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挪威豪言宣誓,到2050年,该国将转变成为“碳中和”国家。今年一月,挪威政府进一步表态,在2030年前就要达到碳中和目标。但是在其减排计划公诸于众后,各环保组织和政界人士在称赞挪威勇气可嘉的同时,也对其计划提出疑虑,认为该计划过于依赖数字游戏以及资助海外环保项目,但却不重视在国内采取有实际意义的减排行动。批评引起挪威以及其他国家、企业、城市与大学对该国碳中和模式的反思。
据《纽约时报》报道,挪威最大的环境组织“战神柏罗娜”(Bellona)的主席弗里德里克·豪格(FredericHauge)说:“把碳中和目标从2050年提前至2030年的愿望是良好的,但是我还没有看到实际行动。”虽然挪威已经做出减排承诺,但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每年出产数十亿桶石油的挪威看起来并不像一个环境友好的模范。
挪威的减排主张还有待验证,其计划显示,现阶段要达到碳中和状态,除了做出努力、牺牲甚至创新,依靠的还是减排核算方式以及到底花了多少钱。挪威计划短期内将通过资助海外环境项目达到碳中和目的。在去年的巴厘岛会议上,该国宣布拿出30亿挪威克朗(约5.38亿美元)用于防止滥砍滥伐,尤其是用于缓解非洲的贫困。这是联合国允许的环境核算政策,但这也就意味着,挪威可以通过在遥远国家植树造林或者清除工业污染来抵消本国的碳排放。
过去的经验表明,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需要做出实际的牺牲,例如少开车、少乘飞机,限制公务活动。挪威数十年前就开始实施某些简单的改革,但进一步的减排并非易事。目前,挪威并未制订清晰的本土减排计划,豪格也批评挪威政府在本土做得还不够,也不够专业、积极。例如,被公认为是环保先锋的沃尔玛一直鼓励供应商减少碳排放,但它的许多超市所在地都没有公共交通工具,没有意识到数百万顾客开车上门购物造成的巨大排放。此种会计学上的误差与取舍普遍存在,也掩盖了真正的挑战。
因此批评者认为,挪威模式并非实现未来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也不具可持续性。发展中国家不可能花费巨资去实施繁多的环境项目以促进减排。而且,在挪威绿色宣言的背后,隐藏着令人不快的真相:尽管这是个只有500万人口的生态友好国家,实行着高额的汽车税、燃油税,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油气出口国之一,它是将碳排放出口到了全世界。
挪威环境部长海蒂·索伦森(HeidiSorensen)也承认这种矛盾:“挪威人生活在这种两难之中,依靠石油致富,又往大气排放二氧化碳。”
挪威的主要污染来自石油、天然气、金属加工等重工业,目前国内减排主要依赖的是一些未经充分证实的技术手段。虽然挪威政府已经在开发碳捕获和地下碳储存技术,但是并未制订这方面的减排计划细节。环保主义者呼吁挪威还应该进一步采取步骤,减少石油勘探,提高燃气税。豪格认为,挪威应该减少能源出口,而代之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利用其本土资源,例如太阳能等。(常旭旻)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