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等双边合作文件签字仪式新华社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7日在北京签署,这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这份经历3年15轮磋商换来的自贸协定会对中新两国的经贸合作产生什么影响,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开放又有何意义?自贸协定签署后,是否会对中国畜牧业形成巨大的冲击?本报记者专访了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世界经济处处长陈霖、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蓝庆新、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副所长韩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等专家。
双赢
贸易扩大效应
将使双方受益
记者:《协定》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诸多领域,是我国与发达国家达成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请问,这份自贸协定将对两国间经贸带来什么影响?
蓝庆新:目前学界认为,中新自贸协定签署的时机跟我国现在物价水平很高有关,特别是自去年3、4月份以来我国物价步步高涨,主要是由农产品价格引起,我国对粮食及肉禽食品的需求缺口很大,很多都从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进口,但由于关税水平很高,这些产品的进口价格很高,根本不能平抑国内物价水平。而一旦取消关税,将大大有利于我国农产品以及整体物价的下调。
其实,与新西兰达成自贸协定还只是我国弥补产业缺陷的一小步,如果能尽快与澳大利亚达成自贸协定,那才更具里程碑意义,这是由于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量要两倍于新西兰,而且不仅能提供大量小麦、畜牧业产品,还有矿产品、石油、天然气。
此外,双边自贸协定还可以减少走私带来的经济损失,技术工人的流动也能带来产业技术和效率水平的提升。
韩锋:中新签署自贸协定后,贸易创造效应可能导致进口的急剧增加,但对中国出口影响很小。
一方面,贸易创造效应将可能使中国进口迅速增加。中国农产品目前的进口关税水平还较高,其中包括奶制品和肉制品。中新签署自贸协定后,由于农产品关税存在相对较大的减让空间,所以随着贸易的自由化,中国的进口规模将可能显著扩大;
另一方面,贸易创造的效应会有利于中国出口的增加,但规模很小。目前新西兰关税中,HS21(杂项食品)、HS22(饮料、酒及醋)、HS24(烟草、烟草及其代用品制品)三类产品的进口,征收从量税,关税水平相对比较高。这三类的产品均属于中国具有优势、对新出口潜力最大的加工类农产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新自贸协定的签署,将有利于中国这些产品对新出口的增加。但新西兰只有400万人口,国内市场狭小,所以这些产品出口增加的幅度不可能特别大。
沈骥如:中新签署自贸协定后,贸易扩大效应会使双方的进出口都有所增加。
首先,会使新西兰对中国的出口增加。新西兰畜牧产品以外的其他优势产品的出口还很少。例如,新西兰深海鱼产品产量大、品种与国内也明显互补,品质则更符合环保和健康的要求,但由于营销力度还不足,国内的进口并不多。签署自贸协定后,随着两国在农业、工商业领域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新西兰工商企业在中国国内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将更为便利,包括深海鱼等在内的其他优势产品的对中国的出口将可能迅速增加;
其次,中国对新西兰的出口也会明显增加。新西兰实施的SPS和TBT措施非常严格,往往成为国外产品进入的障碍,正因为这样。中国仅有河北鸭梨获得了进入其国内市场的机会,其他具有优势的热带水果、蔬菜产品则因迟迟得不到风险评估的机会,而无法进入新西兰国内市场。建立自贸协定后,只要新西兰增加中国产品风险评估的数量、加快对中国产品进行风险评估的速度,就有可能增加中国优势产品的出口。
互补
各有强弱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记者:与新西兰自贸协定的意义还在于双方就服务贸易作出了高于WTO的承诺,您认为,这将对中国服务贸易开放产生怎样的影响?
蓝庆新:中国对新西兰的服务贸易额不是很高,不占主体地位,因此中国服务业的开放更多是对新西兰有好处,为其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同时,新西兰本身的服务业发达程度在发达国家中也不高,中国、新西兰两国距离比较远,更多将是基于产业分工上的货物贸易合作,因此对中国整体的服务贸易还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韩锋:这个可能是症结之一。因为服务贸易的涵盖领域很广,而且中国的服务贸易比较薄弱。一直以来,我们的开放程度也比较低。所以,突然之间完全开放,可能会使中国的很多公司承受不起。
但是在服务贸易的4种模式中,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费主要是指服务本身的跨国移动;商业存在指通过服务提供者的跨国移动并且设立固定的服务机构来提供跨国服务;自然人流动指服务提供者跨国从事相关的服务活动。其中,商业存在能够通过设立长期机构来吸引当地的劳动者进行就业,而自然人流动则可以通过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出国工作来扩大劳动力需求。加快这方面服务贸易的发展,将会有效扩大我国的就业规模,有效地增加就业容量。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中国的积极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沈骥如:《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分为商务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服务,旅游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其他服务,共12个门类。
其中,新西兰在旅游、电信、文化和娱乐等服务贸易部门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在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特许和许可、其他商务服务等服务贸易部门竞争力较弱。而中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贸易部门包括:建筑、旅游和其他商务服务。竞争力较弱的部门包括:电信、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特许和许可、文化和娱乐等。
这说明,双方在服务贸易还是有一定互补性的。对于新西兰竞争力特别强的电信行业,由于该国的经济规模比较小,所以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敏感度也没有必要特别高。
冲击
对中国畜牧业有影响但有限
记者:众所周知,新西兰是农业大国,也是奶制品出口大国,其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国,占世界出口总量的31%。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公司、新西兰恒天然乳品公司表示,今后将把中国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自贸协定的签定是否意味着中国畜牧业将面临很大挑战,应如何应对?
