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搬迁:20亿元的“申遗”成本
3月28日,雪后初霁的五台山台怀镇。塔院寺的四面红墙外,是白雪掩映的残垣断壁。
记者◎李翊 实习记者◎于佳浩
李美娜的故事
1984年,当东北鹤岗人、化肥业务员李美娜带着两个女儿来到五台山旅游的时候,刚开始搞旅游开发的五台山远不是现在的模样。
“从太原坐车过来,都是土路,颠簸了8个多小时才到。一进山,看到山上山下成片的寺庙、青烟,感觉真是到了佛教圣地。那时候没这么多宾馆、店铺、饭店,仅有几个招待所都是青砖平房的古建筑样式,村民住的房子是用石头垒砌的小平房。”
现在,如果不是偶有虔诚的僧人一步一拜顶礼走过,如果不是贴着白色瓷砖的现代化二层小楼房缝隙中偶尔瞥见的斗拱高塔,记者几乎觉得台怀镇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业集镇。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这里共有宾馆700多家,饭店1000多家。
因为想要留影,李美娜结识了为游人拍照的台怀镇后生杨俊秀,成就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用她的话说是“和五台山有缘”。和杨俊秀的第一面让她深刻感受到了当时五台山人的贫穷。“他戴了个军帽,汗泥都浸了出来,黑得发亮。军用棉袄的领子黑黑的,袖口破了,棉花一绺一绺地露出来。40码的脚穿了双44码的鞋,鞋头翘得老高。袜子只有面,没有底。据说,山上的人更穷。顺口溜说‘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汽车靠返修’说的就是五台山人。”
婚后第三天,李美娜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套摄影设备,和丈夫在风景区专为游客服务。“海鸥120照相机,闪光灯,洗相机……别人一天也照不了一个卷,我一天能照几个,晚上就在自家暗房洗相片,夏天人多,能挣好几千元。”颇有经济头脑的李美娜不断升级设备,先是海鸥135代替了120,紧接着当别人还在用海鸥时,杨俊秀已经端起了理光相机。
挣了钱就盖房子开宾馆。杨俊秀家住在大白塔下的杨林街上,这里是台怀镇的核心景区,仿古民居与寺庙相伴相生。风景区政府新闻中心主任高峰毅解释说,土地改革之前,五台山的土地基本都属寺庙。土地的来源,一是历代帝王封赠,二是寺庙出资购买。据1935年(民国24年)历史资料,台内寺庙41所,共有庄产193处,耕地83817亩。土地最多的显通寺,有庄子35个,耕地6013亩。僧侣们忙不过来,便有当地村民租寺庙的地,以交租方式成为寺庙的佃户。作为交换,佃户被允许居住在寺庙周围。久而久之,与寺庙比邻而居的佃户家庭形成了零散的村落,“不过当时的房子少,都是石头垒就,泥巴勾缝,还只是寺庙的附庸”。
1986年,李美娜靠着照相积攒的钱翻修了杨家3间破西房,隔成了17个小房间。和别人提供大通铺的宾馆相比,李美娜家的单人床对游客更有诱惑力,价钱也从通铺时的8角一晚涨到一个床位4元。挣了钱后,李美娜把房子拆了,改成“带独立卫生间的客房,彩飞的古建筑,贴了瓷砖,铝合金的门窗”。1995年,李美娜花了110万元把600平方米的房子隔成30间装潢一新带家电的客房,同时修了餐厅等配套设施,床位价也涨到了30元,旺季时甚至可以达到70元。
不过,这时生意没那么好做了。“这里几乎家家都开宾馆,政府机关系统单位也以培训中心名义修了很多星级宾馆,我们主要靠做回头客生意。”即使这样,对于台怀镇绝大多数靠山吃山的村民来说,这依然是发家致富的唯一机会。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