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网游玩家正在玩游戏。 CFP供图 |
玩家拼错单词角色会受伤
这款能学英语的“绿色网游”能走多远
“玩游戏还能学英语,你听说过吗?”
近日,一款自称让玩家边打游戏边学英语的网络游戏《乌龙学院》在浙江金华首发,反响热烈,不少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玩。
网络游戏一直饱受批评。青少年沉迷网游,不仅影响学习,甚至给身心带来巨大伤害,因网游出现的极端事件也层出不穷。于是,有人想着把网游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把网游带向“归正”之路。
之前推出的类似网游,虽然一出来便颇受关注,但瞬间夭折。那么,这款自称能帮助孩子边玩游戏边学英语的“绿色网游”能走多远呢?
与敌人作战要靠“英语力量”
“玩游戏还能学英语,你听说过吗?”这是网游《乌龙学院》主页上的一句话。《乌龙学院》自3月1日在浙江金华发布以来,已经公测了一个月,号称是全国第一个“绿色网络游戏”,可以帮助玩家迅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主页的滚动画面中还有这样的口号——“我是快乐游戏迷,考试照样拿第一”,“学习英语有乐趣,升职加薪也容易”。从主页上还可以看到,网游的发行方是“沪江英语”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从资料中查询得知,“沪江英语”是上海一家较知名的外语培训机构。
这款号称“寓教于乐”的网游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为了了解这款游戏究意怎样“绿色”,记者注册了一个账号。
进入游戏中的“乌龙学院”,界面与普通的角色扮演类网游类似,清新卡通风格。玩家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聊天、交朋友、组成社团,相互PK,水平高的玩家带水平低的玩家游戏会获得加分。玩家可以化身为与外星人作战的勇士,但用的不是刀剑、斧头,而是要用自己掌握的“英语力量”来奋勇抗击,有时还要靠背单词来打“口水战”。
在这个游戏世界中,级别、“衣服”、“法宝”等都需要靠玩家靠自己的英语能力来获得。玩家所有的升级、打斗都和英语学习有关,如单词拼写、听力、口语练习等。里面设置的成百上千个小环节都考验着玩家的英语水平。
游戏的道具也很校园化,除了一般的“衣服”、“法宝”之外,还有“信心印章”,让人联想起幼儿园的小红花。
此外,在这个游戏里玩家遇到的每一个虚拟角色都会用最标准的“伦敦腔”说英语,学院中的主考官、学者、图书管理员等角色,都是给玩家出任务、也就是出英语考题的人,完成任务有助于升级,做错了可以重来。
“英语网游”玩家女性占多数
在这个学院里“战斗”了几回后记者发现,这里的“任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记者创造的角色在一次对决中,做错了好几道选择题,很快败下阵来。《乌龙学院》的一名玩家“乐乐”提醒记者,角色做错了题就会“受伤”。
“乐乐”指导记者去找护士治疗,并加记者为好友。
已经玩到16级的“乐乐”说,她今年28岁,在上海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因为发现这款游戏能学英语,就经常来玩玩,还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还是蛮有意思的。”她说,在游戏里,她的英语虽然蹩脚,但还是勇敢地秀了出来,和大家用英语聊天。
据“乐乐”说,她的朋友当中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玩,都是冲着学习英语来的。
游戏里比较有学习气氛的一项特别功能叫“玩家日记”,记者创造的角色在闯关时做错的题目全都被系统以文本文档的格式记录下来,保存在电脑里,还附有简单的解释,可以随时查阅。
发行这款游戏的上海某网络公司负责人汪洁告诉记者,在公测的头两个星期,游戏的注册玩家已经有1万多个,每天上线人数在2000多人。而近日每天注册的人数是500到800人。
一个很有趣的数据是,在线的2000多人当中,其中有1400人游戏中的性别是女性。
“撇去10%左右的误差,目前注册的游戏玩家中,还是女性居多。”汪洁说。
开发这款游戏是为了挣“积德钱”
2000年毕业于上海某大学外语专业的汪洁一直从事互联网远程教育相关的产业。
汪洁说,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社会问题。“6年前,我就有创作这个游戏的念头。”但当时一没资金,二没技术,这念头就放下了。
去年9月给国内各网游开始强制安装“防沉迷”程序(在线时间超过两小时将强制下线),但这个程序却被玩家们用各种方式轻松破解。这加快了汪洁推出这款网游的速度。
汪洁说,在推出这款游戏前,他们也做过相关调查,发现很多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其实也怕耽误学习,可一进入游戏的环境,就控制不住自己,停不了。
“另外,年轻人玩网络游戏,尤其是竞技类游戏,主要是好胜心驱使。”汪洁说,他创作这款网络游戏,就是想把孩子在竞技类游戏上的好胜心引导到英语学习上来,并使游戏中的“社区”成为孩子们互相交流的平台。
汪洁总结说,中国人学英语有三大障碍。一是羞涩,怎么都张不开嘴。二是缺乏练习听力和口语的渠道,不是用“说”而是用背和做题来学英语。三是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对应试技巧的重视超过了对英语学习本身,造就了高分低能的“哑巴英语”。
在汪洁看来,网络的虚拟环境对于许多学英语的中国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没有压力、不怕说错的交流空间。
为此,他们花了两年时间研制出了一套软件,系统播放一个句子,玩家模仿跟读后,系统会打出分数,对提高口语水平特别有好处,这也是《乌龙学院》的一大特色。
汪洁说,目前游戏还处在投入期,已经投入1000多万元了,虽然玩家增长迅速,但离赢利还远。他已经做好继续大量投入的心理准备。
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128亿元,同比增长66.7%;网络游戏用户达到4800万,增长17.1%。“网络上有人戏称网络游戏挣的是‘缺德’钱,我就要挣‘积德钱’。”汪洁说。
虽然这款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英语,但它毕竟是一款游戏。有人提出疑问,万一学生玩入迷,没日没夜地玩怎么办?