蓝庆新:目前还不必担心新西兰农产品出口对我国本土市场的冲击,恰恰中国、新西兰的产业是一种互补关系。中国农业相对弱小,其中畜牧业处于弱势,只有水果、水产品还算有优势地位,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能力很强,新西兰很多大众消费品都来自中国,比如纺织品。通过这种产业互补,进行互惠贸易,弥补需求缺口,是利于中国产业的合理发展的。
韩锋:如果你留心的话,就会看到超市里的牛奶已经多次提价了,这说明中国市场的需求还有很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奶的需求也可能继续增加。
但是,中国的市场还需要培育。如果培育不好,消费者对奶制品的需求没有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那么,中新自贸协定对我国本土奶业公司、奶农的冲击当然是存在的。
沈骥如:无论是中新自贸协定,还是中澳自贸协定,对中国畜牧业的冲击是一定存在的。其中,新西兰的羊毛75%以上是罗姆尼粗羊毛,坚硬粗糙,适宜粗纺,是制作地毯和编织的好材料;而澳大利亚的羊毛80%以上是美利奴细羊毛,适宜精纺,是优良的服装业原材料。
那么,对中国的牧民来说,卖羊毛时将遇到激烈的竞争。这就需要政府统筹考虑,减轻农牧民的负担,保障本土产业的竞争力。
方向
互惠互利是自贸区首要条件
记者:未来中国发展自由贸易区的方向将是什么,会考虑那些因素?
蓝庆新:中国从2004年开始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截至2007年10月,我国已经商谈的自贸区已达12个,涉及29个国家和地区。但相比之下,美国、欧盟和日本已分别与43个、45个和29个国家商谈自贸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有关今后经济发展任务部分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这意味着党和政府已经正式把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类似于中国、新西兰这样的产业互补状况将是自贸建设的重要因素,可以发挥中国所长,同时避己之短,避免资源、要素的浪费。比如中国目前正在积极与阿联酋、科威特、巴林、卡塔尔、伊拉克等海湾5国探讨贸易合作模式,这是处于能源安全的考虑,此外东盟中日韩10+3的合作模式也是实现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需求,对中国意义很大。
劳动力流动目前也是中国自贸合作中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此次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就对技术工人、教师、厨师,护工等人员流动作出了具体规定,将每年允许约1800名中国技术人员分别在指定时间到达新西兰,以缓解新西兰政府对紧缺人员需求的压力,但是规定了居留时间的具体年限。
当然,自贸区的形成首要条件是互惠互利,对其他国家来说,中国的吸引力在于提供了很大容量的消费市场,同时,中国银行、保险、快递、咨询等服务业的发展潜力也很具吸引力,资本获利空间巨大。
意义
为自贸谈判
提供了参照基准
记者:中新自贸协定签订后,将对未来中国开展与发达国家的自贸谈判产生什么影响?
陈霖:中国与新西兰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是我国发展自贸区的一大突破。当然,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新西兰经济规模较小,谈判时的要价条件特别是在服务贸易、投资领域我国还相对容易接受。
但不管怎样,这样一个与发达国家的自贸协定成果还是为我国未来与其他发达国家自贸谈判提供了一个参照基准,比如一些发达国家在自贸谈判中往往在服务贸易开放方面要价很高,现在中国方面基于跟新西兰达成的协定就有了谈判的基准,起码不能高于跟新西兰达成的相关条件,更利于促成更多自贸谈判的成功,也利于提高谈判效率。
蓝庆新: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的总体意义在于示范效应,如果两国经贸交流运转顺利,贸易、投资真正实现自由化,并且给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必将带动更多其他国家与中国的自贸对话,达成更多的自贸合作。
短期内可能对正在进行中的中国-澳大利亚自贸谈判会带来直接的刺激,促成协定的达成,因为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地理位置接近,都处于澳洲,经济情况也较相似,支柱产业有农业、畜牧业等。
同时,也可能推动东盟中日韩(“10+3”)的自贸谈判,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建立,进一步吸纳日韩进入该自贸区的难点就在于他们怀疑与中国合作的益处有限,此前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就大大受益于北美自贸区,但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就受益相对少,日韩也有类似的担心,担心中国将主导东亚经济的发展。
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还树立了相距甚远、不是相邻的国家也可以达成自贸区的合作典范,此前中国形成的自贸区对象国都在周边地区,比如巴基斯坦、东盟。
韩锋:我认为声势上的促进作用还是有的。因为中新和中澳的自贸协定谈判几乎是同时开始的。它们所处的地区环境是一样的。双边要求合作的需求也是差不多的。但是这两个国家毕竟是不太一样的。澳大利亚的经济规模远远大于新西兰,两个国家的产品结构也有很大不同。所以说,具体的推动作用,可能并不是很大。
但是中澳谈判中,双方领导人积极推动,政治和经济意愿都比较强烈。对澳大利亚来说,中国的经济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东亚地区的份额也越来越大,澳大利亚要融入东亚,所以需要中国的力量;对中国来说,澳大利亚作为有规模的发达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另外,澳大利亚也是比较领先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在发达国家俱乐部中,澳大利亚的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和中国的差距不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签订中澳自贸协定协议对中国的挑战比较小。
沈骥如:去年3月,澳大利亚电讯公司全球CEO楚吉瑞先生一行曾专程到北京拜访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根据国资委的新闻稿,在这次会见中,楚吉瑞介绍了澳大利亚电讯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在华业务的发展和规划,并表示希望参与中国电信企业改革与发展。李荣融表示,希望澳大利亚电讯公司多与中国电信企业开展交流,为未来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础。这说明,中澳自贸协定已经近在咫尺,两国的企业已经开始接触。
中澳1972年正式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基本上发展平稳,贸易与投资一直都是两国关系的中心环节。而且目前中国和澳大利亚同属APEC成员方,在很多问题上具有相同的立场。特别是近年来,澳大利亚把自己未来定位于融入东亚,澳方对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
(责任编辑:郑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