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春季仪式。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清明节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形式——纪念对象从传统的家人和为国为民牺牲的英烈拓展到劳模和遗体捐献者,甚至是生前给主人带来欢乐的宠物;而用鲜花、“家书”和网上留言来代替焚香、烧纸的新型祭祀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今年的4月4日是第一个国家法定清明节假日,与双休日的结合又形成了一个为期3天的小长假,中国各地人们正在赋予清明节各种新的内容。
北京
为遗体捐献者献花
连日来,前往北京长青园骨灰林为遗体捐献者而立的“生命碑”的人群络绎不绝,而身穿白大褂,手持菊花,来自北京各医学院校的学生们尤其抢眼。
面对“生命碑”上镌刻的736名遗体捐献者的名字,学生们深深地鞠了3个躬,一起缅怀为了北京医学教育和研究奉献出自己遗体的“无言良师”们。
不需要过多的解释,看到学生们手中捧着的菊花,不少遗体捐献者家属就已经忍不住眼泪涟涟。2007年8月23日捐献出遗体的王学敏的老伴,一边擦拭着眼角的泪水一边冲着碑上老伴的名字说:“老头子,学生们来看你了。”
“生命碑”前一片肃静,只能听见亲人对捐献者的思念之声和因为不舍而回荡的哭泣声;只能看见亲人一遍又一遍地抚摸刻在石碑上的冰冷的名字。此情此景,在场的很多学生都流下了眼泪。一位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上大三的学生说,在这里看到的一切给她带来的触动和震撼,远比上课前向捐献者遗体鞠躬时来得深切。“我会将这些带我进入医学大门的领路人铭记在心”。
据了解,2004年3月,北京市红十字会将志愿捐献遗体者的纪念碑建在了被称为城市生态公墓的“长青园”内,当时319名志愿者的名字被深深地镌刻在纪念碑上。到今年清明节前,已经有736位捐献者的名字出现在了“生命碑”上,2007年的捐献者更是达到了126名之多。
上海
“时空邮局”传心灵述说
家住黄浦区的陈阿伯今年换了一种方式祭奠去世的老伴,他向滨海古园墓区特别设置的“时空邮箱”中“投递”了一张“亲情卡片”:“老伴,现在你可以放心了,我今后的生活起居有着落了,你一路走好啊。”将卡片放入邮箱,老伯的脸上露出了轻松表情,姗姗离去。
今年的清明节,滨海古园推出了“心灵述说·时空邮局”扫墓新举措,让市民扫墓时在一张小小卡片上,流露真情实感,然后投入邮箱,把思念传递给已故亲友。“时空邮局”开启首日,就收集到1200多张“亲情卡片”。
一些市民表示,通过卡片向已故的亲朋好友传递自己的心声,含蓄而又温馨。据介绍,滨海古园首批投放了2万张“亲情卡片”,后来又加印了2万张。目前古园“邮递员”已收到3000多张。
长沙
无暇扫墓请人尽孝
清明节将至,在做生意的王先生因业务繁忙,抽不开身回衡阳老家拜祭祖先。他从朋友口中得知,长沙的殡葬行业推出了“代理扫墓”的新业务,只要花1500元钱,就能请几个“替身”回家烧香祭坟。
“清明变成三天小长假后,长沙各大旅行社的预约电话爆满。既然不少人想利用清明出游,就没空回家祭祖了,我灵机一动,为何不推出新业务解决他们的难题呢?”位于书院路的祭祀用品店老板李先生说,他们和礼仪公司合作推出代理扫墓业务后,近来每天接到30多个预约电话。
据悉,代理扫墓的客户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普通的工薪族,他们的先人葬在偏远的公墓,由于出游或工作原因没扫墓,故委托几个“替身”到公墓献祭祀品。二是民企老板,他们的祖先葬在乡下,因工作繁忙无暇返乡。为了表达孝心,他们选择这个新方式祭祖。
嘉兴
网友网祭文化名人
清明将至,一种新的祭奠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更有热心网友为嘉兴的文化名人建立了网络纪念馆,其中浪漫诗人徐志摩的网络祭奠人气已接近5万。
此前每年的清明前后,海宁徐志摩墓前总会有一大捧鲜花,有时是玫瑰,有时是百合,但一直没看到那些来献花的人。据了解,在嘉兴众多的文化名人中,诗人徐志摩的人气最旺。早在2003年1月27日,就有网友在天堂在线网站上为他建立了网络纪念馆。
另一位受到网友们热烈怀念的是嘉兴籍国学大师王国维。同样在天堂在线上的英特公墓,墓碑建立在苍茫的天际和蓬勃的太阳花之上。进入“馆”内,深蓝色的背景上,王国维的肖像前亮着两根蜡烛,两边是他的相关资料,而肖像下,则是有关他的生平和学术成果介绍。建馆时间为去年的3月12日,是位网名为“主席”的人建立的。
眼下,一名叫秀水青衫的网友为大文豪朱彝尊在天堂在线上建立了纪念馆,并在献花后留言:“棹歌之和代代相传,人文精神永垂不朽!”纪念馆随后就迎来了其他网友的祭奠。
沈阳
市民自办书画展祭母
一幅幅字画用夹子夹在了市民周达理家中拉起的塑料绳子上,字并不漂亮,画也并不专业,却蕴涵着真情。它们组成了一个小型的字画展,而展览的内容,则全部关于周达理的母亲——不撒纸钱,不烧纸,沈阳市大东区小北街道取义社区居民周达理用办展览的方式来祭祀母亲逝世100天。
周达理的母亲于去年12月因病去世,他利用自己能写会画的专长,在家里办起了怀念母亲的小型书画展,10幅8开大小的书画全都是他亲手创作的,母亲的画像、怀念诗《母亲》等内容描绘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母亲。
呼和浩特
出游踏青成时尚
与往年不同,今年不少市民选择提前错峰扫墓,纷纷借着这个小长假旅游踏青,出游的游客预计比去年同期增加1-2倍。此外,清明节散客游、自驾游、租车出游也成为一大热点。
尽管民间有“清明不出门”的说法,但目前呼市各大旅行社都开始积极推出各种适合清明出游的中短途线路,受到市民的欢迎。而一些年轻人也开始早早的为外出踏青做起了准备。家住滨江花园的刘娟已经买好了清明出游的装备,包括帐篷、烧烤的食品等,和几个朋友相约到山西绵山游玩。
内蒙古远方假日旅行社工作人员冯慧美说:“清明不出游的传统习惯正在逐渐改变,近期咨询清明踏青的游客比去年多了不少,预计短线游将会成为今年清明游的主旋律,其中主要以踏青郊游、民俗游、登山祈福、祭扫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