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不容亵渎抵制难成气候
——来自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声音
新颖的奥运建筑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驻足、留影。
水立方泳池的水质,据说已接近饮用标准。许之丰摄
这一周,北京可谓热闹非凡,两个重量级的大会———第十六届国际奥委会执委、国家及地区奥委会协会代表大会(国际奥协大会)以及国际奥委会执委会(4月9日至11日)在北京相继举行。此次国际奥协大会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国际体育界最高规格的会议,国际奥协所属的205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奥运会组委会、国际奥协及国际奥委会的750余名官员悉数到场;而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则是国际奥委会决策层的高级别会议。
这一周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欢聚北京,真的算得上群贤毕至,胜友如云。
就在这两个重量级的大会召开的同时,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也在世界各地继续传递。尽管传递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但这终究是极少数人所为,就像此前偶尔泛起的抵制北京奥运会的“杂音”一样,注定不得人心。“神圣火炬不容亵渎,抵制奥运难成气候”,出席第16届国际奥协大会和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代表们,对此均表示了高度认同。
“北京完全有能力举办一届完美的奥运会”
百闻不如一见,出席此次两个重要大会议的国际奥委会大家庭的成员们在参观完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城市设施,并亲身感受到北京这座新兴的奥运之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后,几乎众口一词:北京的筹备工作非常顺利,北京奥运会一定能够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罗格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国际奥委会对北京2001年申奥成功以来所做的筹备工作感到满意,相信奥运会开幕前一切都会准备就绪。谈到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北京“空气质量”问题,罗格表示,空气污染问题对于北京、中国来说都是一个难题,但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政府已经采取各种措施改善环境,这些举措都对顺利举办奥运会有着重要的帮助。
曾先后4次访问北京并参观过奥运会主要场馆的法国奥委会主席塞朗杜尔,对中国的筹备工作“十分满意”。他还向中国记者透露,法国运动员为北京奥运会进行了充分准备,相当一部分选手已经在北京的一些奥运场馆参加了测试赛。“法国的运动员对北京的奥运场馆非常满意。”塞朗杜尔说。
德国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托马斯·巴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则表示,2008年奥运会将是世界赠送给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文化遗产。无论他本人还是国际奥委会,对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的评价都是积极的。他认为,北京奥组委在场馆建设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成绩也非常令人满意。从到目前为止的各种与奥运会相关的大型会议的组织工作来看,北京完全有能力举办一届完美的奥运会。
20年前就曾到访过北京的国际奥协主席马里奥·巴斯克斯·拉涅亚动情地说:“北京是我十分钟爱的城市,随着奥运会的临近,我到访这里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但是每一次来到这里,我都能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北京城越来越大了,北京的环境越来越美了,人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了。我坚信,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使北京乃至中国发生很大变化,并将为北京和中国留下丰硕的遗产———促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团结和友谊。北京的目标是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如今,你们已经非常接近这一目标。我完全相信,你们将举办一届有史以来最为出色的奥运会。”
“奥运圣火应该得到尊重”
“国际奥委会希望奥运圣火能够得到尊重,因为它是团结人民的重要标志。”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日前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
罗格是被媒体问及如何看待本周发生在英国、法国境内的“火炬遇袭”事件时作此番表示的。他说:“我们想告诉那些抗议者,他们有表达想法的权利,但要以和平的方式表达,不能采取暴力。我们拒绝暴力。”
和罗格相比,法国奥委会主席亨利·塞朗杜尔的情绪显得更为激动,4月8日他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本人对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过程中遭遇阻力感到“难过”,并表示大部分扰乱者来自法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法国人民认为传递圣火是一项荣耀,他们支持北京奥运会”;塞朗杜尔批评这些人的行为造成了法国人不支持北京奥运会的错误印象。事实上,他们无权代表法国和法国人民。塞朗杜尔说,作为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的故乡,法国把传递奥运圣火看作是一项荣耀,巴黎此次出动的护卫警力相当于接待外国元首的规格。
塞朗杜尔的同胞、法国奥委会秘书长维亚尔说:“我们对火炬传递被干扰表示遗憾,抵制奥运会在法国的辞典里根本就不存在。”
“奥运圣火是神圣的,任何尊重圣火的人都会得到圣火的尊重。”希腊奥委会主席基里亚库的话说出了所有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的心声。
“谈论抵制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早在上周访问新加坡时,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就曾表示:“国际奥委会把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交给北京是"明智的选择",国际奥委会绝对不会为此而感到后悔。”本周罗格在北京再次表达了这一态度。在国际奥协大会开幕式的发言中,罗格重申:“目前有一些政客提出抵制北京奥运会,但是我不认为会有大规模的抵制。我们需要团结起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给运动员提供一届出色的奥运会,运动员需要我们这样做,全世界也需要我们这样做。只要奥林匹克大家庭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
乌拉圭国家奥委会主席胡里奥·马廖内表示,一些人等到距离奥运会开幕仅四个月的时候才提出所谓的“西藏问题”,显然是企图利用奥运会的议题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让他对奥林匹克运动感到“深深的担忧”。
“谈论"抵制"本身就已经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抵制"只会带来更多的冲突和对峙。”马廖内说,应该让北京奥运会成为一次堪称楷模的体育盛会,让它向全世界传达和平、友谊、理解和爱的信息。
曾经在运动生涯创造无数辉煌的乌克兰前撑竿跳明星,目前担任国际奥委会执委的布勃卡则从运动员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示:抵制只能给运动员带来伤害———前苏联因为报复美国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而决定不派选手参加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身为前苏联体育团队一分子的布勃卡,也因此失去参赛的机会。“我原本梦想着(在1984年)夺取一枚奖牌,但却去不成。”布勃卡说:“如今,我们还听到有人发出抵制呼声,这实在是个错误想法,因为体育能团结人民,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通过体育,你会建立友谊,借着相互间的沟通,你会更加认识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我们不应该再犯同样的错误。”
同样是运动员出身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以色列的艾·吉拉迪表达了和布勃卡同样的心声:“我们不应忘记,举办奥运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动员。抵制奥运会唯一受惩罚的就是运动员。因此,国际奥委会不会支持任何抵制奥运会的行为。我们相信,所有国家(地区)奥委会都不会这样做的。”他并不担心个别人抵制北京奥运会:“奥运会不会强迫任何人参加,无论是运动员、观众,还是转播商。你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就不来。一切就是这么简单。所以,有人不来,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国际奥委会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副主席、澳大利亚人凯·高斯帕多次表示反对任何形式的抵制行为。他还透露,到目前为止国际奥委会没有接到任何国家(地区)奥委会要退出北京奥运会的通知。他说:“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哪一个国家(地区)奥委会将不参加北京奥运会。”