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盈雁
本报广州4月9日电(记者徐盈雁)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透露,人民群众安全感由2002年的82%提高到2007年的93%,全国刑事案件变化平稳,严重刑事犯罪得到有效遏制,群体性事件大幅度减少。
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的上升,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预防、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不无关联。坚持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始终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作为一项主要工作进行重点部署。推广建立乡镇(街道)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有效整合了基层资源和各种工作力量,基本形成省、地(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及居民小组等五级排查调处工作网络。五年来,全国各级综治部门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800多万起,调处化解1690多万起,各地由矛盾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下降趋势。
各种形式的专项整治和专项斗争,亦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市场经济正常秩序。把“严打”斗争同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紧密结合起来,如重点管理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和枪支弹药,排查整治农村治安混乱地区,加大扫除“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力度等。五年来,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共组织排查出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81100多个,有效整治改观72500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