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六日,上海滨海古园举行首次公祭海葬典礼,数千市民和海葬者的亲属纷纷投递“心灵诉说卡”,以新的祭扫方式缅怀离世者。据介绍,自一九九一年起,上海开始推广海葬,并推出优待措施,其中包括提供政府补贴和免费在海葬纪念苑中刻名留念,目前有一万五千多位逝者的骨灰撒向大海。中新社发潘索菲 摄
中新社上海四月六日电(记者李佳佳)中国殡葬史上第一个公祭海葬典礼——“二○○八年上海市公祭海葬典礼”今日在沪举行,用音乐和鲜花表达了对海葬先驱者的缅怀之情。
整个仪式更通过网络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上午九时五十分,公祭海葬典礼在低沉、悠远的钟鼓声中缓缓拉开帷幕。主祭人首先恭读祭文——万名英灵显高风,荣生于天,勇归于海,胸怀博大,志高青云!创海葬文明之先驱,树惜土如金之大德。饱含深情的祭文赞颂海葬者高风亮节的同时,也表达出生者对先人的崇敬与追思。
上海自一九九一年推行骨灰撒海葬式以来,累计已有超过一点五万名逝者选择了这种被称为最环保、最开明先进的安葬方式。上海市民政部门不仅提高了海葬补贴力度,并免费为海葬者在海葬纪念苑中刻名留念,诸多优惠举措令海葬方式逐渐被此间民众接受。
赵朴初大师的外甥媳妇杜旬美今日也作为海葬者家属参加公祭。她在发言中表示,舅舅赵朴初曾说,“我们都是一滴水,只要尽力而为,滴水可奔入大海,永不干涸。唯有身归大海,滴水方得功德圆满。”他在遗嘱中表达了超然的生死观,其心灵世界令人怀想不尽。
今日的公祭现场,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数千市民和海葬者家属,还颇具创意地用“心灵诉说卡”取代了过去扫墓时的纸钱,一张张写满思念的“心灵诉说卡”被依次投入“时空邮箱”,参加公祭的民众以新时代的祭扫方式交流“两个世界”的对话。
此外,沪上滨海古园还在今年清明期间开通了“时空在线海葬纪念馆”,今后,骨灰撒海的逝者家属只要登录网站,就能为已故亲人建立一个温馨的“网上家园”,随时随地进行祭扫和追思活动。
整个公祭典礼在“音乐告祭”中落下帷幕,在笛子表演家许国屏及二百多名笛子手共同奏响的悠扬乐曲声中,参与公祭的市民纷纷表示,尽管自古有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但海葬方式不与后人争夺有限土地资源的做法更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