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琴高娃在剧中
“傻傻的黄河你从哪里来,傻傻的黄河你到哪里去,你傻乎乎地来,你傻乎乎地去,你抽了我的筋,扒了我的皮……”一首粗犷的黄河谣,几许凄凉,几多沧桑,拉开了电视连续剧《老柿子树》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序幕。
黄河边英雄主义的大合唱
由甘肃、北京、江苏、宁夏四地影视集团共同打造的《老柿子树》,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背景,以黄河边上李姓人家的母亲和4个儿子的故事为切入点,在一场情与理、愚昧与公正、血与火的惊心动魄的大较量中,精心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的黄河人形象。
“黄河的故事,黄河人的故事,人们已经读过很多很多了,但是,我们今天还要讲,因为,我们故事里的人和事,会让你悟到不同的文化理念。”总导演谷锦云说。他表示,这部戏就是一部黄河边英雄主义的大合唱。“既然我们是在讲黄河边的人与事,那我们剧中的人与事,至少应该像沉重而又复杂的老黄河一样,也沉重复杂起来。剧中这些喝黄河水长大的人,有着黄河般的霸气和胸怀,有着和黄河同样的基因和血脉。”
斯琴高娃化身黄河母亲
黑色的大棉袄外面套件羊皮马夹,一根木棍做拐杖,胳膊上挂着一个碎花布包裹……斯琴高娃在剧中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地道的黄河岸边的乡村老太太。剧中的“娘”对儿子的爱是平等和无私的,为了儿子们的幸福,“娘”宁可牺牲一切甚至生命。她以自己的坚忍倔强固守着古朴的家园,李家门前有一棵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老柿子树,每年柿子成熟时,她把对儿子的牵挂、惦念都捏成一枚枚浓郁的酒柿子……
剧中的“娘”不是斯琴高娃扮演的第一个母亲,然而这个“娘”却格外有“力道”。当初对“娘”这一角色的遴选,制片人、男主演陈逸恒说“非斯琴高娃莫属”,只有她能演到位,这个人物就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斯琴高娃坦言这部戏拍得十分辛苦,因为自己的腿病,不十分灵便,加之拍戏时要走许多路,吃了不少苦头。为了能演好陇原母亲,说好地道的西北话,她拄着拐杖,走访农村家庭,还向当地来采访的记者学习,最后全剧都用西北话说台词,受到当地老百姓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