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4月2日电(记者刘泉龙 李远)记者日前从宁夏长城资源调查组了解到,宁夏境内明代长城在修筑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建筑工艺,其军事防御的功能也有独特之处。
宁夏自古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汇的地方,作为边关要塞,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自战国时期起,到秦、汉、隋、金、明等几个朝代,都曾在这里修筑长城。而明代长城保存最多,现存墙体有600多公里,其建筑工艺也有独特之处。
参加长城资源调查的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周赟介绍说,黄土夯筑的明代长城底宽约2.2米、顶宽约1米,墙体夯层密而结实。在建筑技术上采用了先筑中心墙,再筑两侧外层墙体的工艺方法。在墙体不断延长修筑中,每隔2米多挖一个楔形槽,通过楔形槽夯筑把长城结实地连成整体。
宁夏的明代长城敌台遗址多为实体建筑,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空心敌台。周赟说,在辽宁、北京、天津等地的敌台多为空心建筑,并有箭楼等军事设施,守卫长城的兵士就驻扎其中。而宁夏的实体敌台建筑无法驻军,紧靠敌台有附带建筑或城堡驻扎兵力。这可能因黄土夯筑难以形成空心建筑有关。
在青铜峡境内,调查组还发现烽火台内侧呈单排、并排或者丁字形排列的小墩子建筑,墩子间距2米左右,一般有10个,最多的达15个。周赟推测认为,这些小墩子可能用于传递信息。据史料记载:“昼举烟,夜举炮”。当敌军来犯时,就点烟、放炮预警,一烟一炮表示敌军数量为200人,两烟两炮表示500人。
周赟说,古人在长城选址上也别具匠心。墙体、敌台、烽火台多根据山势、地势而建。有的敌台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烽火台则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能很好地起到预警作用。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