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是因为有了婚外情?近日,曾在《百家讲坛》开讲《正说和珅》、《正说纪晓岚》等历史人物的北京师大二附中历史教师纪连海,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节目的讲述,引起社会各界争议——历史可以这样讲吗?
这也不是偶然现象。
如今,越来越多学者走出学府,走上荧屏,风趣幽默地讲述历史,频频颠覆人们固有的历史印象,也引爆了舆论。
3月29日下午,纪连海接受本报采访,探讨“历史应该怎么讲”。
中国青年报:您说大禹“三过家门不入”是因为婚外情。有网友质疑,说要向您讨个说法。
纪连海:最好是看看我那个讲座的真实版本,从网上下载一个,看完了再下结论也不迟。
中国青年报:一些学者在讲述我们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时,讲了很多他们的私生活。不少人批判,说这种方式丑化了英雄。您怎么看?
纪连海:实事求是,是讲历史的大原则,应该还原历史的真实。比如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这个史记没有记载,但是给史记做注解的人这样说,而且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考证,那么信谁的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可不可以讲呢?我觉得可以讲。但是要以探讨历史的真实,接近历史的真实为好。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历史越来越私人化,以后多元观点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现在的“80后”,学的历史都非常好玩,说的话也非常“80后”,他们必然用现代人的观点去思考历史,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局面。我也希望更加严谨一点,但是这样你就跟不上时代,会发现和他们之间有代沟。我认为应该努力去缩小这个差距。我们双方应该冷静地坐下来,听听对方的看法。
中国青年报:但是有很多网友(应该也有“80后”吧),觉得这样说历史很庸俗。
纪连海:人嘛,身上的面太多了,不能说某个历史人物就是好人或者坏人。所以真正走向电视的时候,我们怎么讲呢?学者研究学问可能很在行,但怎么在电视上阐述,需要学习。比如要追求讲述的艺术和形式,还要三五分钟有一个悬念,要手舞足蹈,还要充满感情,真是挺难的。某些主讲人如果讲得有点儿庸俗,还请高抬贵手,这不是我们有心要追求的。想吸引观众,抓住观众,可能走得稍微有点过了。
中国青年报:为了赚眼球就要庸俗吗?
纪连海:这个确实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我们更需要的是通俗化,而不是庸俗化。历史可以讲故事,但不能老讲床上的故事。比如讲纪晓岚,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他的三妻四妾,但是我不能讲这个。他虽然有三妻四妾,但捎带过就完了,对不对?如果你讲的都是他的荤笑话,那就庸俗化了。其实,如果我们已经培养了一批固定观众的话,我们可以一开始通俗讲,之后可以讲点儿高雅的。我想所有专家学者追求的是观众最后爱听高雅的,但这需要双方努力,需要很长的时间。
中国青年报:但是很多人确实有一种猎奇心理,越是离奇的东西越爱听。
纪连海: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雷区是不是要完全避过去?避过去,这个历史就完全假了。完全趟过去,也不行,因为我们不能超越这个时代,所以这个问题我们要谨慎处理。
中国青年报:传统的历史教育里普遍希望大家接受正面的,对不对?
纪连海:对啊,正史里存在“为名人讳”的问题。中国的正史大多会有“春秋笔法”,就是因为这样,才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我们讲岳飞和秦桧的故事,说这个事情完全赖秦桧,但是他们俩是平级的,宋高宗要不点头,秦桧没有资格对岳飞怎么样啊。但是我们说宋高宗是被秦桧蒙蔽的,这就是“春秋笔法”了。这就是一个雷区,不好碰。
中国青年报:怎么谨慎处理呢?
纪连海:以岳飞这件事为例,宋高宗和秦桧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宋高宗是主谋,秦桧是从犯。归结于一个人明显是不恰当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大家一种思路,不要轻易说这个结论对或者不对,至少让大家知道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有时候,我们还要考虑这么多年的教育效果,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在老百姓心中留下的观念,我们不能太超脱。有些问题学术界可以深入探讨,但在面对大众传播的时候还是要谨慎。
中国青年报:也就是说,讲历史也需要底线?
纪连海:对,确实有一个底线问题。不管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我所想讲的,是这个人给国家民族带来了什么功绩或者问题。这些值得我们去探讨,能给我们一个反思的空间。
比如讲纪晓岚的时候有这样一段,一个太监请他讲一个故事,他说:“从前有一个太监。”然后太监问:“那下面呢?”纪晓岚说:“没了。”我是为了证明纪晓岚尖酸刻薄,爱拿不如自己的人开涮,名人也有缺点。我如果不是为了要证明这个,就不会用这段。但是像这样的故事不能罗列太多,你要来回讲这个,那就叫庸俗。这就是底线。
中国青年报:2006年,南开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3.9%的公众认为历史剧基本上是真实的。此外,相当一部分观众眼中的“历史”是通过电视剧得到的。那是真正的历史吗?
纪连海:从史实和史观上讲,那些与真正的历史还是有很大区别,但对于电视剧你不能苛求它。好比观众刚开始不清楚清朝的历史。有人编了一个清朝的故事,大家看着挺好玩,但后来发现自己不知道哪个是真的了,观众也就有了寻找真实的需要。
于是我们就出现了。《百家讲坛》给我们这种正史的讲述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相对来讲,观众更相信我们讲的是真的,观众也就会清楚地定位谁在戏说。下次观众再看清宫剧,就不会那么轻信,也知道哪些是虚构的了。
中国青年报:讲历史除了真实,还有其他原则吗?
纪连海:劝人向善,这也是一个原则。我们通过对小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的讲述,让很多人更加自信。说实话,很多人,现在是将来也是小人物。我也是小人物,难道我们就破罐破摔了?大可不必。小人物也可以活得很精彩,既不自暴自弃,也不孤芳自赏。总的来说,讲人物一定要对大家有借鉴意义。
我们占据了宝贵的电视资源,给观众以正面的引导就是我们的责任。学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镜,可以知成败”,得出一点经验教训,可以指导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还需要引导观众正确看待国家的过去和未来。比如讲和糰,我就想让大家明白不能贪,贪了早晚要出事。其实大道理人们都懂,你要硬来灌输,他不见得接受,通过对历史人物遭遇的讲述,可以让大家对这些道理印象越来越深,一次次地强化。
中国青年报:要传承我们伟大的历史文化,我们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纪连海:我现在一直在想历史传播向何处去的问题。从形式上来说,可以像《百家讲坛》这样,从个人的角度去讲,还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或者锵锵三人行这种辩论的方式传播。从另外一条线上来讲,除了电视之外,我觉得还可以借鉴MTV、作词作曲、唱歌这种有声的媒体,还有像flash动画这种形式,小孩都喜欢这些啊。可以尝试多元素普及历史,要多方面开放,占领这个阵地,因为你不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