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网上发邮件乞求施舍 椰城兴起网络乞丐 核心提示:只要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就有钱入账,真有这样的好事?“请您施舍1元钱,让我奔小康!”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见乞丐说这样的话向你乞讨,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乞丐是不是在开玩笑。但是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就不同了,在一些网站已出现各种各样的乞讨者,他们被人称做——“网络乞丐”。在海口的一些大学校园里,网络乞丐也悄然兴起。海口市民张先生近日就收到一封特殊的电子邮件,发信人称自己是海口一名在校的女大学生,因家庭困难为完成学业直接向他乞讨10元钱。
市民反映:女大学生发来乞讨邮件 4月4日,海口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收到的这封邮件上写明,“她”是海口某大学一名在校的女大学生,父亲从小去世,母亲重病在身,自己现在万念俱灰,为了能够继续学习,希望每个好心人能赞助10元钱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在信的后面,“她”还留下了自己的QQ号和银行账号。
张先生说,这种事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以前倒是听朋友说过,现在有这么一群人,专门在网络进行乞讨,这类人在网络上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网络乞丐”。张先生表示,他收到这封邮件时也很吃惊,同时也对发送邮件人的意图表示怀疑,“既然没钱吃饭,怎么还有钱上网?”张先生说,虽然10元钱不多,但由于对此有一定的怀疑,所以他就没有给这个网上乞讨者汇钱。
记者随后浏览发现,现在网络上乞讨的人还真不少,网络上乞讨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而对于网络乞讨者的这些主打“感情牌”的帖子,也有不少人跟帖支持,还真有人给过网络乞讨者帮助。
揭开面纱:网络乞丐分为不同类型 随后,记者按照电子邮件里的联系方式,通过QQ联系上了这名网络乞讨者小芳(化名)。
小芳告诉记者,她的确是海口某大学的在校学生,从网上搜索到一些人的邮件地址后,就开始发了多封邮件出去,还真有不少人回复。而在收到第一笔10元钱的捐款之后,她就真正进入乞讨者的行列。至于为什么会想着在网络上进行乞讨,小芳说,主要是现实生活中不好意思开口,而且中国人口那么多,只要每个人给她资助1元钱,那就是一个大数目了。可能是觉得记者追问得太多,小芳随后没有继续回答记者的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网络乞丐呢?据海南一位资深网虫“心之上弦月”介绍,网络乞丐一般分为三种,每一种的目的和索取的数额都不一样。像“请您施舍1元钱,让我奔小康”算是“直接型”,一般数额不大,金额从1元到10元;还有一些会写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亲人生病,天灾人祸,没钱吃饭等,这类网络乞丐算是“文笔型”,这种目前网上最流行,用这种方法乞讨的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学识,文字功底好,对于钱的多少没有具体要求,只说由你自己去“献爱心”;此外也有一些热心公益事业,比如以灾区等需要钱的事情来乞讨的,这类可以称作“爱心型”,一般出现在比较正规的网站或博客上,诚信度较高,捐款的数额由捐助人自己决定。
“心之上弦月”告诉记者,现在在网上还有一些专门的“乞讨网站”,内容都是大同小异,而网络乞讨现象目前在海口的一些大学校园里也比较流行。
大学校园:很多人遇到过网络乞丐 4月4日,记者就此现象走访了海口一些大学的大学生,在接受采访的10多位大学生中,大部分都表示经历过网络乞丐的乞讨。
海口经济技术学院艺术系的李同学对记者说,“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乞丐出现,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太疯狂!我会看清事实然后理智的考虑,如果是官方网站,或者是知名网站,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一般会选择捐助的。”
海南大学一位徐姓女同学则告诉记者,她也经历过网络乞丐行乞,当时是在QQ群里看到的,说自己患了什么病,需要帮助,说得很动人。“我对此是置之不理,因为这样的事太多了,信不过来!”徐同学表示。“你会给他们捐款吗?”记者问。“我认为这些都是骗人的,以乞讨为赢利目的,当然不会给。”徐同学说,但是她也认为这些网络乞讨者并没有错,因为“谁都有权利为自己找财路!”
记者调查:乞讨可信程度众说纷纭 那么,网络乞讨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为此记者对一些经常接触网络的市民进行了采访。市民黄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可信度不太高,因为有些人在网络上利用别人的同情心。市民张小姐也表示,她觉得网络乞讨大多数是诈骗性质的,她不会接受,而且有的网络乞讨者发帖发得太频繁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市民觉得,如果直接面对乞丐,即使他们的身世有可能是编造出来的,但至少也有个直观的印象。而在网络世界,依靠的全是乞讨者自己的述说,这里面的真实成分会有多少?市民齐先生说,“我觉得网络乞丐都能上网了,应该也懂一点知识了,为什么还要去乞讨呢,挺奇怪的。”
“谁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还是有许多人需要帮助的,至少我相信他们确实是需要帮助的!”一位支持者王小姐告诉记者,她当时觉得挺好奇的,也挺感动的,觉得他们确实很可怜,觉得能帮则帮。
和王小姐持相同看法的市民还为数不少,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如果能确认其信息的真实性,他们会为能帮助别人而高兴。一些支持者觉得网络乞讨“乞”的就是一种信任,能够给人信任,支持也无妨。
律师说法:是否合法尚无明确定论 据了解,“网络乞丐”的开山鼻祖是一个美国人,他曾经做了一个叫“给我一美元”的网站,目前已经累积了将近3万美元的收入。
那么,究竟这种行为会给网络空间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种行为又是否已经触犯了法律呢?通过网络乞讨所得的收入又是否合法呢?记者就此采访了法律界人士。
据海南新概念律师事务所律师苏子营介绍,对于网络乞讨,目前国内在法律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也没有听过哪个部门能进行监管。苏律师认为,目前“网络乞丐”通过网络能行乞到多少钱财,是很难取证的,因而也很难认定他们是否触犯了法律。因为一般邮寄的物品或者钱的数额不是很大,即使一旦发现被欺骗,对方也不是很好联系,所以往往就不找有关部门立案。
那么,网络乞讨的行为是否涉嫌诈骗呢?苏律师认为,如果网络乞讨者是以虚假的信息来骗取他人的同情,来索取或者骗取这种财物,那么就可能构成犯罪。不过,目前国内还没有听说过关于网上乞讨立案的消息。
苏律师提醒广大市民说,由于网络本身的隐蔽性,相关证据无法保存和收集,不仅骗取钱财的事实无法查清,甚至连当事人的身份都可能无法辨明,即使存在诈骗也难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希望广大网民能自己辨别真伪,以免上当。 商旅报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