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雅加达4月4日电(记者 赵金川)印尼华人十分重视清明节,扫墓祭祖活动4日进入高潮。
印尼华人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个星期就开始买纸钱、蜡烛、花篮以及现代祭品如“金条”、“手机”等。去外地扫墓的人早早就预订了机票和船票。
60岁的陈昭颖先生说,清明节很有意义,这期间不仅扫墓拜祭先人,缅怀先人的功德,也是兄弟姐妹团聚的日子。清明节习俗应该代代传承,尤其是现代社会,更应该发扬孝道。
印尼是世界上华人最多的国家,华人人口约有1500万,生活在这里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孝”是排在首位的,而扫墓祭祖也是一种孝道的表现。
1999年印尼进入民主改革年代,政府解除了限制华人庆祝传统文化节日的禁令,于是全国各地华人用各种形式度过春节、元宵节和清明节,老一代华人更重视清明节。前些年,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这几年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因此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宗亲们通常是祭祖后共进午餐,敦睦宗谊。有的还利用这个机会向学习优秀的宗亲子弟颁发奖学金,体现了华人慎终追远,缅怀先人功德,勉励后辈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的传统美德。一些地方在清明节期间,举办师生校友联欢会,加深彼此情谊。更多的华人是举家前往墓地给先人扫墓,或到寺庙进香祈福。
近年来,在华人可以自由享受传统文化节日和“学习中文热”的大环境下,印尼华人新生代开始重视中华文化。他们不少人高中或大学毕业后选择到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学习中文,那些学习中文的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一位叫林沁燕的女大学生说:“去年我学习了有关清明节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确实下很多雨,可是我却没有看过杏花村,要是我去中国旅游,一定要去杏花村看看。”
一位叫钟恒昌的大学生说:“每年的清明节,父母都会带我们去祖父坟前拜祭,墓碑上刻着祖父的籍贯是中国福建。清明节能使我牢记祖宗的籍贯,也知道了我们的根在哪里。”
(责任编辑: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