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寄宿制小学
在距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20多公里处的草原上,有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甲乙寄宿制小学。该学校在“两基”攻坚项目的推动下,已由最初的20多个孩子达到了今天的302名学生;教室由以前的3排平房变为现在的7排,孩子们的宿舍也变成了两层楼房。
3月的一天,我们来到这里,远远地,便看见一面鲜红的国旗在微风中高高飘扬,国旗下,甲乙寄宿制学校里传出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甲乙村是该县的贫困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甲乙寄宿制小学较之农业区的学校也比较简陋。为此,旨在彻底改善我省贫困地区学生的就学条件的“希望工程—温暖读书”行动于2006年开始以来,这所小学的学生成为了这项行动的受益者,他们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得到了大大改善。学校教导处主任班玛扎西介绍说,国家实施“两免一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以来,当地牧民群众让孩子上学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看到学校学生们的吃住条件不错,甲乙村全村八社的牧民都把孩子送到这里就读。有的孩子岁数不到读书年龄,可家长们也送来,他们说:“娃娃送到小学校里我们放心,我们已经吃了没有学文化的亏,我们的孩子再也不当文盲了。”
说话间,课间休息了,从教室里跑出了一群身穿藏袍的学生,他们红黑色的脸上露着天真的笑容,洁白的牙齿闪动着耀眼的光芒。蓝天白云下,他们快乐地说着、笑着、打闹着……记者上前询问他们:“喜欢读书吗?”女生华亚加说:“喜欢。我要学些本事,长大当医生,给父母治病。”
叮铃铃……吃午饭的时候到了。看着孩子们拿着相同的不锈钢饭碗,边排队边打听午餐内容的兴奋样子,扎西老师开心地说,“吃羊肉喝肉汤!”队伍中传来好几个孩子高兴的声音:“呀,我最喜欢吃了。”
走进甲乙寄宿制小学的饭堂,不大的饭堂和伙房收拾得很干净,面板和货架被洁白的布单盖着,锅台擦的锃亮,锅里飘出诱人的香味,走上前去一看,哇!煮熟地羊肉块在锅里翻滚。孩子们端着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饭中,记者和他们聊了起来:“喜欢吃学校的饭吗?”他们闪着大眼睛笑了笑,点点头。“早饭吃什么了?”一位汉语说的不太标准的男孩回答:“奶茶、馍馍。”记者问:“星期天吃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说:“饺子。”
据了解,甲乙寄宿制小学的孩子们一天吃四餐,下午加一餐。扎西老师介绍,虽说学校的条件不是太好,但考虑到孩子们正在长身体,我们尽量让他们吃上可口的饭。
初春的高原,乍暖还寒,丝丝凉风迎面吹来,让人感到有些冷。在干净整齐的女生宿舍,记者看到的是高低床上放着崭新、厚实的被子,由于经费不足,取暖的炉子已停止“工作”。因为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宿舍和床铺紧缺,有些学生还在打地铺。对此,与记者同行的省青少年基金会的同志们表示将通过“希望工程—温暖读书”行动陆续为他们解决。(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