族的凝聚力很强,始终处于一种居安思危的勤勉之中。我们可以在其结合实际国情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日本强于欧美的特征。第一、重和谐胜过竞争,使日本可以长期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数百年来,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主要切入点就是引进竞争。但日本社会明显将和谐置于竞争之上,不占“天时”与“地利”的日本,就是靠“人和”发展到今天。甚至可以说,“同舟共济”是这个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大法宝。日本式和谐最重要的制度体现就在以“合作”为特征的企业管理模式,包括所谓“三大神器”:“终身雇用”、“年功序列工资”和“企业工会”的企业体制。日本的税制、公交及全民保险等都在想方设法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成为社会和谐的基石。尽管这些使日本在世界革命大潮中未能显山露水,但贫富差距的减少,使日本少有欧美国家式罢工、阶层冲突等等,更能确保其长期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稳定。更重要的是,相比于欧洲各国移民融合问题、美国国内的文化和种族冲突,日本社会的稳定性显出了更强的国家发展优势。
第二、重团体胜过个人,使日本可以尽量多地避免精英主义。日本是一个高度的“组织社会”,一个人上班靠企业组织,下班有街道町会组织,休假时还有防灾消防团、爱好小组等。为了培养这种团体意识,日本“从娃娃抓起”,比如,“三人两脚”的游戏、几十个学生站列一排跳大绳,等等。日本中小学的运动会,完全没有个人项目,赛跑都是接力赛,所有项目都是按组计分。这与一般运动会的精英原则不同,足见日本强制性培养团体意识的力度。个人主义、自由竞争等对于日本国情而言,似乎是一种奢侈品,日本无福享受。这样更容易形成国家集体发展的团队精神。
第三、重政府胜过市场,使日本可以发挥管理型资源配置的优势。日本作为后发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主导是其最重要的特色,其主要依据是“市场失灵论”和“后发优势论”。有人将日本这种“有组织的市场经济”归类为“管理型资本主义”,这与上述日本模式前两点特征具有配套性,也能保证日本在未来更有可能规避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循环型社会”的优势 从国家竞争的角度看,日本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社会”上已捷足先登。现在,日本1美元GDP耗能仅有美国的37%、中国的13%。而以美元为单位GDP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日本只有美欧的一半左右。无论是节能,还是减排,无论是现状,还是趋势,日本都牢牢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就开始探讨向循环经济的转型,1997年7月日本政府正式提出“创造资源循环型社会”。最近,油价与环保的双重压力,将日本推到国际舞台前沿,节能环保成为“国际社会希望日本发挥作用的领域”,为日本带来了商业与道德的好处,并进一步帮日本走向“大国化”。
同样重视人文精神 日本的国民素质在国际社会常获好评,如“和为贵,忍为高”,大家都觉得讲和气、讲礼貌、能忍耐是一种有教养、有身份的象征。再如“勤俭昌,淫逸亡”。那种“跑着挣钱不如站着挣钱,站着挣钱不如躺着挣钱”(不劳而获)的观念在日本很难生存。还有“诚为本,信为先”。日本有个词叫“和平傻子”,意思是环境太和谐、平稳了,人们遇不到坏人,慢慢会不懂得防范,因此,日本电视台故意制作节目,偷拍日本人到各国去如何被人坑,但这些被坑的人在节目中又都是“正面人物”,他们需要的是如何防止被坑,而不是教人去坑人。这些国民素质的培养,不仅使日本社会保持着良好的风气,而且不断为日本国民的国际地位加分。
因为生态变化、气候变暖等诸多非传统的因素,各国都面临着经济转型的挑战,很明显,在日本所具有的特点中,有不少与转型的需要相符,这样,日本不需要太多大规模的社会调整,也可以省下大量的机会成本,使其未来的发展有着较强的后劲。近来,许多朋友都注意到日本发展具有的这种方向性特征和低调、务实的作风。在中国探寻可持续发展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日本这个邻居。(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