汪洁的回答是,这款游戏玩一个小时相当于做好几份英语试卷,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有点累,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连着玩好几个小时的玩家。万一真的出现“沉迷”情况,防沉迷程序会随时开启。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玩家,发现他们不少是中学生因为网游在金华首发,因此金华地区的玩家特别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孩子玩这款游戏几乎没有遭到家长反对。家长们之所以对它“网开一面”,主要是看在网游中各种英语练习的分上。有一位自称是孩子母亲的玩家,干脆带着自己的儿子一起上来玩。她的想法是,“反正孩子不玩游戏不可能,与其让他玩那些一点好处都没有的,还不如让他玩这个,就让他边玩边学吧。不求英语水平能提高,能巩固一下知识也好。”
但游戏中强大的英语学习功能,让资深的网游玩家视其为一款学习软件。
“游戏性、娱乐性太差。”一名网游玩家在看过这款戏的简介后说,《乌龙学院》貌似网游,其实就是一个英语测试题库,英语不好的玩一会儿就会累,英语好的也玩不了多长时间。“就算借了游戏的形式,但实际上就是在考验英语水平。谁能以做英语习题为乐呢?除了那些英语学习狂,或者特别上进的人,没人吃得消玩。网游其实是越魔幻、越脱离现实世界,才越受欢迎。如果网游的世界太现实,还有什么好玩的?”
“肯定不会有孩子沉迷于这款游戏。”这名玩家断言。
网络游戏?学习软件?
网络游戏的“绿化”之路能走多远
在人们的印象中,网络游戏总是打打杀杀。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越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学生逃学、校园暴力等。就在上个月,知名的治疗网瘾专家陶宏开教授说,玩网游会使孩子智商降低。
更有专家认为,网络游戏、特别是一些对抗性的暴力游戏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些,在这些游戏的背后,有一种更为隐蔽、更为可怕的思维在慢慢地向青少年的头脑渗透。
浙江大学哲学系朱法贞教授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现实社会中无处不在的道德约束和法律威慑都荡然无存,人性中长期被压抑的动物性本能就在征伐杀戮中毫无掩饰地释放出来。
“这也是网络游戏大受欢迎的根源。”他说,它满足人在现实社会中没法满足的心理需求。所以很多时候,越是有争议的网络游戏,反而玩的人越多。
他认为,网络游戏若要追求利润,必然要追求游戏效果,社会效益很难实现。
“这也是之前的反腐游戏《清廉战士》一经推出就大受关注,但瞬间夭折的原因。”杭州一位从事网络游戏产业的人士说,游戏就是游戏,要满足玩家的各种需求,而不是申张社会正义或者教育孩子。太严肃的话题或者太沉重的内容都不适合游戏。
专家们大多认为,网络游戏要走学习方向,很难行得通。
汪洁也部分同意这种说法。他说,网络游戏的娱乐性越强,人气当然越旺,回报也越快,但这就违背了他初创这款游戏的本意。
他也认为这款游戏最难把握的就是处理游戏性和学习性两者的平衡。
“但这实在很难,很难,很难。”汪洁一连用了三个很难,并半开玩笑地说,“说不定我们团队和这款《乌龙学院》就成先烈了。”
尽管嘴上说有可能成为先烈,但汪洁还是毫不含糊地继续投入,他说,“推出的是1.0版本,2.0版本正在赶制当中,估计今年9月份就推出来了。到时候会修复1.0版本中的bug(程序漏洞),改进玩家提出的各种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