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世雄和谢凤娥夫妇递给记者一个崭新的绿色笔记本,封面上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卡通狗,打开后包括独立的3个小本子。本子的主人覃瑶显然刚开始使用,第一页写着“双周交周记,单周交摘抄”,“每周一首古诗,10个成语”,最后一页贴着香港明星的相片,还工整地抄写了一份常用三角函数表。
◎陈超 摄影◎黄宇
村小学:早慧和跳级
百里洲是长江上最大的江心洲,覃瑶的父母都出生在这里。谢凤娥是凤良村人,从当阳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凤凰小学教数学,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凤良中学教书的覃世雄。婚后两人没有自己的房子,一直住在覃世雄的教工宿舍里。1994年覃瑶出生,按当地风俗,谢凤娥在婆家住了一个月,之后夫妇俩就带着满月的女儿回到学校的宿舍。覃世雄忙于上课,谢凤娥产假还没休满就开始继续代课,谢凤娥的父母家就在凤良中学旁边,夫妇俩都上课的时候,外公外婆就过来帮忙照顾孩子。
第二年,凤良中学停办,凤凰小学迁址到凤良中学,改名凤良小学。覃世雄被调到了镇上的百里洲中学,不能天天回家,谢凤娥带着孩子住进了自己的教工宿舍。
无论工作多忙,谢凤娥也要自己带孩子,在学校食堂做饭的谢凤娥的父亲谢继宝就经常来帮着女儿照顾外孙女。“覃瑶1岁多的时候还请过保姆”,到2岁时候,“就教她写字”。谢凤娥至今还记得女儿学写数字的情景,“她写0和1的时候都很容易,写到2就老写成反的”。
“农村没有幼儿园,开始我想带着她上课,又担心影响课堂纪律。”谢凤娥就带着2岁的孩子进了凤良小学的学前班。学前班除了唱儿歌,老师有时拿一年级的知识给孩子上课,覃瑶连续上了两年学前班,认识100多个字,“她已经不愿意听学前班的课了”。农村小学的学籍管理不严格,谢凤娥就把4岁的女儿直接送进了一年级。
覃瑶在小学的学习很顺利。2001年三年级时,谢凤娥是六年级的班主任,当时每个教师有一套各年级的教科书,覃瑶就开始提前看四年级的课本,仅半年就把四年级的语文和数学全部学完。父母商量着让她参加四年级的考试,“你要是考了前5名,我们带你出去旅游”。夫妻俩本意是鼓励女儿,不料她居然考了四年级的第一名。
2001年7月,覃世雄和谢凤娥履行诺言,带女儿到了北京,这次出游让覃瑶特别兴奋。父母带她参观了不少名牌大学的校园,当时北京“申奥”成功不久。“2008年来北京当奥运志愿者吧,说不定还能给哪个领导倒茶呢。”谢凤娥逗女儿,“志愿者都是大学生。”小姑娘真开始认真算时间,如果正常毕业,要到2009年才能参加高考。“我要当奥运志愿者,我要进北京的大学。”要实现这个“理想”,就要跳级。“你要跳级,就要利用平时的时间把课赶上来哦。”谢凤娥鼓励孩子。
回家后,在母亲指导下,覃瑶又用1年时间学完了2年的课程,8岁的女孩还没学籍,就已经完成了小学的学业。六年级,她缠着父母买了一台电子琴,“她以为只要按键就会有音乐,买回来才知道还要学,结果摆着姿势拍了一张相片就再也没动过”。
这段日子,覃瑶并没有引起周围村民的注意。谢凤娥跟村民来往不多,她的生活全部在学校里,小覃瑶则一直在母亲身边,很少和村里同龄人一起玩,周围不少村民只知道谢凤娥教育孩子“蛮严格”、“有方法”。每到周末,学校里只剩下几个住校的老师,谢凤娥就带着女儿在寂静的校园里读儿歌、做游戏,对年幼的覃瑶来说,校园和母亲就是她全部的世界。
留级的保送生
小学毕业那一年,父亲覃世雄已经调入镇上的枝江五中,成了高中老师。为了一家人团聚,也为女儿上初中,母亲谢凤娥调入镇里的刘巷中学,一家人都搬到了镇上。覃瑶上初一后,覃世雄是高中的班主任,每天早出晚归,教育女儿的任务仍然是母亲负责。
最初谢凤娥把覃瑶放在自己的班里,可是半年后,“发现我们班的英语成绩不太好”,覃瑶的英语成绩只有78分(满分120分),却是班里第2名。“这样的成绩在我们班都算好,怎么行?”第二学期,她就把女儿调入别的班级,覃瑶“很快英语就能考100多分了”。
初中阶段,夫妇俩为了女儿也颇费一番心思,覃瑶喜欢看课外书,可是买来的书很快就看完了。“妈,不值。”小覃瑶抱怨,夫妇俩就到枝江市新华书店给女儿办了一张阅读证。一到周末他们就带着孩子进城,让她在里边看书,“我们俩就坐在书店门口等着,像乞丐一样”。
覃瑶的初中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但很少拿第一,孩子贪玩的天性未改。女儿的语文成绩一直让谢凤娥发愁,覃瑶的语文成绩一直在及格线左右,幸好她其他科成绩不错,“还能保持前10名”。
覃瑶直到初二才办理正式的学籍,因此到初中即将毕业时学籍才满两年,谢凤娥只好让她留级。“担心她不高兴,我们还答应初三的时候可以多玩一点。”将学过的东西再学一遍,本来成绩不错的覃瑶就成了一个“边玩边学”的小姑娘,王建(化名)也是个贪玩的学生,两人经常互相开玩笑,“我喜欢上网打游戏,她就故意不停给我的QQ留言干扰我”。
初中生活对覃瑶来说是快乐的,有了要好的同学,可以自由地看课外书,甚至不用参加中考。到初中的最后几个月,保送制度在宜昌开始推行,机缘巧合下,复读的覃瑶成了第一批保送制度的受益者。按照保送生制度,刘巷中学获得了10个推荐名额,对学生的考核主要包括综合评定和学习成绩两项内容,成绩自然是竞争关键。按规定以初二下学期、初三上学期和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为基础,计算总分进行排名,因为复读,覃瑶这段时间的成绩是恰好最好,总分排到了全年级第二,她被成功保送进枝江一中。2006年6月12日,她进入了为保送生适应高中生活安排的夏令营,那一年她刚满12岁。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