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延续上年的良好走势,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受国际原油价格等大幅上涨以及冰冻雨雪灾害影响,国内通胀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也面临新的问题。
经济延续良好走势 “从总体来看,一季度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经济保持较高增速的态势不会发生改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从投资来看,前两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9个百分点。进入3月份,灾后重建投资加大,预计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仍有较高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认为,虽然受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今年私人投资可能会有所减少,但公共投资的增加会弥补这一缺口,所以不用担心投资会明显下滑。
从消费来看,前两个月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5个百分点。预计一季度的增速将保持在20%左右。
张立群认为,前两个月消费增速加快,不能忽略价格上涨因素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不过,即使剔除价格因素,一季度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从出口来看,受雪灾和春节因素影响,前两个月我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6.8%,增速较去年同期减缓了24.7个百分点,但3月份出口明显回升。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认为,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增幅有可能超过20%。
“前两个月出口下滑幅度比较大,这既与外需减少等因素有关,也与去年同期基数比较高有关。从总体来说,今年外贸出口仍将保持一定增幅。”张晓晶认为。
张晓晶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对于一季度经济增长态势可保持乐观态度。他预计,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应在10%左右。
新老问题正在破解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我国经济运行中一直存在的突出矛盾。“这些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不可能在今年得到根本解决。不过,这些问题的严峻性目前正在缓解。”张晓晶说。
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一季度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可能会略高一点。但张立群认为,如果剔除投资品价格上涨因素,投资的实际增速同比应该略有下降。
从货币信贷投放来看,2月份的货币和信贷增速都比1月份出现了显著下降;前两个月净投放现金2079亿元,同比少投放1476亿元。张晓晶认为,这说明从紧的货币政策正在逐渐显现效果。
从国际收支来看,前两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呈现出口增幅回落、进口增幅加快、贸易顺差减少的势头。累计贸易顺差280.5亿美元,同比下降29.2%,顺差增长过快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
物价持续上涨、通胀压力很大,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又一突出问题。前两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9%,其中2月份上涨8.7%,创多年同期新高。
张立群认为,在市场调节和国家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导致CPI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农产品价格开始走稳,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涨幅在回调或减缓,物价持续上涨的势头可能已接近尾声。
总体来说,经济运行中的新老问题在一季度正在逐步得到破解。但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依然存在,“两防”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仍需警惕内外风险 我国经济在今年面临比较复杂的局面,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性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美国次贷危机、国内通胀压力等"不确定性"因素,都可能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性。”张晓晶说。
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世界经济减缓、南方冰雪灾害以及春节假期等多种因素影响,除出口增速放缓外,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和实现利润的增速均比去年降低。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还显示,一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比上季度明显回落。
张立群指出,目前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依旧存在,但有可能导致经济降温的苗头性变化也需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在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也要注意防止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张晓晶认为,受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资本可能会出现“大进大出”的情况。因此,要特别加强对热钱的监控,注意防范金融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要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具体政策则要相机抉择。(张毅 周英峰)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