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开栏语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四年来,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在内的中部六省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人才等综合优势,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三届“中博会”召开前夕,本报记者跟随“中部崛起之路”中部六省巡回采访团行程数千里,亲身感受到中部六省励精图治、争先发展的精神风貌和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新思路、新探索、新举措、新成就。
从今天起,本报陆续推出《中部崛起之路》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这里科教实力雄厚。因为这里有高等院校80多所,科研机构1100多个,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0多名,居全国前列。
这里就是美丽富饶的湖北。
进入21世纪以来,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呈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之势向前发展,成为经济结构中最活跃、最有支撑力的因素。作为湖北省高科技产业代表的武汉东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到2007年底,已拥有各类高校42所、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52名两院院士、20多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近百万名在校大学生;有注册企业1万多家,其中批准高新技术企业2105家,年产值过60亿元的企业1家,过30亿元的企业5家,过10亿元的企业14家。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4年来,湖北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与2005年相比,上升了4位。其中,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是什么使湖北省高科技产业得以迅猛发展,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答案很明确,是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为企业发展组装发动机 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认为,体制机制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促进因素。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在创新中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才能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中部崛起战略”顺应了中部六省干部群众的发展愿望和发展需求,符合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随着新一轮大发展战略机遇的来临,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发扬敢为人先、敢闯善创、敢于试验的精神,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在湖北省的科技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中,武汉东湖国家高新区是最有说服力的代表。
“十一五”以来,东湖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达28%。2007年实现企业总收入1300亿元,财政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光通信、移动通讯、能源环保和现代装备制造等4个产业产值均突破100亿元。以光电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武汉新的主导产业。
——创新发展产业机制。从机制创新入手,不断优化鼓励自主创新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环境。
——创新政策支持机制,优化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出台和完善在创新基金管理、发展风险投资、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企业上市工作,设立专项基金,奖励企业上市成本,开辟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加强联合产权交易所建设。
——创新全面服务机制,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各类中介机构的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多方面的优质高效服务。
——创新文化建设机制,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一系列科技产业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科技企业实现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
推进资本市场创新,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对于一个正在创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最缺的是什么?许多老总的答案可能都是资金。资金短缺,成为阻碍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阻碍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通道。
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宋祖荫对此深有体会。该公司是亚洲惟一一家通过自主开发从事公路立体测量和城市数据的公司。2004年从武汉大学搬入东湖高新区孵化器,当初公司只有70名员工,资产300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公司目前已拥有300名员工,资产达5280万元。探讨其快速成长的原因时,宋主任一语道破天机:东湖高新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创新,多渠道帮助企业融资,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武汉东湖国家高新区承担国家部委、省、市的创新和产业化项目962项,财政投入资金25亿元,引导银行信贷100多亿元。他们积极推进创业投资体系建设,利用开发银行贷款,组建了规模10亿元的光谷基金,构建中小企业投资体系;发展风险投资,先后组建了20家创业投资公司,累计筹集资本金30多亿元;支持企业上市,使上市公司总数达20家。目前,正推进非上市股份企业股权报价代办转让系统准备工作,积极培育高技术企业在“中小板”上市。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投入运作机制,使基金在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使用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贷款支持。为大力支持企业上市,成立促进企业上市办公室,服务企业上市,为上市企业服务;出台《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办法》,对企业完成股份改造的奖励5万元,上报材料获证监会受理的奖励100万元,在境内外成功上市的奖励200万元,上市后实现再融资的奖励50万元,企业从改制到上市、再融资总共可获得奖励355万元;目前,该区已建立了上市企业资源库,有69家企业成为上市后备企业。支持风险投资企业发展,设立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种子基金),吸引境内外资本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并按照实收资本、实际投资额,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
同时,东湖高新区还积极开展“人才资本出资”试点工作,探索和完善人力资本、知识产权出资办法,大胆探索知识产权作价入股、质押、信托、拍卖的方式与途径,鼓励科技人才以技术、科研成果入股民营企业。推行科技企业以无形资产作为投资,经股东约定,在出资比例上不受限制,并扩大无形资产内涵。对成果转化企业申请获批准的专利、商标、软件等著作权等申请费用给予全额补助,对取得创新成果与实现产业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等。
激励自主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内力 企业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就会大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商海中站稳脚跟,实现企业的快速崛起。
东湖开发区从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核心出发,建设起多层次的自主创新体系,努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他们积极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紧创新环境营造,在进一步促进高新区创新网络建设的同时,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促进高新区的创新体系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使其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组成部分,成为全球光电子产业领域重要的创新基地。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建设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一批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目前已集聚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9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8个;同时,区内企业建立研发机构500多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技术中心15家,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万人。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给予减免税收、提供小额贷款等政策支持,并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贴息贷款、担保等。
通过这一创新体系,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促进高新区的产业不断走向高端,新兴产业和新业态不断产生,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型园区,成为光电子产业领域新兴产业的发源地和聚集地。“十五”期间,高新区累计实施“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创新项目239项。专利申请量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2007年专利申请量突破30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全市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60%;高新区在光通信领域提出的4项标准(邮科院三项IT网络技术标准、长飞公司提出的光纤链路测试标准等)被国际电联批准为国际标准。
武汉东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传铁说:科技成果在高新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好的体制机制,要想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不现实的。一定意义上说,体制机制的创新、良好环境的营造,是发展高新产业十分重要的措施。东湖高新区这几年在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就是体制机制创新的成果,很多拥有科技成果的创业人都是骑着自行车来,开着小汽车回去的。
3月27日,记者从湖北日报得到消息,国家统计部门将从4月份开始对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字进行初步核实。湖北有望成为全国2008年超万亿GDP省份之一。
本报记者谢昌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