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早到阿拉木图的媒体昨圆满完成任务 采访中多次受到帮助 市长局长都曾伸援手 最早抵达记者9天收获感动
奥运圣火在阿拉木图的传递结束了。
作为国内最早抵达阿拉木图报道火炬传递的媒体,在长达9天的采访里,我们在这里的工作充满了艰辛,但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感动。因为当一个个难题解决后,留在心里的,是那些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的好心人。
一见如故
包车司机随叫随到 深夜打扰毫无怨言
北京奥运火炬在阿拉木图的传递活动被安排在4月2日,为了充分报道火炬境外传递的第一站,本报记者3月26日凌晨就抵达了阿拉木图。
阿拉木图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城市。还好一下飞机,事先联系好的包车司机尤诺斯早已在机场等候我们了。有了司机和向导,我们的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尤诺斯是东干人,也就是清末中国陕甘移民的后代,这顿时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交谈中,尤诺斯嘴里时常蹦出的陕西方言更是让我们一下子消除了陌生感。尤诺斯也成了这些天对我们帮助最多的人。
在阿拉木图采访的9天里,记者每天都是白天采访,晚上写稿。因为在阿拉木图的驻地不能上网,写完稿之后要找网吧发稿,所以总是不得不在深夜去敲尤诺斯的房门。
面对记者一再的感谢,尤诺斯总是说:“哈萨克斯坦人都夸我们东干人勤劳淳朴,这点事情不算什么。”
被邀用餐不忘采访 对方一点也不介意
为了节省开支,我们在阿拉木图没有选择住酒店,而是租住在当地人家中。原本两间卧室的套房足够我们两位记者住了,但因为工作时间不固定,只能把包车司机尤诺斯留在身边。
腾出一间卧室给尤诺斯,我和摄影记者只能挤一张床。没想到,这一张床闲置率也很高。采访、写稿,常常是合上笔记本电脑,冲个热水澡,就又要出发了。尤诺斯的奥迪车成了我们最舒适的床,路上打个盹也成了我们这些天最好的休息。
睡觉成问题,吃饭也一样让我们头疼。住所的厨房有炉灶,但根本没时间做饭,超市的蔬菜也很贵。为了节省时间和金钱,我们大多都在超市里买些方便食品。
被采访对象邀请吃饭,成了我们唯一打牙祭的机会。但是因为耽误不起时间,难得的午餐也只能一边采访一边吃饭,结果搞得采访对象也没吃好。但是对方却宽慰我们说:“工作重要,你们也很不容易。”
局长相助
午休时间接受采访 帮助记者办理证件
在阿拉木图人生地不熟,联系采访格外困难,特别是要采访与火炬传递有关的官员,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阿拉木图市体育局长鲁诺夫是这次火炬在阿拉木图传递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虽然早在离开北京前,就与鲁诺夫局长约好了专访,但是因为对方工作紧张,采访被一再推迟。
正当记者一筹莫展的时候,3月28日中午,鲁诺夫终于抽出了午休的时间接受记者专访。一见面,鲁诺夫就用不太标准的汉语“你好”与我们打招呼,并且告诉记者他也是东干人,对中国很有感情。
虽然火炬传递没有正式开始,一些方案细节还没有公布,但是鲁诺夫没有拒绝记者提出的任何问题,本报能在第一时间详细报道阿拉木图火炬传递计划,鲁诺夫局长功不可没。
鲁诺夫对我们的帮助还远不止于此。当他得知我们两位记者还没有办好报道传递活动的记者证时,立刻写了一封信,要求工作人员当天就为我们办理采访许可证,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
意外采访
市长爽快接受采访奥运冠军送上祝福
4月1日,阿拉木图市长塔斯玛戈迈托夫和参加阿拉木图火炬传递的火炬手一同出席植树活动。在活动现场,记者试着向市长提出采访要求,没想到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采访之后,记者将奥运吉祥物福娃和本报的《奥秘》特刊赠送给市长,这个举动引起了当地新闻同行的极大关注,成了阿拉木图市电视台当晚的头条新闻。
另外一次意外采访是偶遇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100米栏冠军希希金娜,她也是本次火炬传递的火炬手。那天我们在参观一个有关东干人的展览,希希金娜得知我们是来自北京的记者后,热情地与我们攀谈。
昨天传递活动结束后,她还把自己的帽子送给记者,让我们把她的祝福带回北京。
这些美好记忆都留在心里,再见了,阿拉木图。
本版文并摄/特派阿拉木图记者谭克华黑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